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她凭借在《长相思》《与凤行》《柳舟记》等剧中的精彩表现,逐渐在演艺圈崭露头角,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你说一个女人是小姐的时候”
“不管她是不是”
“她都已经是了。”
因为一句话,
差点断送“武大校花”黄灿灿的演艺生涯。
21日晚,腾讯视频《演员请就位3》最新一期节目播出,
曾以“武大校花”之名走红的黄灿灿亮相其中。
近年来,她凭借在《长相思》《与凤行》《柳舟记》等剧中的精彩表现,逐渐在演艺圈崭露头角,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节目中,黄灿灿直言,
刚踏入演艺圈时,因被造谣“有人包养我”,遭受了太多偏见。
她透露自己20岁出头时的一次面试。
当时制片人在面试间翻看资料,
当她说出自己的名字“黄灿灿”时,
制片人只是抬头看了我一眼:
“哦,我知道,你不用演了,你出去吧!”
而在《演员请就位3》节目录制现场,
导师点题即兴表演环节,章子怡让黄灿灿重现这段剧情,
黄灿灿邀请导师席上的知名制片人杨晓培搭戏,
并坦言当年拒绝她的正是杨晓培,
那部戏便是杨晓培担任制片人的《择天记》。
面对黄灿灿的当面“指认”,
杨晓培回应称:
“我对你没有任何记忆,还有很多演员在等着,可以了吗?”
节目播出后,引发网友热议,
也让人们再次关注到网络谣言的伤害:
“谣言永远在传播,澄清却无人过问……被造谣者百口莫辩,因为你无法证明自己没有做过。”
22日,黄灿灿在微博发文,
向那些有过类似困扰的人传递温暖:
“你没错,你很好”,
同时呼吁大家:
“不造谣不传谣,所有人都不用被谣言困扰”。
01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中国内地女演员张静初,
也曾长期遭受黄谣和网暴的折磨。
刚出道时,她就发现有些媒体为了流量不惜歪曲事实,
随后传出的黄谣暗示她靠“潜规则”获得成功。
张静初本以为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谣言会不攻自破,
可事实却是黄谣愈演愈烈。
2008年到2011年,她甚至一度处于抑郁症的边缘。
即便在多年后的2021年,
她在小红书分享日常时,仍遭到很多恶评,
甚至全是侮辱性和不堪入目的话。
后来才发现
是抖音账号“芝士快跑”接连发布三条八卦短视频,
对她进行造谣诽谤,
内容涉及靠走捷径拍电影、被导演团太太们集体封杀、在片场被掌掴以及侮辱其出身和家庭等。
这三条视频播放量高达1300万次,点赞量近10万。
张静初选择起诉,诉讼的时间里,
网上的负面新闻依然接连不断。
直到2022年7月4日,判决才终于出来:
她,胜诉了。
官司的确是胜利了,
但却也失败了。
被起诉的视频号不仅不愿道歉,还态度强硬,
最后的结果仅仅是在网上披露案件信息,
而这个视频号依旧照常运营。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
多的是胡编乱造的嘴,和被蒙蔽的眼。
只需一点毫无根据的臆想,
加上几句恶意编造的谎言,
就能毫无缘由地往人身上泼脏水。
02
毁掉一个女人最“好”的方式
就是“造黄谣”,
从古至今都是。
学校里的女生,可能因为凭空捏造的谣言,
被全校师生孤立;
职场上的女性,可能因为长得好看,
就被流言蜚语困扰,遭到无端排挤。
2020年,杭州吴女士因取快递被偷拍视频,
造谣者编造她与快递小哥出轨的聊天截图在微信群传播,
导致她遭到人肉和网暴,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状态。
2023年,被保研华东师范大学的95后女生郑灵华,
因一头粉红色头发被造黄谣、被网暴,
最终患上抑郁症,永远离开了人世。
人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
可人们要想拨开谣言的迷雾看到真相,
哪有那么容易。
造谣手段层出不穷,
以往的谣言大多是一段文字,
现在不仅有文字,
还有将文字与嫁接或伪造的图片,
甚至还有AI合成视频相结合来“佐证”谣言,
有的自媒体以热点新闻为基础,
杜撰各种细节进行渲染,故意歪曲事实,
抓住细节大作文章,
看似“正义感”十足,
实则制造噱头误导读者。
03
造谣者固然可恶,
但信谣者同样有责任。
在虚拟的网络空间,
人们很容易标签化他人,以至于失去同理心,
忘了对方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每个人的声音都有力量,
不经意的附和,
都可能成为伤人的利刃。
谣言是无法低估的恶意,
面对信口雌黄的造谣者,
受害者往往百口莫辩;
面对铺天盖地的谩骂,
更是无处伸冤。
“你说你是好人,你得拿出多少证据来证明你这个人好,但你要说她是坏人,没证据,别人也信你是个坏人。”
敢于维权的女性是勇士,
但即便自证清白,
不明真相的人依然存在,
被恶意攻击的痛苦也难以消散。
在风言风语面前,我们或许能做的不多,
但请保持一分清醒: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End.-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