不擦边,超炸裂,但她停播了!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4-12-04 22:49 4

摘要:舞台效果无限堆砌,颜值成为焦点,可那些直击灵魂的旋律、承载真情的创作,正在渐行渐远。

如今的音乐综艺充满了声色喧嚣,但能触动人心的,却少之又少。

舞台效果无限堆砌,颜值成为焦点,可那些直击灵魂的旋律、承载真情的创作,正在渐行渐远。

音乐,本该发自肺腑,却沦为娱乐的附庸。越是这样的时代,越容易想起10年前,收视率一度超越《我是歌手》的传奇原创音乐综艺《中国好歌曲》。

不同于如今鱼龙混杂的流量秀场,这档央视出品的节目,没有奇装异服、没有擦边作秀,全凭实力,从第一季开始,几乎全程高能。

《中国好歌曲》海报

2014年,《中国好歌曲》在CCTV-3亮相,像一股清风,吹进了华语乐坛。它不追逐明星,不刻意制造热度,而是把目光拉回到音乐的本真。

跟比拼唱功的《中国好声音》不同,《中国好歌曲》的参赛选手,全是唱作人。节目组似乎精准找到了华语音乐圈的痛点:中国不缺会唱歌的歌手,但缺会写歌的唱作人。

于是,三季节目里,涌现了诸多此前并不为人所知的好歌:《当你老了》的深情与温柔、《画》的俏皮与伤感、《野子》的倔强与呐喊、《悟空》的桀骜与长叹……

节目不仅留下了歌,还推举了人。

莫西子诗的呢喃、赵照的温柔、于文文的深情、苏运莹的灵动……

十年过去,再回望这些选手:

有人悄然退场,徒留声音在记忆中;
有人被浮华吞没,渐渐无声无息;
有人站上高峰,却只能在孤独中前行;
更多的人,如浪花一般,来了又散。

《中国好歌曲》三季部分选手

更令人惋惜的是,如今的音乐综艺,再难重现《中国好歌曲》的灵魂与温度,再难复制充满生命力的原创质感。

而当我们回头望去,才明白,它远不止是一档节目——它是一个时代的终章,一场不可回头的告别。

那是一个为音乐而生的年代,如今想起,只剩怀念与长久而沉重的叹息……

2012年,灿星制作推出了爆红的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掌声如潮,人声鼎沸。选手、导师和舞台,每一处都在向流量致敬。

可是,灿星制作总经理金磊却始终觉得遗憾——能唱出好声音的选手,只是光鲜的表象。他们真正渴望的,是那些能从心底写出旋律、用灵魂雕刻歌词的音乐人。

2013年,这个念头促使副导演吴达,踏上了去丽江的路,他听说这里的街头、酒吧和巷弄里,藏着许多灵魂的吟唱者,比如周三。

当时他三十多岁的样子,是丽江一家小酒馆的老板,常常抱着吉他在灯影下弹唱。

他的故事简单却耐人寻味。

周三的前半生,像一张褪色的老照片,光影寡淡,边角发黄。

小时候,他曾梦想去北京的迷笛学校学音乐。直到长大后他才明白,在水电站做工人的父母,哪里负担得起高昂的学费。

职高毕业后,家人托关系,为周三找了一份云南曲靖高速收费员的工作。

对父母来说,这份体制内的工作是安稳的标志,也是家族的荣耀。可对周三来说,收费站的工作却是一种无声的折磨,沉闷得让人窒息。

直到27岁,他终于下定决心辞去工作,把日复一日的平稳生活留在身后,成为一名流浪歌手。

父母的愤怒不足为奇,“这样的日子怎么过?”

周三淡淡地回应:“去唱歌吧。”

他们不理解,稳定的工作如同屋檐,为何偏要走到风里去。

风,带着周三流浪了许多年。

云南、四川、重庆……最终停在了丽江。这里的巷子有薄雾,琴声在夜里像温柔的水波。他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归属,也找到了音乐的方向。

可丽江的风,吹过他瘦削的身体,却始终没有吹来一个春天,一个让周三看到希望的春天。

吴达初见周三时,并不觉惊艳。这个男人其貌不扬,言语模糊不清,云南口音浓重。

但当周三唱起《一个歌手的情书》,一切都变了。

歌词像一封写给世界的信:唱到天亮,也唱不完故事;写到词穷,还是填不满空白。他的声音里,有一种粗粝的美感,像尘土里的光,温暖却深沉。

吴达毫不犹豫地邀请他参加《中国好歌曲》。周三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点头,带着吉他转身离开,就像他27岁那年离开收费站一样,坚定而沉默。

2010年,周三将自己的寂寞与渴望写进了《一个歌手的情书》。那年他将近30岁,爱情和生活都像是悬在半空的风筝,无法落地。他交往过几个对象,但“流浪歌手”的身份,让他的感情总是有花无果。

这首歌,最终带他站上了《中国好歌曲》的舞台。当旋律响起,他用最简单的调子诉说自己的故事。

导师椅上,蔡健雅听完,泪盈于睫:“我的天呐,让我真的吓到……我完全被你的声音吸引住,你的寂寞,你的孤单,你的无奈,谢谢你,我好感动。”

此时,杨坤也在一旁抹眼泪。

低回的旋律,质朴的语言,像利刃划开听众的心。

《中国好歌曲》导师蔡健雅

如今,这首歌的韵味还在,就像《中国好歌曲》,生不逢时,却无法被遗忘。

“这世界变化太快了

我没有存款也没有洋房

生活我过得紧张

……”

多年过去了,当时陪你看电视、听歌的人,还在你身边吗?

曾在丽江流浪的不止周三,还有一个和他一样执着的年轻人——赵雷。

丽江的夜色总是带着几分凉意,街巷深处,有人抱着吉他,轻轻拨动弦音,像是在和月色对话。赵雷就在这样的地方唱歌,不为谁,只为自己。

2005年,19岁的赵雷不顾父母的劝阻,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读书是为了看世界,我更想直接去看。”他说。

之后,他背上吉他,从北京的后海一路流浪。青藏铁路通车后,他又去了拉萨。日光倾斜的古寺旁,布达拉宫的广场上,他的歌声融进风里,也融进了自己的孤独。

2008年,22岁的赵雷辗转来到丽江,他身无分文,靠在酒吧驻唱勉强糊口。音乐是他的救赎,却也是他的折磨。他说:“音乐是一把刀,割开了我,也让我止血。”

多年后,他把流浪写进了《理想》,把爱恋写进了《小雨中》,把生活写进了《阿刁》......

而其中最沉默、最深情的一笔,则藏在了他创作的《画》里:“寂寞夜空上的月亮,用手触到的彩虹,宁静的绿岭,祥和的青坡,母亲安详的姿势……”

歌词像一幅素描,勾勒出他的孤独和渴望。

2014年,这首歌登上了《中国好歌曲》的舞台。彼时28岁的赵雷站在聚光灯下,用最简单的旋律唱出了最复杂的情感。刘欢听完,忍不住感慨:“这是到目前为止,我见过最漂亮的歌词。”

赵雷的歌,不为炫技,只为诚恳。他说:“我的歌不是给热闹的人听的,而是唱给孤独的人。”

那时,赵雷还只是一个抱着吉他的普通人,走街串巷,唱自己的歌。生活虽然清苦,但并不沉重。他照顾着父亲广瑞,沉浸在音乐里,日子过得简单而安稳。

直到2017年,一切都被一首《成都》彻底改变了。

31岁的赵雷红了,红得无法低调。

名利滚滚而来,像一场暴雨,浇湿了他的孤独,也掩盖了他其他的歌。人们喜欢用赵雷的歌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却未必读懂了他。

赵雷参加《歌手》现场

现如今的他,越来越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不是刻意隐匿,而是心中早已生出倦意。从那个流浪街头的歌手,变成了不愿抛头露面的隐匿者;从唱给自己的听众,变成了被无数人解读的“现象”。

或许,赵雷怀念的,始终是那段未被打扰的岁月:

有音乐,有亲人,有一个人真实的安静。

可那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那样的日子,你还记得吗?

说来也巧。

2004年,18岁的赵雷在北京后海卖唱。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教他音乐的大哥,此人就是赵照。

赵照是山东聊城人,初次来北京时也是20多岁。他的名字在音乐圈并不响亮,却是一位默默耕耘的音乐制作人。

这样的音乐人,是容易在华语音乐圈埋没的,也是《中国好歌曲》寻找的。

2010年之前,赵照的生活被编曲和录音塞满。直到一个春节。

那个寒风萧瑟的冬天,他终于得空回家。推开门时,炕头上的母亲坐在那里,熟悉却又陌生。她的白发多了,眼角的皱纹深了,手上不知何时长出了老年斑。

赵照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

母亲没有说什么,只是忙着端出早已准备好的饭菜,而赵照却坐在炕边,久久没有动筷子。

那晚,他一夜未眠。

赵照的母亲,在四十多岁时生下他。她是一个温和的山东女人,话不多,却用行动表达着爱。赵照从小和母亲的关系亲近,但那份爱,总是藏在眼神里、手势中,却从未化作言语。

赵照和母亲

内心敏感的赵照无法将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歉疚直白地说出口,他翻开诗集,读到叶芝的《当你老了》。那一刻,他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心声。他将诗句融进旋律,把它变成了一首歌,唱给母亲,也唱给自己。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2014年,这首歌带着彼时35岁的赵照登上《中国好歌曲》的舞台。舞台灯光下,他低头拨弦,声音缓缓流淌。

一曲歌后,现场鸦雀无声。刘欢低声感叹:“音乐,就是要这样才能打动人。”

赵照的名字,也随着这首歌被更多人记住。

他说:“我只是唱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后来他很少再提起那首歌,却被一次次翻唱。

赵照改编的《当你老了》,寄托了百年前诗人叶芝对爱人忠贞不渝的爱恋之情。而在《中国好歌曲》的舞台上,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歌手莫西子诗,用另一种方式诠释了爱。

他的歌,既不像诗那么优雅,也不像信那么含蓄,反而是炽烈到几乎灼伤的表白。不需要过多修饰,只一个名字,便已足够—— 《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

这就是《中国好歌曲》这档节目的炸裂之处,各种炸哭你的歌,都有。

张爱玲曾说:“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渴望。”在莫西子诗的歌里,这种渴望显得赤裸又鲜明,带着一种用尽全力的孤注一掷,像刀刃一样反射着光。

莫西子诗在家乡

在大凉山的群山深处,莫西子诗的歌声曾经是这片土地的呼吸。他是彝族人,出生在这片与世隔绝的高地,那里的人们习惯用歌声诉说爱与悲壮。

后来,他离开了家乡,带着故土的回声和一种未曾改变的执拗,独自走向北京。

北京的生活并不富足,却充满一种温暖的陪伴。支持他追寻音乐梦想的,是一位来自日本的姑娘。

莫西子诗说:“她是纤细的,却用双肩背起沉重的柴草;她是温柔的,却用脚步跨越大凉山的崎岖道路,走进我的世界。”

他们的爱情像火苗,在大山与都市之间跳动。每次分别时,莫西子诗都会打电话唱歌给她听。“有时她哭,我也哭,”他笑着说,“一边唱,一边哭。”

莫西子诗(右)和女友(左)

当莫西子诗站在《中国好歌曲》的舞台上演唱着这首歌时,他的嗓音像山间的风,粗粝又滚烫,带着原始的力量席卷全场。

杨坤激动地喊:“好听!”

蔡健雅更直言:“听到这样的歌,我想一个女人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交给你。”

这不是一首讨巧的歌,而是一次炙热的告白。它跳脱出单纯的旋律和技巧,让听众感受到一种超越言语的真诚。

后来,莫西子诗带着这份独特的音乐气质,重新演绎了自己的原创名曲《不要怕》。这首曾被吉克隽逸唱红的歌,在莫西子诗的演绎下,没有复杂的修饰,却更贴近生活本身,带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

莫西子诗的音乐,像他的故乡大凉山一样真实——它粗糙,但饱满;它低调,却沉甸甸地承载着爱与信仰。

他用歌声告诉世界,山的呼吸和人的情感是一样的,深沉而永恒。

音乐可以低吟爱情,诉说愧疚,坦白心事,也可以成为流浪者的慰藉。在它的旋律中,藏着对远方的向往,也承载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在《中国好歌曲》的舞台上,最动人心弦的乡愁,藏在赵牧阳的一曲歌声里。

赵牧阳,从前是鼓手,曾为窦唯、腾格尔、许巍、汪峰、张楚等人制作过专辑,有人曾评价他:“像一颗钉子钉在摇滚乐的脊梁上。”

摇滚乐迷称他为“西北鼓王”,敲出的鼓点里藏着黄土高原的刚烈与粗犷。

可黄钟大吕的辉煌,总有被尘埃覆盖的时候。

90年代后期,赵牧阳待过的乐队一支支解散了。无奈之下,他只能回到家乡宁夏,像一只失了翅的鹰,低头行走在熟悉的土地上。

可摇滚的“心”,他是舍不得断的。之后,他又开始四处流浪,与一把吉他为伴,靠卖唱谋生。

漂泊的日子远没有想象中浪漫,更多时候,他是被风吹干的树叶,躺在泥地里,被人用鞋尖踢开,再无人回头看。

最惨的一次,是在重庆的街头。

卖唱三天,只换来29块钱。他拿着钱,看着自己的手,忽然觉得手心是空的。

后来,他走在街上,无意间听到一个流浪歌手唱的歌。旋律是他熟悉的,歌词更是他熟悉的——那是他写的《流浪》。

歌声从街头传来,像一面镜子,让他看到了自己的过去,也照亮了自己的无力。

回看千禧年初,没人知道赵牧阳为什么会从摇滚圈里消失,也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慢慢变成了过往的一段传说。

直到2014年,彼时47岁的他又出现了,站在《中国好歌曲》的舞台上,他唱了一首《侠客行》。

赵牧阳(左)张楚(右)

舞台灯光洒下的刹那,人们几乎不敢相信,这个脸上满是岁月痕迹的男人,曾是中国摇滚圈里赫赫有名的“西北鼓王”。

可当歌声响起,仿佛西北的风沙随之席卷而来——粗粝、炽热,带着黄土地的厚重与温度。

刘欢的眼里泛起了光:“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心里那口气还在。”

第二季决赛上,赵牧阳、张楚、刘欢三人共同演绎《侠客行》。鼓点如雷,声声落地,击打着每一个听众的胸腔。

张楚的歌声像锋利的风,撕开时间的迷雾,将人们带回那燃烧的年代。

观众热泪盈眶,仿佛看见了摇滚魂在远方重新聚拢,听见它们嘶吼着:“我们还在!”

大西北的风,总是裹着沙土的味道,吹过赵牧阳的鼓点,也吹过他的歌。而在同一个舞台上,却升起另一种声音,不高亢、不激烈,带着南方特有的细腻与韵味。却也在回环之中暗藏一股冲破紧箍咒的力量。

这就是戴荃的《悟空》。

戴荃出生在音乐世家。从小被父亲送去黄梅戏校学习民乐:唢呐的高亢、二胡的低吟、竹笛的清越......

这些声音在少年戴荃的世界里扎了根。

但长大后他总觉得,这些古老的旋律像一层不透气的罩子,将人隔绝在外。高中那会儿,他的世界被90年代的摇滚塞满,肆意、喧嚣,充满着解放与失控。

那是他最躁动的年纪,恰好遇上了中国摇滚最狂热的年代。

他曾在艺校组过一支乐队,怀揣着对音乐的纯粹热爱,哥儿几个一起唱Beyond的歌,既简单又自由,像是自我释放后的满足。

大学时,戴荃开始尝试创作,写下诸多歌曲,也组建了新的乐队,继续沉浸在摇滚的世界中,风格愈加硬朗。

可千禧年初的“地下音乐”注定无法为大多数人所理解。

毕业后,戴荃孤身一人,在异乡,他只能默默忍耐,吞下那些无奈与屈辱。乐队的收入远不能支撑他的生活,做些别的工作成了必然选择。

那段日子,他甚至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可音乐像是一根牵着他的线,让他无法真正放下。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一首歌——《悟空》。

这首歌,是他的独白,也是他的救赎。

从5岁学会第一首旋律,到35岁站在舞台中央,三十年里,戴荃像攀登一座看不到顶的山峰。一路上,他被质疑,被拒绝,被误解,被刺伤,甚至在失败中被迫停下脚步。

但每到最低谷,他总会对自己说:“没有人能一蹴而就。每一次挫败,都是一次淬炼。孙悟空也只有身经百战,才能真正无敌。”

成名后的戴荃,常常想起大学毕业后的岁月。那时,为了生计,他为流行歌手伴奏,慢慢接触到了不同的音乐类型。收入虽微薄,却足以维持生活。

更重要的是,他从未因别人赚得更多而心生嫉妒。相比奔波于欲望,他更愿意沉浸在自己钟爱的音乐中,那便是他最大的满足。

十年,转眼过去,现如今的戴荃庆幸自己还是那个未曾被五指山压住,也未曾戴上紧箍咒的“野猴子”。

他如梦游一般,游走在自我的乐土,任凭外界如何喧嚣,他的心依然如水,安静而自由。

唱火《悟空》后,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风靡全国院线。离开影院后,无数网友,不约而同地想起戴荃的那首歌。有up主终于按捺不住,一流的中国音乐+一流的中国动画,是什么感觉——

往南,再往南,彼时一位23岁的海南姑娘,歌声带着椰林的清风与海浪的低吟,轻轻一拂,便如《野子》一般,穿透了大街小巷,也穿透了人心。

这是苏运莹的声音,不张扬,却透着一种天生的野性与倔强。

苏运莹的天赋,是从大自然中淬炼出来的。海南的阳光和海水,是她音乐灵魂的底色。

少年时,她爱在三亚的海滩上捡贝壳,看海浪卷起又落下,闭上眼睛听风声与海浪的交汇。她说,“是大海教会了我写歌,也教会了我如何做自己。”

她的创作方式也与众不同,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更没有刻意去追求技法的完美。对她来说,旋律不是刻意“写”出来的,而是像风吹过海面时自然泛起的涟漪。

刘欢曾这样评价她:“你走的是一条前人已经踏遍的路,但你却偏偏能踩出属于自己的痕迹。你的可贵,不仅是创作出了不一样的东西,更难得的是,你将它们唱成了自己。”

《中国好歌曲》导师刘欢

2017年,26岁的苏运莹站上了《我是歌手》的舞台。

她的歌声,像海浪击打礁石,野性中带着温柔,随性中藏着一份坚定。

那一刻,她兑现了刘欢的评价:“她是华语乐坛,不可替代的那一个。”

苏运莹参加《我是歌手》

有些歌手的声音是学来的,有些歌手的声音是生来的,而苏运莹的声音,是大海的恩赐。

或许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片荒野,而她的歌,正是那阵吹过荒野的风,教人倔强,教人勇敢。

十年过去了,现如今《中国好歌曲》依然能触动人心,依然让人回望,源于它承载了太多纯粹的情感,太多动人的瞬间。

杜秋的《某某》,像一封迟来的信,送给那些久别的恋人。轻轻的“再见”没有喧嚣,却深深触动了孤独的灵魂。

刘胡轶的《从前慢》,如同一杯陈年老酒,歌声慢慢流淌,好似把时间拉得无比长,带人回到那遥远的从前——日子过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还有杭盖乐队的《轮回》,那吾克热的《漂》,南征北战NZBZ的《回忆》,刘维的《因为你是范晓萱》,于文文的《心跳》,满江的《归来》……

节目三季播出后,为华语乐坛贡献了无数优质音乐人,也为原创音乐撑起了一片天。

可是,这片天终究塌了。

2016年,正当第四季呼声高涨时,刘欢的一条朋友圈让一切戛然而止:“央三不要了,原因不详。”简短的字句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观众的期待。

刘欢微博截图

官方解释说是改版,却迟迟未见回音。从传闻到搁置,再到彻底幻灭,留下的只有叹息和遗憾。

有人说,因为收视率低,赞助商不愿意冒险;有人说,因为好歌本就稀缺,几季节目耗尽了灵感;也有人说,选手缺乏偶像气质,无法成为资本青睐的对象。

可能,这个时代,配不上这样的节目。

原创向娱乐低头,音乐为利益让步。节目的光辉,被算计与妥协消磨殆尽。

一个唯收视率论成败的年代,《中国好歌曲》注定艰难,有些歌声,注定短暂。它们生于一个纯粹的瞬间,死于一个冷漠的现实。

听众习惯了快餐式的娱乐,资本用精致的糖衣包裹节目,而音乐——真正的音乐,被挤压到角落里,发不出声音。

所以,与其说我们怀念《中国好歌曲》,不如说我们怀念那个旋律还能“自由疯长”的年代——它不必被取悦,也不必被贩卖。不必擦边,也可以有尊严地收获属于自己的掌声。

可惜,曲终人散。

这些歌会不会再次响起?或许会吧。

可是,那些才华横溢、饱尝生活艰辛、却又被生活埋没的音乐人,他们的明天,会好吗?

那些在沟壑里仰望星空的无数普通人,他们的明天,又是怎样的旋律?

“孤独的人不会走出房间

现在也只是个美丽的谎言

谁能用心去体会这疲倦

诗人为了大海 放弃了一切

……”

岁月如歌,岁月如梭。

就在这篇文章要结束时,突然传来琼瑶离世的消息,令人猝不及防,令人唏嘘心痛。

琼瑶女士留下的,不仅是小说、影视剧,好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中,都有琼瑶参与的作词:

华语乐坛,她来过;这世界,她来过。

曲终人散,一声长叹……

再见。

来源:创意民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