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浪姐6刚开始看的时候还蛮期待的,欣赏姐姐们的初舞台,感受一下回忆杀。
浪姐6刚开始看的时候还蛮期待的,欣赏姐姐们的初舞台,感受一下回忆杀。
但训练的时候,果然又搞些幺蛾子...
其中陈德容,真的是被骂惨了,因为跟另一个姐姐王蓉在学舞的方式和节奏上有了分歧。
陈德容没有舞蹈基础,动作只能一个一个学,但王蓉又建议可以一气儿都过一遍,回去再慢慢抠动作。
毕竟团队整体的进度,因为陈德容吸收慢,都有些落下了。
我觉得其实两方都没有错,方法不同而已。
不是说陈德容要求一个八拍学慢一点,就是只考虑自己的“自私行为”。
她自己追不上学习进度也挺焦虑的,而且她也没打算划水,还各种找老师加练。
这种冲突顶多算是两个姐姐的气场不合,陈德容喜欢慢慢来,王蓉则偏向于效率,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陈德容之所以让观众感到不舒服,是因为她身上“受害者式”的自怜情绪太重了,这就很容易触发大家“厌蠢”的不耐烦。
即,你慢你还有理了?
可是大家发现没有,同样是在唱跳上进度比较慢,以前我们对张柏芝的包容度可是很高的,
因为她是憨,而不是怨。
这也是我们对美人滤镜的一种隐形设限——
“憨”是没有攻击性的,而且仍然是娇美的,但“怨”是负能量的传播,也很容易引发“美人迟暮”的失望感。
也许用“优越感”去形容不是很贴切,
但不得不说,陈德容是当惯了美人的,她会对外表现出一种这样的感觉:
“我过往是享受到很多便利的,大家都会不同程度地给我让步。我鲜少会受到忽视啊,如果你没有共情我,就是伤害了我。”
而且她的确是把这种“不受重视”的感觉,对着王蓉表达出来了。
本来找王蓉组队,陈德容就有一种“抱大腿”的感觉,她们年龄相近,王蓉实力也强,应该是能够共情她、给她帮助的人。
但没想到,王蓉是个这么就事论事的人,所以陈德容会生气地评价:
“王蓉太自我了。”
其实这种生气,是她对以往的美人待遇失效了的愤慨。
而这恰恰踩了观众雷区,毕竟大众中绝大一部分比例,都是普通人而已。
我们欣赏美人,但没法设身处地理解美人待遇这件事的,既然无法明白她哪里受到亏待,那在综艺节目里“挂脸”,就更显得不可理喻了。
于是,陈德容完成了今年《浪姐6》的挨骂KPI。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陈德容到这个年纪了,仍然相信自己“美人武器”的效用,并且可以在真人秀节目上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受挫情绪,直接表露在形色上,也挺厉害的。
说明她这些年受挫的场合还是少,美人的效应一直保持着,甚至留有一种没怎么社会化的天真。
搞半天,她才是自我很强的那个啊。(这里“自我”并不是贬义词)
不过在观众看来,陈德容不是天真,而是怨气太重,尤其是她经常怒形于色、动不动就翻白眼。
她自己觉得是“有脾气”,但其实是亲手把自己的“美人滤镜”撕碎了。
观众只会觉得,啊?跟我想象中那种温柔美丽的大美人,完全不一样啊!
怎么各方面弱,还颐指气使的呢?
这种攻击性,跟那张美美的脸反差太大了。
所以陈德容陷入如今人人嫌弃的局面,还真是自找的。
四肢不协调、学得慢,这种倒不是致命问题,努力练习,即便上台还是很难看、甚至出现划水,观众还是可以凭她一张脸,包容包容的。
但陈德容是,直接把美人待遇这个事儿搬到台面上了,并且又怨又攻击地,那就不可爱了。
来源:黄小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