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揭秘丨武汉分会场凤凰腾飞,穿越千年再看英雄城市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2-02 08:09 1

摘要:今年总台蛇年春晚的武汉分会场,融入了新派戏曲、杂技、楚乐和经典影视IP,光谷“星河”、黄鹤楼等城市地标流光溢彩,以昂扬姿态尽显“英雄城市,还看今朝”的节目主题。

武汉有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一代代英雄儿女激昂澎湃,楚风汉韵亘古及今;这里有着九省通衢的风物交融、三镇鼎立的烟火升腾和科技重镇的创新涌动。

今年总台蛇年春晚的武汉分会场,融入了新派戏曲、杂技、楚乐和经典影视IP,光谷“星河”、黄鹤楼等城市地标流光溢彩,以昂扬姿态尽显“英雄城市,还看今朝”的节目主题。

2025年总台春晚武汉分会场创新性采用了影视化短片的形式,借用热门电影《人生大事》《志愿军:存亡之战》和总台热播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三部影视作品的经典场面和台词,从演员朱一龙、辛柏青、李现等人的视角,将武汉特色美食、舞龙舞狮表演,非遗剪纸等热闹的市井烟火气展现到观众的面前。

2025年蛇年春晚武汉分会场负责人 张敏:这个节目的主题就是:英雄的城市,还看今朝。看今朝看的什么,其实看的就是我们新时代武汉人的气质,新时代武汉人们的幸福生活。提起武汉,提起湖北,古代的比方说三国,史话之乡,从古代英雄到民族英雄,红色文化之乡就是武昌起义,我觉得武汉人的这种精神,这种不服输、不怕苦,爬坡过坎。那文艺节目怎么去表达它呢?通过三个影视IP的概念,把节目串起来,从看英雄,到演英雄,到成为英雄。

在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中,由朱一龙饰演的志愿军李想,在铁原阻击战中面对美军的进攻英勇就义,未能和父亲李默尹和妹妹李晓团圆,而在武汉分会场上,导演组特别设计了一家三口在现代重聚,乘坐游船观赏表演的戏码,为电影填补了一个团圆的彩蛋。

演员 辛柏青: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春晚,最大的感受就是以前都是坐在电视机前面看别人去表演,这次是第一次自己参与到了表演氛围当中,以志愿军老李一家三口再次团圆的形式,象征着我们的大好盛世,山河锦绣,阖家欢乐,全家团圆。

演员 朱一龙:这一次是以一个短片的形式呈现的,比如说像《人生大事》,也是讲一些传统式的中国家庭观念,像三哥和杨恩又两个人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最后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下,最后处成了像亲人的一个家庭。因为自己其实也很多年没回到武汉过年了,这回也可以感受一下武汉的年味,希望把武汉人民的这种热情,积极向上的状态带给全国观众。

2025年蛇年春晚武汉分会场撰 稿永蘅:朱一龙是一个串线的人,他的心声是“在每一段人生故事里,我们都是自己的英雄”。然后到了李现,他也是一名湖北籍的演员,他的那句心声“时间会带走一切,也会治愈一切”,由这句话引出了更多我们平凡人的心声。再到徐帆老师,她说“只要向前,就会看到新的风景”。

一条古琴号巨轮缓缓驶来,一个直径长达八米的氦气球高高悬挂在甲板之上,宛若一轮明月升起,和两江四岸的灯光交相辉映。高空杂技绸吊表演美轮美奂,诗意又浪漫。

2025年蛇年春晚武汉分会场舞蹈总监 蔡薇蔓:其实氦气球的外形被我们做成了一个代表团圆的灯笼,把绸吊幻化成灯笼下边的穗子了,然后一组组灯笼向上腾飞的时候,就好像这种团圆、这种温暖,这种幸福就一定是在未来。

杂技演员不仅需要在距离地面26米高的位置,利用20多米长的丝绸进行高难度杂技动作展示,还要克服江边巨大风力对表演效果的影响。

2025年蛇年春晚武汉分会场执行导演 李景华:杂技演员在她平时做高空绸吊舞蹈表演的时候,她一般是在室内比较多,室外是非常少见的。在室外风大、绸吊很不稳定的情况下,做这个难度也是相当大的。我们杂技是在高空,所以在“古琴号”上做威亚的吊装,人为在下面可以控制,气球当时飘来飘去,为了拍摄这个镜头反反复复很多次,不同的机位,航拍、地面的机位,还有江岸的机位都在拍。

位于武汉横渡长江博物馆旁,正在上演一场由古琴、编钟、古筝、中国舞构成的气势磅礴的楚乐大阵。为了营造这场宏大的礼乐盛景,导演组特别在岸边搭建了近3000平方米的圆形舞台,邀请500多位演员共同奏响荆楚韵律。

2025年蛇年春晚武汉分会场舞蹈总监 蔡薇蔓:武汉横渡长江博物馆是一个非遗博物馆,我们特别希望在这个地方展示的都是荆楚文化大地上,留下来的传统音律,用古琴和古筝加上编钟的音律,实际上就有一种琴瑟和鸣的交相呼应的声音。

被誉为 "古代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编钟,是荆楚文化上的一颗闪耀明珠。此次武汉分会场共启用了19套编钟,1000余件钟。当被80位编钟演奏员敲响时,仿佛带领观众穿越千年,感受华夏之音。

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教授 编钟演奏家 谭军:从形态上来看的话,编钟以合瓦形的状态,一个一个呈现,通过上下三组的摆设,包括在演奏过程当中,比方说我们要打同时两个音,正鼓侧鼓,在不同的音上面,两个手在演奏过程当中,如果打的不在一个点上,它可能发出的声音不一样,我们可能听到的钟声的声音就浑浊,而且也不清晰。所以在演奏的过程当中,它的关注点,和每个人在演奏过程当中的仪式感,要做得非常非常一致,这样才能够呈现出一个比较完美的画面。

编钟无疑是在荆楚文化当中最璀璨的文化闪光点。使用编钟的时候,一定是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时候,大家才能听到这种大国重器。所以编钟的这种演奏,实际上它的出现,已经远远超过它声音本身的寓意。

丁霓裳是楚乐表演中唯一一位古琴演奏家,出身于古琴世家的她,是一位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更好地向观众传递楚乐恢宏气势的独特魅力,在演奏时,丁霓裳在遵循古琴中正平和的演奏风格基础上,适当增加高亢激昂的表现力,使古琴的情绪表达更具层次感。

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古琴教师丁霓裳:气势上面包括旋律,是非常大气磅礴、具有勃勃生机的,古琴相对来说动作是比较小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表演形式里面,它就需要夸张化,比如说这个要伸出去,尽量动作要大,抬高。大家脸部的表情,手的力度要显现出来。

古琴音乐是三千年未曾中断的传统音乐。《列子·汤问》上面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么一段美好的传说,知音往事。现今我们仍然使用高山流水来比喻知音或者知己,可见古琴在荆楚文化中有着非常代表性的作用。

从来没有在夜色里这么近距离感受到长江的脉络,导演组的舞美把水雾升腾的气和雾放上来之后,我们其实就像临江的感觉,就好像自己就在江上面进行的演奏。感觉到湖北的古琴艺术文化得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融合,自己心里其实是满满的感动。

凤鸟,是楚文化的图腾,武汉分会场将凤鸟元素贯穿始终。黄鹤楼上空,星光璀璨,一群凤凰正翩然起舞。241位舞蹈演员利用舞蹈语汇,活灵活现地展现凤凰羽毛灵动的抖动。音乐高潮部分,所有舞者汇聚在一起,共同组成一只硕大的凤凰。跃然而上黄鹤楼,一飞冲天。

2025年蛇年春晚武汉分会场舞蹈总监 蔡薇蔓:由于黄鹤楼非常独特的狭长舞台方式,不像其他区域,可以比较宽阔,我们其实是比较受制于这个的,但有时候限制会带来灵感,我们在想,它不就是一个凤凰拖着长长尾翼的造型吗?所以我们就把舞台搭成了很多层一阶一阶的塔台,从高处的凤头,一直延展到凤凰的身体。那样一种腾飞,那样一种挣扎,挣扎之后长出更有力量的羽毛之后,一飞冲天的那样一种力量。

舞台上凤鸟的灵魂——凤头,由舞剧《只此青绿》领舞、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青年舞者孟庆旸饰演。为了完成凤凰涅槃重生的舞蹈表达,孟庆旸需要站到距离地面6米多的高台,身穿6米长,10斤重的裙摆表演。

中国东方演绎集团青年舞者 国家一级演员 孟庆旸: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力量、每一个抖动羽毛的感受,它都不是柔美型的,它都是相对于就是内心有一份坚定所在。我有两层裙子在身上,非常重,录制那一天我在上面站了有三四个小时,拍完之后就感觉胯骨要坠断了,在室外寒冷的天气下,但没有人说很辛苦,希望能够让大家感受到我们中国人的那一份信仰,那一份血脉里的传承。

2025年蛇年春晚武汉分会场负责人 张敏:每一个舞蹈演员她身上都是一片羽毛,每一片羽毛就代表着我们每一个平凡老百姓。当所有老百姓的力量,大家在一起凝聚的时候,无论多大的困难,无论多么大的坎,我们都能够克服,才能够冲破一切,走向一个新未来。

来源:京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