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不敌流量?王蓉《浪姐6》淘汰风波折射选秀综艺畸形生态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3-26 12:13 3

摘要:2025年3月21日,《乘风破浪的姐姐第六季》(以下简称《浪姐6》)首播,30位女星同台竞技。其中,歌手王蓉的亮相引发广泛关注。作为华语乐坛的“初代唱跳天后”,她以《我不是黄蓉》《哎呀》《小鸡小鸡》等经典作品成名,初舞台更以全开麦表演展现扎实唱功,被观众视为本


实力歌手“一轮游”,舆论炸锅**
2025年3月21日,《乘风破浪的姐姐第六季》(以下简称《浪姐6》)首播,30位女星同台竞技。其中,歌手王蓉的亮相引发广泛关注。作为华语乐坛的“初代唱跳天后”,她以《我不是黄蓉》《哎呀》《小鸡小鸡》等经典作品成名,初舞台更以全开麦表演展现扎实唱功,被观众视为本季“黑马”。然而,节目一公结束后,王蓉竟爆冷淘汰,成为全网热议的“意难平”事件。
王蓉的淘汰被指充满争议:
1. **团队拖累**:她所在小组因演员陈德容频繁忘词失误,导致成绩垫底,触发“末位淘汰”机制;
2. **镜头边缘化**:节目正片中,王蓉的初舞台被大幅剪辑,个人故事线和评委点评几乎“一剪没”;
3. **流量优先**:对比吴宣仪、宋妍霏等高流量选手的镜头量和话题营销,王蓉的国民度集中于80、90后,与节目主力投票的Z世代存在代际断层。
事件发酵后,网友怒斥节目组“剧本明显”“唯流量论”,甚至央视文艺连发五条视频力挺王蓉,称其“展现实力派歌手的真正价值”。
态度/观点:资本操控下的“伪竞技”,实力派沦为牺牲品
王蓉的淘汰绝非偶然,而是内娱选秀综艺畸形生态的缩影——**“流量为王”的规则下,专业能力成了最不值钱的筹码
第一,赛制“连坐”不公,实力派成“背锅侠”。
《浪姐6》沿用“团队总分决定淘汰”的规则,王蓉因队友失误被迫出局。这种“连坐制”看似强调团队精神,实则忽视个人表现,让实力选手沦为“陪跑工具”。反观节目组对流量明星的偏爱:吴宣仪舞蹈卡点不如王蓉精准,却获单独镜头;叶童、李晟等国民度高的演员即便唱跳平平,仍被重点包装。**当“人气”凌驾于“实力”,竞技舞台早已名存实亡。
第二,剪辑操纵叙事,专业歌手敌不过“话题咖”。
王蓉的舞台被剪辑得支离破碎,而陈德容忘词、黄英选队遭冷落等争议片段却被放大。节目组通过选择性叙事,将舆论引向“祭天剧本”“资本黑幕”,既制造话题热度,又弱化赛制缺陷。这种“操控式剪辑”本质是商业利益的算计——实力派提供专业价值,流量派贡献热搜数据,而节目组坐收渔利。
第三,行业“唯流量论”扼杀艺术生命力。
王蓉的遭遇让人想起李诚儒的犀利点评:“综艺被资本操控,唯流量是存!”当节目组宁愿捧红“修音偶像”也不敢给实力派舞台时,选秀综艺已背离“发掘优秀艺人”的初心,沦为资本游戏的傀儡。更可悲的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正侵蚀整个行业——歌手若不靠炒作、神曲博眼球,连生存空间都被挤压。
结尾:拒绝“娱乐至死”,让实力回归舞台
王蓉的淘汰,是一面照妖镜,揭开了选秀综艺“虚假繁荣”的遮羞布。当“剧本”“流量”“话题”成为关键词,观众的期待与热情终将被消耗殆尽。
我们呼吁:
- **节目组**应尊重竞技本质,摒弃“连坐制”等不公平规则,给实力派公平竞争的机会;
- **观众**需理性发声,用支持为真正优秀的艺人投票,拒绝被资本操控的“伪情怀”;
- **行业**更应反思,若继续“唯流量论”,华语乐坛将只剩“神曲”和“修音”,再无打动人心的作品。
王蓉的故事未完待续——网传她可能通过复活赛回归,但与其期待“剧本施舍的翻盘”,不如携手打破“流量霸权”。毕竟,舞台需要的是“浪姐”的勇气,而非“资本”的算计。

**你怎么看王蓉的淘汰?你认为选秀综艺公平吗?评论区一起聊聊!

来源:大帅哥发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