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蓉淘汰消息传出后,央视文艺官方账号3小时内连发6条视频,置顶其经典作品舞台,从《我不是黄蓉》到《爸爸妈妈》,再到《小鸡小鸡》,评论区涌入近10万网友:“这才是内娱该捧的歌手!”讽刺的是,在《浪姐6》中,王蓉的镜头比片尾字幕还少。初舞台的RAP被剪、全开麦演唱
央视六连发力挺却遭《浪姐6》一轮游!王蓉淘汰事件,揭开内娱选秀最痛伤疤
当62岁的叶童在《浪姐6》主题曲MV中站上C位时,弹幕刷屏“神仙打架”,但观众没料到的是,真正的“神仙”王蓉竟在一公舞台后惨遭淘汰。
这位曾用《我不是黄蓉》《爸爸妈妈》霸榜华语乐坛的初代“神曲女王”,用全开麦舞台点燃热搜,却成了节目组“流量游戏”的第一个牺牲品。
王蓉淘汰消息传出后,央视文艺官方账号3小时内连发6条视频,置顶其经典作品舞台,从《我不是黄蓉》到《爸爸妈妈》,再到《小鸡小鸡》,评论区涌入近10万网友:“这才是内娱该捧的歌手!”
讽刺的是,在《浪姐6》中,王蓉的镜头比片尾字幕还少。初舞台的RAP被剪、全开麦演唱被风声盖过,节目组甚至未给她单独采访镜头。网友扒出“内幕”:这位临时救场的歌手,提前不到24小时接到通知,与团队彻夜改编歌曲、设计舞蹈,最终却因“队友失误”和“低人气”成为弃子。
据爆料,王蓉本季出场费仅20万,而同组流量明星高达百万。这种悬殊在舞台上被具象化:
实力派困境:王蓉与陈德容、黄英合作《免我蹉跎苦》,户外舞台收音差、镜头调度混乱,实力被舞美拖垮;流量优先法则:演员祝绪丹因“演员中跳舞最好”拿下SuperA评级,跑调选手马吟吟却与专业歌手黄英同分;情怀经济失灵:叶童组翻唱朴树金曲《平凡之路》不敌侯佩岑组的抖音神曲,61岁影后坦言“怕被说老黄瓜刷绿漆”。节目组的“潜规则”早已被李诚儒预言:“选秀不是选能力,是选话题。”
这不是《浪姐》第一次“错杀”实力派。从吴莫愁、李溪芮到王蓉,专业歌手总在给跨界明星让路。网友愤慨:“节目组用王蓉引流,用流量咖圈钱!”
更值得警惕的是行业生态:
王蓉淘汰后,她在后台抱着吉他清唱《我不是黄蓉》的花絮流出,弹幕刷满“意难平”。这场闹剧揭开了内娱最痛的伤疤:当资本用算法代替审美,用热搜取代舞台,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好歌手,更是对艺术最基本的敬畏。
来源:端庄海浪ef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