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晚进入彩排阶段,期待借助网络实现破圈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1-12 16:05 1

摘要:随着农历乙巳蛇年新春的临近,一年一度的荧屏贺年喜宴——春节联欢晚会备受各方关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春节联欢晚会》(下称“总台蛇年春晚”)已进入彩排阶段,包括广东卫视《到湾区过大年——2025蛇年粤港澳大湾区春节晚会》(下称“蛇年湾区春晚”)在内的各地卫

随着农历乙巳蛇年新春的临近,一年一度的荧屏贺年喜宴——春节联欢晚会备受各方关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春节联欢晚会》(下称“总台蛇年春晚”)已进入彩排阶段,包括广东卫视《到湾区过大年——2025蛇年粤港澳大湾区春节晚会》(下称“蛇年湾区春晚”)在内的各地卫视春晚也陆续录制完毕。

自1983年央视举办首届春晚以来,历经40余年的发展变迁,“过年看春晚”已成为一项深入人心的新年俗,更是凝聚情感与文化认同的纽带。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艺术融合而生的“国潮”新风尚,舞美、影像科技的升级迭代,以及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也正助力各大春晚主创团队在内容、形式和传播上萌生更多巧思,实现春晚“破圈”。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在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春晚是中国传统节日现代性转型实践的一个缩影,几十年的实践充分表明,我国的春节文化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世界范围来看,这都是非常宝贵的文化经验。”

内容

非遗频登台,“国潮”成新风

2024年12月4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总台蛇年春晚导演组将各类非遗元素巧妙融入舞台呈现、节目编排和视觉包装之中,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第二次彩排时重点披露的以传统年俗“红包”为主题的歌舞节目,在歌词、表演和服装设计上还融入了剪纸、皮影、中国结、风车等非遗和春节民俗元素。

蛇年湾区春晚在创排过程中,重点提炼湾区民众关于“年味”的鲜活记忆,展现粤港澳对于年俗的传承,英歌舞、醒狮、咏春、洪拳、蔡李佛拳、粤剧、潮剧、雷剧、汉剧等非遗元素都将登台,聚合成湾区春晚的“文化磁场”。据总导演卢战介绍,今年的戏曲节目将有突破创新,除了融合粤剧、潮剧、雷剧、汉剧四大广东非遗剧种,整体表达也将更趋流行,希望能够得到年轻观众的共鸣。

凭借“中国节日”系列持续“出圈”的河南卫视,今年更将春晚升级为“春晚季”,除了原有的春晚,还筹备了《2025河南卫视贾鲁水镇奇妙游园会》《梨园飞歌——河南卫视〈梨园春〉走进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特别节目》《2025年中国杂技大联欢》等一系列与传统春节相关的节日盛宴。河南卫视总编室总监徐娜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想颠覆春晚‘只在一个晚上,只有一场晚会’的传统印象,把中国人对于传统春节的重视和延续性展现出来。”

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在春晚当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从《国家宝藏》搬上春晚,到《只此青绿》《咏春》《唐宫夜宴》等传统文化氛围浓郁的节目频频登上热搜,春晚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舞台。而众多演艺明星的加入,也让“国潮”节目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和传播力,掀起了晚会文化“国潮”新风。

孙佳山认为,在汉服热、博物馆热、文物古迹打卡热等现象背后,新一代年轻人已经成为当代“国潮”文化兴起与蓬勃发展的主力,“国潮”元素在春晚舞台上的比重越来越高,也让春晚与年轻观众的心越来越贴近。“借助春晚,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在广大青少年当中开始‘活’起来,令人欣喜。”孙佳山说。

形式

大IP联动,“黑科技”助阵

当春晚节目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越来越多,如何通过立意、形式上的创新令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是各大晚会主创团队持续深入思考的关键问题。

总台春晚率先将目光投向了IP联动。龙年春晚舞台上,合唱节目《看动画片的我们长大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短短4分钟的节目里,《舒克和贝塔》《海尔兄弟》《哪吒闹海》《九色鹿》《神笔马良》《大闹天宫》等经典国产动画IP的画面一一闪过。“心里流淌那首歌,让我成为了现在的我”,歌声唤起了无数人的童年记忆,更鼓励大家朝着儿时的梦想不懈奋斗。

2024年,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突破游戏圈层,成为现象级的流行文化IP。在2024年“最美的夜”哔哩哔哩跨年晚会上,基于《黑神话:悟空》游戏内6首插曲打造的音乐节目成为最大亮点之一。伴随现场乐队的唢呐高声响起,6位原唱艺人依次登台献唱,无数网友打出弹幕“瞬间泪目”“全体起立”。而在央视节目《开门迎春晚》中,《黑神话:悟空》也被网友和观众评为最想在春晚上看到的IP,有望登上蛇年春晚。

近两年文旅热潮席卷全国,各地独特的文旅资源在春晚上密集亮相。蛇年湾区春晚以“文旅”起势,携“山海”而来,向观众发出“到湾区过大年”的盛情邀约。国内头部旅行博主房琪的加入,将为观众带来一份干货满满的湾区新春文旅攻略,让这场湾区“年味游”,在文化的亮丽底色上更添新彩。

在联动各大IP之余,各大春晚主创团队也积极在舞美上提升创新,运用AI、8K直播、VR、XR、三维声音、裸眼3D等“黑科技”,将观众的视听体验提升到极致。2022年,央视春晚首次运用LED巨屏打造720度的穹顶舞台空间,使观众席与春晚主舞台浑然一体,在空间上突破了传统晚会形式的观演关系。2024年,虚拟制作(VP)、扩展现实(XR)、增强现实(AR)以及人工智能(AI)四项前沿技术在龙年春晚舞台上完美融合,实现了李白“穿越”到现代的西安,带领分会场观众吟诵《将进酒》的名场面;创意节目《年锦》运用虚拟合成技术,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段古装时尚大片;VP电影制作模式和“XR+VP”的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统,再通过AI制作与AR实时渲染,更为观众带来了人景合一、身临其境的视觉享受。

对此,孙佳山评价道:“春晚一直在尝试新的媒介形式、新的视听技术,春晚舞台的空间艺术表现力也越来越强。”

传播

全民聊春晚,“二创”新意多

1月9日,总台蛇年春晚将在哔哩哔哩(B站)全程同步直播的消息传出后引发热议。此前,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网络平台也曾获得春晚转播权。“这预示着春晚到了媒介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孙佳山认为,B站作为国内年轻群体最活跃的综合视频社区之一,春晚与其合作,是媒介融合新发展的结晶,“春晚首次在B站直播,也意味着对青年观众群体的一种开放和拥抱姿态。”

随着媒介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当下网络社交媒体的传播力大大提升,传统电视媒体正面临着收视分流的压力。春晚作为一年一度全民共襄的节庆盛事,近年来也一直在积极探索传播“破圈”的全新路径。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统计,龙年春晚全媒体累计触达142亿人次,其中15—44岁年轻用户规模占比达51.59%,收视传播人次等数据创下新纪录;社交媒体话题讨论量267.77亿次,较前一年增长49.76%。1072个春晚相关话题轮番占据各平台热搜榜,50个话题斩获热榜榜首。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为今天的春节节日文化形态,提供了全民参与的文化娱乐形式。而从春晚节目中获取灵感的优秀“二创”作品,也在无形中推动了春晚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

孙佳山提到,新一代观众对春晚的反馈,是基于他们的媒介使用经验和成长过程中的文化经验。“‘二创’的盛行,说明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可与投入热情。”

进入全媒体时代,在越来越受年轻人关注的同时,已走过40多个年头的春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孙佳山指出,当前依托于互联网的新的文化娱乐形式,与“年味”的融合尚处于初始阶段。除了内容创新与提高传播力,只有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才能让春晚与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近年来,各地春晚越来越多地将聚光灯投向奉献拼搏的普通人,邀请平凡而伟大的奋斗者走到台前,成为舞台的主角,为春晚讲好中国故事带来了重要启示。

南方+记者 张思毅 刘长欣

【作者】 张思毅;刘长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