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6》李晟出圈,湖南卫视重映《新还珠》,经典IP不是炒冷饭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3-28 22:04 4

摘要:谁都没想到,《浪姐6》3月21日开播后,最出圈的不是节目组青睐的叶童、王珞丹,也不是女团出身的吴宣仪、李艺彤,而是演艺事业已经沉寂了许久的李晟。

谁都没想到,《浪姐6》3月21日开播后,最出圈的不是节目组青睐的叶童、王珞丹,也不是女团出身的吴宣仪、李艺彤,而是演艺事业已经沉寂了许久的李晟。

更意外的是,3月26日晚间,湖南卫视突然紧急宣布,将在当晚24:00重映李晟主演的《新还珠格格之燕儿翩翩飞》。

毫无疑问,正是因为“三代小燕子”李晟的出圈,才带动了《新还珠格格》这个经典IP回归荧屏。

1

《浪姐6》第一期播出后,节目组开通了“初舞台全民评级”活动,今天(3月28日)是投票截止日期。

目前,李晟凭一曲《当》获得了超过131万票,处于榜首位置。第二名罗予彤是91万票,第三名吴宣仪是36万票。也就是说,李晟的票数比第二名、第三名加起来还要多。

李晟的爆火,成功唤醒了观众对《新还珠格格》的集体记忆。湖南卫视借势重播该剧,既是对热度的即时响应,也延续了其“还珠上瘾”的传统。

不得不说,湖南卫视是懂流量的,既能抓住流量,又会利用流量。

2

享受这场流量盛宴的同时,重映行为也难免遭受一些质疑。

毕竟这部剧集的首播时间是2011年,距今已经过去14个年头了,于是有网友质疑湖南卫视又在炒冷饭了。

笔者认为,这不是炒冷饭,而是经典IP重新焕发了生机。其实,能持续被市场消费的IP恰恰证明了其价值。

只有生命力旺盛的IP才会被重复改编、翻拍、放映,这类IP正是我们经常说的“经典”。而我们的文艺界,需要这样的经典。

正如《阿甘正传》历经30年仍被不断解读,真正优秀的作品具备开放性和包容性,允许不同时代的再诠释。经典IP的“冷饭”若能与时代共振,便能焕发新生。

四大名著、金庸武侠被多次翻拍,也是同样的逻辑。经典IP的再传播、再创作既是文化传承,也为不同世代提供了对话载体。

3

当然,在认可“还珠格格”是经典IP的同时,笔者也同意很多读者对《新还珠格格》的批评。

2024年12月,琼瑶去世。为了缅怀这位言情巨匠,笔者默默地重温了《还珠格格》1、2、3部,又把之前从未看过的《新还珠格格》看了一遍。

不可否认,这部剧集存在不少问题。譬如演员读错字,把“嫔妃”读成“bin妃”,把“拓本”读成“tuo本”,把“纤细”读成“qian细”,甚至把“欺侮”错读成“欺hui”。又譬如,新增角色“班杰明”有画蛇添足的嫌疑。

但是,相比前作,《新还珠格格》也是有优点。《新还珠》的台词比较接地气,不像一般的琼瑶台词那么矫情。围猎时所穿的盔甲,比《还珠格格》精良得多。

4

在宣布重映时,湖南卫视很克制地使用了《新还珠格格之燕儿翩翩飞》这个名字。

众所周知,《新还珠格格》包含《燕儿翩翩飞》《风儿阵阵吹》《人儿何处归》三部分。湖南卫视之所以如此措辞,明显是想先拿《燕儿翩翩飞》试试水。如果效果好,就继续播《风儿阵阵吹》《人儿何处归》,效果不好就作罢。

如果一开始就孤注一掷要把98集《新还珠格格》播完,宣布时直接用“《新还珠格格》”就好了,没必要加上“之燕儿翩翩飞”。

毕竟,98集实在太长了,收视效果不好还占用那么久档期的话就太不划算了。

经典IP就像老家腌的酸菜,隔段时间拿出来炒炒,加点新配料(《浪姐6》李晟热度)照样下饭。

李晟的目标,应该不是一直被视作“小燕子”,而是拥有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经典角色。

同样,“还珠格格”也不能光靠情怀来维系生命力,那样并不持久。今年3月初,湖南卫视备案了微短剧《还珠》,剧情还有“穿越”元素,这或许是“还珠格格”IP发展壮大的契机。

来源:追剧杂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