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又来了!但这次,她们真的乘风破浪了吗?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3-27 11:39 3

摘要:当62岁的叶童以银发造型亮相《浪姐6》时,全网都在高呼“撕碎年龄焦虑”,可转头节目组却让这位金像奖影后穿着薄纱裙在3℃寒风中颤抖——这究竟是女性力量的觉醒,还是资本对中年女演员的二次剥削?

当62岁的叶童以银发造型亮相《浪姐6》时,全网都在高呼“撕碎年龄焦虑”,可转头节目组却让这位金像奖影后穿着薄纱裙在3℃寒风中颤抖——这究竟是女性力量的觉醒,还是资本对中年女演员的二次剥削?

一、被异化的“三十而历”:从励志宣言到流量密码

节目组高举“三十而历”大旗,实则将姐姐们塞进流水线剧本:59岁的邓萃雯沦为年轻爱豆的陪衬,陈德容的琼瑶式独白被剪成背景音,而32岁的祝绪丹却因“夹子音”承包热搜。当叶童指导后辈却被弹幕质疑“演员凭什么站C位”,当王珞丹因代表作断层被嘲“过气白月光”,这场标榜“打破年龄壁垒”的盛宴,早已沦为流量至上的权力游戏。

资本深谙“情怀变现”的财富密码:让50+姐姐们以“冻龄女神”人设收割80后情怀,用年轻爱豆的饭圈文化绑架90后审美,再借“女性互助”话题点燃00后情绪——看似多元包容的舞台,实则是精准计算的流量提款机。

二、镜头背后的残酷真相:当“皇族剧本”碾压真实人生

节目组精心设计的“黑马逆袭”戏码,本质是资本操控的障眼法:袁娅维的名字被打错三次,实力派陈丽君因“选择困难症”被骂矫情,而强捧的“皇族”戚薇即便舞台划水也能稳居前三。更讽刺的是,62岁的叶童需要靠“银发少年感”突围,而47岁的王蓉仅因容貌变化就被群嘲——这哪里是打破年龄焦虑?分明是用新枷锁替换旧镣铐!

节目组将“户外录制”包装成“突破天花板”的革新,却让姐姐们在寒风中被迫“美丽冻人”;用“回忆杀”贩卖情怀,却把《梅花三弄》《渡情》等经典舞台降维成短视频时代的碎片化消费。当观众为叶童的皱纹喝彩时,是否意识到这种赞美本身仍在强化“冻龄审美”的潜规则?

三、中年女性的双重困境:被凝视的肉体与被消音的灵魂

社会对中年女性的恶意在节目中显露无疑:62岁的叶童站C位能成新闻,59岁的邓萃雯与25岁爱豆同台被称“代际碰撞”,而30岁的吴宣仪已开始焦虑“三十而立”——这暴露出内娱对女性价值的畸形评判体系:年轻是流通货币,资历是过期支票,唯有话题才是硬通货。

更可悲的是,节目组将中年女性的生存困境娱乐化:让她们在镜头前表演“撕逼”“痛哭”“逆袭”,却刻意回避真实的中年危机——职场边缘化、家庭责任重压、社会角色失语。当陈德容的镜头被压缩成“琼瑶剧彩蛋”,当侯佩岑因不会唱跳沦为镶边角色,所谓的“女性舞台”不过是另一个慕强厌弱的修罗场。

四、破局之道:从“被观看”到“自我书写”

真正的“乘风破浪”,不该是资本操控下的行为艺术。74岁刘晓庆在《一路繁花》中泳渡50圈的硬核生命力,叶童用皱纹书写“永不磨损的钻石”宣言,这些未被剧本污染的闪光瞬间,才是中年女性应有的叙事姿态。我们需要更多像《所有目的地》这样展现女性自驾穿越山川湖海的作品,而非在剪辑室里被人工造浪的“伪觉醒”。

节目组若真想致敬女性力量,就该抛弃“回忆杀”“冻龄神话”的陈词滥调:让50+姐姐不必强扮少女,让30+女性无需焦虑“不红”,让每个年龄段的皱纹都成为勋章而非瑕疵。毕竟,真正的“大女主”从不在剧本里陪跑,而在日常中与时光共舞。

当《浪姐6》用叶童的银发收割完最后一波流量,当王珞丹的“尴尬C位”沦为热搜消费品,我们不得不清醒:这档曾点燃无数人热血的节目,正在资本裹挟下沦为“年龄歧视”的新帮凶。中年女性不需要被“励志”的剧本拯救,她们要的,不过是一个不被数字绑架、不被镜头切割的真实舞台。真正的浪,从来不在芒果台的剪辑刀下,而在每个女性挣脱枷锁、破浪前行的生命轨迹里。

来源:孝行天下老龄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