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段时间,《浪姐6》首轮一公公演中,出道20年的实力歌手王蓉因为团队总分垫底惨遭莫名的淘汰,成为了本季第一个出局者,这一结果引发了大量粉丝的一片哗然。
前段时间,《浪姐6》首轮一公公演中,出道20年的实力歌手王蓉因为团队总分垫底惨遭莫名的淘汰,成为了本季第一个出局者,这一结果引发了大量粉丝的一片哗然。
就在网友们为她唱“不公”时,央视发文了!
王蓉一开始在初舞台上以全开麦无修音的表演方式荣获了5A评级,她的音准和气息的控制被专业乐评人夸赞道:高出其他选手的一个等级。
然而,王蓉的初舞台镜头其实被大量删减掉,在三公备战期中的个人故事线也全部被删除掉了。
王蓉的淘汰看似是综艺赛制的“常规操作”,实则暗流汹涌,还有更可气的是,她所在的团队因队友陈德容的严重失误(忘词、舞蹈僵硬)导致整体评分垫底。
尽管王蓉与黄英的表演堪称完美,甚至贡献了高难度的后空翻动作,但这些高光片段却被节目组大量删减。
更讽刺的是,陈德容的失误镜头被剪辑成“努力沟通”的温情画面,而王蓉的淘汰感言则被压缩至寥寥数秒。
节目播出后,网友的愤怒迅速发酵,有人扒出现场观众的爆料,投票数据与现场观众的反馈存在反差,而王蓉被淘汰的感言片段也遭到恶意剪辑的处理,好像芒果台要掩盖什么争议似的,来做出这样莫名的小动作。
眼见着王蓉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我们央妈出手了!
按理说,《乘风2025》的舞台,本应是王蓉的“翻红契机”,然而却成为资本游戏的牺牲品,玷污了王蓉对舞台上的敬畏之心。
而央视看到王蓉的遭遇后,立刻对王蓉的专业价值证明,在相关媒体上连发六条相关王蓉的视频:回顾王蓉在联合国现场的经历,以及王蓉在《浪姐》上未修音删减的舞台。
包括王蓉的经典歌曲《我不是黄蓉》还有早年间专访片段以及她的励志录语,同时也将这些视频进行置顶,这些举措如同一记重锤,直指芒果节目组的“不公”。
面对资本操纵的镜头霸权,央视对芒果台的恶意行为狠狠打脸,剑指内娱“有实力的不该被辜负”“无实力的不该横行修音”。
这样的举措,刚好放大了观众们的真实诉求,超过将近三十多万的网友们开始对王蓉进行“复活投票”。
许多地方头牌官网对王蓉及其作品进行推广,央视官网也在响应要“真诚对待舞台”的渴望诉求。
毕竟现在“实力才是王者”,而王蓉这件事件,其实也还是撕开了内娱选秀的遮羞布,在团队淘汰制上,以及临时修改投票规则上都是对赛制与实力上的行为割裂。
同时节目组利用恶意剪辑的手法,来操控观众舆论的方向,面对王蓉的镜头上,节目组将王蓉的高光片段果断删除,而面对陈德容的镜头上,利用对舞台上的失误来包装成一个“努力成长”的历程。
这怎么能对得起王蓉这么多年的努力...
王蓉的荆棘之路我们所熟知的王蓉,在职业生涯上,堪称华语乐坛的“另类传奇”,不需要芒果台所谓恶意的小动作来埋葬王蓉的天赋与知名度。
王蓉其实是来自于山西地地道道的艺术世家,她的父亲在话剧团工作,母亲呢也是擅长民歌的艺术家。
她从小就有着极为有音乐天赋的人才,长大后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就读期间,王蓉已经是校园的风云人物了。
吉他,作曲样样精通,甚至为我们所熟知的《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进行吉他教学配唱。
大学毕业后,王蓉在巅峰时期,创作出我们脍炙人口的作品《我不是黄蓉》,横扫了咱们中国的整个乐坛,还有那几首《爸爸妈妈》《哎呀》等,可以称得上是“神曲女王”。
然而慢慢的,王蓉因为《小鸡小鸡》这首魔性旋律引发争议,使王蓉遭到严重的打击,从此王蓉逐渐淡出大家的主流视野之中。
直到后来,王蓉一直退居在三四线城市里,站在简陋的舞台上进行着商演,有时还在婚宴餐桌上进行卖场,却遭到台下人无情的冷落。
虽然如此,但是王蓉从未对舞台有着二心,一直对舞台保持着敬畏之情,包括在今年《乘风2025》的舞台。
但没想到,却遭受了这样的不公正,所以,当综艺成为一个流量游戏时,内娱选秀已经成为了一个“虚假”与“真实”当中的“遮羞布”。
王蓉在《乘风2025》上的遭遇,不仅仅是一位歌手的“意难平”,更是一场关乎娱乐产业上的价值去向以及我们观众舆论的出发点。
当央视以六连发王蓉的视频,为她的实力派证明时:当网友利用数据投票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态度时,我们或许正在见证内娱从“流量游戏”向“实力竞技”转型的拐点。
同时央视的声援,不仅为一位歌手挽尊,更点燃了行业改革的希望——正如王蓉在《免我蹉跎苦》中所唱:“不能专挑我一个人欺负。”
或许,这场风波终将沉淀为时代的注脚,但至少在此刻,无数人记住了:有一位歌手,曾以实力对抗规则,而她的名字,叫作王蓉。
来源:史家直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