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力挺王蓉:实力破局,撕开内娱选秀流量遮羞布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3-27 03:21 4

摘要:3 月 26 日,央视文艺官方账号罕见连发 5 条王蓉相关视频,不仅重现其《爸爸妈妈》《我不是黄蓉》等经典舞台,更通过幕后采访力挺这位实力派歌手。此举被视为对王蓉在《浪姐 6》一公淘汰事件的公开声援,也撕开了内娱选秀 “流量至上” 的残酷真相。

3 月 26 日,央视文艺官方账号罕见连发 5 条王蓉相关视频,不仅重现其《爸爸妈妈》《我不是黄蓉》等经典舞台,更通过幕后采访力挺这位实力派歌手。此举被视为对王蓉在《浪姐 6》一公淘汰事件的公开声援,也撕开了内娱选秀 “流量至上” 的残酷真相。

王蓉在节目中的遭遇堪称行业缩影。初舞台上,她以全开麦演唱《斗牛》《我不是黄蓉》,高音炸裂、台风稳健,却因队友陈德容频繁忘词导致团队垫底,最终遗憾出局。节目组刻意弱化其表现,镜头量不足且热搜被压,而流量选手如吴宣仪等即便表现平平仍获高票。更令人咋舌的是,王蓉 20 万的出场费远低于流量明星百万报价,被网友痛批 “实力派沦为资本牺牲品”。

央视的力挺绝非偶然。王蓉的音乐作品始终紧扣社会脉搏,《爸爸妈妈》传递质朴亲情,《我不是黄蓉》展现女性独立,与主流价值观高度契合。她的 “拼命三娘” 精神 —— 减重 15 斤、日均训练 12 小时,与娱乐圈浮躁风气形成鲜明对比。央视此举,不仅是为她正名,更是向行业发出 “唯实力论” 的强烈信号。

王蓉事件暴露出内娱选秀的三大痼疾:流量霸权下,话题选手靠 CP 营销(如王珞丹、祝绪丹)抢占镜头,实力派沦为陪跑;赛制不公中,团队 “连坐制” 让个人努力付诸东流,户外舞台收音差等客观因素进一步消解公平;资本操控下,“话题>实力” 的潜规则大行其道,正如李诚儒所言 “综艺被资本绑架”。

然而,观众的觉醒或许正在打破这一困局。00 后拒绝 “工业糖精”,李晟、王蓉的逆袭证明 “真诚才是必杀技”。网友呼吁复活赛机制,期待王蓉能如王心凌般凭观众支持翻盘。央视的介入更给行业敲响警钟:若继续 “唯流量论”,终将遭观众用脚投票。

央视文艺的 5 条视频,是对王蓉实力的认可,更是对娱乐圈虚假繁荣的一次冲击。当 “神曲女王” 与 “顶流算法” 正面交锋,我们期待这场博弈能重塑行业规则 —— 唯有尊重实力与真诚,才能让舞台回归艺术本质。王蓉的遭遇或许只是开始,但观众的每一次 “掀桌”,都在为内娱写下新的篇章。

来源:爱的魔力娃小黄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