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下一代更好地传承春节文化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2-05 00:00 1

摘要:黄伟文,这位来自广东清远的汉子,自费筹办春晚已有20年。在这20年里,他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却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他还坚定地表示,会将巴拿马春晚一直办下去。这份执着的背后,是他希望中国文化在巴拿马落地生根、代代传承的强烈愿望。

2025年巴拿马华人春节联欢晚会。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吴娜

春节假期虽已结束,但在遥远的中美洲国家巴拿马,喜庆的氛围还在持续。特别是今年春节作为首个非遗版春节,更为海外侨胞庆祝春节增添了一份自豪之感。

春节期间,由巴拿马华侨黄伟文自费筹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巴文化交流的盛事,也承载着无数华人的思乡情与传承梦。

黄伟文,这位来自广东清远的汉子,自费筹办春晚已有20年。在这20年里,他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却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他还坚定地表示,会将巴拿马春晚一直办下去。这份执着的背后,是他希望中国文化在巴拿马落地生根、代代传承的强烈愿望。

1989年,黄伟文怀揣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巴拿马的土地。时光荏苒,36年来,他在这里扎根发展,涉足贸易、房地产投资以及旅游相关领域,生活逐渐安稳下来,但心中那份对家乡春节的眷恋却愈发浓烈。

2006年,一次偶然的经历,让他萌生了自费筹办春晚的想法。当时,他看到犹太人在庆祝自己的节日期间,所有店铺都关门休息三天。而当地的老华侨们在春节时还辛苦劳作,这让黄伟文心中泛起波澜,他想:“我们中国新春,也应该放假一天,让大家停下手中的活儿,好好休息,相互拜年,增进交流。”

于是,黄伟文毅然决定自费筹办春晚。不久后,第一届巴拿马春晚在众人的期待中拉开帷幕。最初,春晚主要面向华侨,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让老朋友、亲戚能在异国他乡相聚,感受春节的温暖喜庆。谁也没想到,这一办,就是20年,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强。

今年的春晚,黄伟文和团队早早便开始筹备,足足准备了半年之久。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春晚亮点更足。黄伟文兴奋地介绍:“我们邀请到五大洲不同国家的专业艺术家同台演出。亚洲有中国大陆的知名演员以及原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大洋洲有新西兰的,非洲有摩洛哥的,欧洲有法国跟保加利亚的,美洲有巴拿马、美国的。”

巴拿马春晚节目以歌舞为主,巴拿马大学孔子学院的老师也参与其中,为春晚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文化韵味。此外,巴拿马政要、社会知名人士、中巴友好人士以及大使馆人员也齐聚一堂,在节目开始前还举行了隆重的剪彩仪式。

在巴拿马,华人华侨约有30万人,占当地总人口的7%,大多来自广东,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移民而来。这些华侨始终保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每到春节,传统的小吃、拜神等习俗一样不少。广东早茶点心等也逐渐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成为巴拿马人喜爱的美食。

除了黄伟文组织的春晚,巴拿马不同区域的侨社也会在春节期间举办庆祝活动。在首都,还有充满爱心的慈善捐赠活动。黄伟文介绍:“我们巴拿马慈善总会会捐一批物资,有学生用品、书包,还有老人家需要的轮椅等。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敬老爱幼的特色。”

在中巴文化交流中,巴拿马大学孔子学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所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巴拿马大学合作共建的孔子学院,是巴拿马唯一一所孔子学院,自2018年6月成立以来,已成为中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孔子学院的教师姚睿瞳介绍,学院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向当地人介绍春节,包括春节的起源、习俗等,现场还会联手华人舞狮队等为师生表演,带去中国的漆扇、京剧脸谱、书法、对联、窗花等,让师生真切感受春节氛围。春节期间,孔院艺术团还会参加巴拿马不同的春晚,如中资企业春晚、巴拿马春晚、华星艺术团春节演出、中华民族委员会春节演出和游行等,通过包饺子、写春联、舞龙舞狮等传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文化。

随着春节在巴拿马的影响力越来越大,2021年,巴拿马政府将中国农历新年定为全国性节日,以此褒扬华人社区为该国文化多样性和民族融合作出的贡献。去年年底,春节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黄伟文和众多海外侨胞都感到无比开心。他说:“春节申遗成功对我们海外侨胞来说,是历史传承的方向标,能让下一代朝着这个方向更好地传承春节文化。”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