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紧接着,一开口就是熟悉的《我不是黄蓉》,衔接她的另一首金曲《哎呀》。
转眼,《浪姐6》已经播到一公,最大的意难平出现了。
王蓉。
对,就是唱《我不是黄蓉》的王蓉。
王蓉也是童年记忆里的声音了,在这些年淡出公众视野。
乃至在节目中,初登场时不算起眼,挂着大大的笑容。
紧接着,一开口就是熟悉的《我不是黄蓉》,衔接她的另一首金曲《哎呀》。
面对海风的干扰,她愣是全开麦唱完,极具感染力。
她的声音真的有千禧年的魔力,感觉DNA都跟着动起来了。
很多人只知道她的神曲,却不知道她的样子,更别说看到她唱跳俱佳。
而这样猝不及防,掀起全网回忆杀的姐姐,在一公后被淘汰了。
全网控诉:复活王蓉!
王蓉参加《浪姐》,已经等待了6年。
她是录制前一天才被叫去救场的,然后整夜做音乐,排练,弄妆造。
但一上场,还是让人见识了世纪初音乐人的魅力。
王蓉的感染力实在是太强了,只用不到2分钟,让全网都嗨了起来。
有人说,她不是来博眼球的,也不是来“复出”的,是带着一腔热血和尊严来的。
于是,也难免受到冷遇。
她有一套“古风剑舞”的舞蹈段落,被剪到仅有30秒,精心准备的rap段落被全部剪掉。
所以,她在舞台上气息的轻微波动,与修音过度的其他舞台形成鲜明对比。
一公分组,她和黄英、陈德容被分到一组,表演黄龄的《免我蹉跎苦》。
然后这个舞台就有意思了,三个人,王蓉是最全能的,排练时张口就是戏剧腔,真是有底子在的。
排练时,王蓉练得又快又好,同组的陈德容一直在拖进度,公演时更因为划水被骂上热搜。
c位是王蓉,右边的陈德容,动作幅度小,全程划水。
结果是王蓉被直接淘汰。
很多人说这个节目,导播甚至都不敢切全景,生怕王蓉被看到。
得知被淘汰,王蓉也是一段高情商发言:“有机会的话希望可以参加2026年的浪姐。”
节目组的操作,是真惹恼了观众,满屏的抗议就是最好的证明。
后来发的官方直拍印证了这点,王蓉的歌唱,舞蹈功底,不输当年的黄龄。
很多网友怒斥节目组的不公:这是一公淘汰?这是第一名好吧。
全网掀起的“复活王蓉”的热潮,在央视更连发数条视频并且置顶后达到顶峰。
所有人力挺王蓉:“真正的艺术从不该被流量绑架。”
真正把王蓉推回大众眼前。
王蓉的《哎呀》,再一次火遍所有社交媒体,大家重新找回了那个听mp3的岁月,也看到那个对音乐尚有敬重的音乐人时代。
在排练室,她练舞摔倒了也会笑着爬起来,她体力超好,动作也非常有力量感。
谈到舞蹈与唱歌,她一直说自己“资历浅”,可她已经整整出道28年了。
你以为她是“网络歌手”,但其实她是正统的音乐系才女。
从小学小提琴、钢琴和舞蹈,高中毕业考上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系,念书时她拿遍校园歌唱大赛的第一名,毕业成绩也是专业第一名。
加上她很有才华,在1998年创作的《云不知道雨知道》曾获央视音乐盛典大奖,她是曾与王菲、那英同台领奖的歌手。
2004年,本走传统歌手路线的王蓉,突发奇想,用5个音符构建的魔性旋律创作出了代表作。
这就是歌中重复了28次《我不是黄蓉》,这首歌在当年创下1.2亿次彩铃下载量。
王蓉,突然成了彩铃霸主,开启了属于她的巅峰时代。
第二年,她延续《我不是黄蓉》的轻快曲风,创作了亲情神曲——《爸爸妈妈》。
这首歌是谁的童年,我不说。
专辑中的另一首神曲《哎呀》,更火爆20年,成为王蓉此次翻红的代表bgm。
请问谁不会突然来两句“要么失恋失恋,要么失眠失眠,告诉我你的消息,哎耶耶。”
这些初代“洗脑神曲”,让王蓉彻底爆红。
但也难免被主流市场排斥,大众直接给她贴上标签,称她:
“非主流歌手。”
事实上,王蓉的专业能力很强。
她的歌曲,从词曲到编曲,大部分是自己创作,风格横跨电子、舞曲、民谣等。
在凭借神曲称霸之前,王蓉也写了很多旋律极佳,又富含音乐性,乃至实验性质的作品。
比如《非想非非想》,融合了中国民歌、禅意音乐元素。
此外,她唱功了得。
是第一个获得联合国认证,首位在联合国总部表演的女歌手。
所以,现在懂央视亲自下场捞人的含金量了吗?
她一面在“彩铃浪潮”里打滚,另一面在主流平台撑场。
王蓉的娱乐生涯,就在精英主义与大众狂欢的撕裂中生长。
她的形象一旦确立,很难改变,只能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人格。
她写过《加倍》,一首描写女人不是弱者,去创造自我价值的女性主义歌曲。
在洗脑的同时,放到今年一定会成为网络金句:
“不爱我没所谓,早点来排队,否则你没座位。”
她还写了旋律温暖,呼吁人们不要被网络阻碍了交流的《要抱抱》。
这些歌很火,却始终没能得到主流认可,这个时期的王蓉,还遭遇了整容风波。
2009年,从国外归来的她,因为证件照和本人不符,被全网质疑整容。
王蓉的反应很坦荡,因为爱美所以整了,她说国内外演艺圈很多人整容,自己只是“有勇气承认的其中之一。”
一番回复,在当时受到全网争议。
加上时代变化太快,王蓉也很快被更多的“神曲”淹没。
一直到2014年,许久不见的王蓉发行单曲《小鸡小鸡》,全曲仅用拟声词“母鸡”“小鸡”“咯咯哒”构成,魔性异常。
评价更是两级,大众舆论批评它浅薄粗俗。
但这首歌mv的“Y2K美学”却在YouTube创下2亿播放量,《时代周刊》更将它与与《江南Style》《狐狸叫》并列,赐名“世界第三大神曲。”
在巨大的成功面前,王蓉索性与自己和解,想唱什么唱什么。
那首《鲨鱼鲨鱼》也是同样魔性,被《叶问3》选为宣传曲,为王蓉带来超1800万元收入。
王蓉就是这样,能写神曲,也能唱歌剧。
她的戏腔,几乎是教科书级别的,看得出从不荒废嗓子。
她很有想法,一直在挑战流行与非流行的界限。
跳舞时的肌肉线条,动作干净利落,连老师都说她平时没少下功夫。
而且大家是不是忽视王蓉的外在了,47岁的她,就是很健康自信的姐姐。
她爱美,但也会坦荡荡谈“P图”,她跟女生们说别容貌焦虑,大胆修图。
这些年,她低调谦逊,几乎隐匿在大众背后,哪怕上节目,也镜头寥寥。
但她好像一直在为复出努力着,并珍惜每一次亮相。
镜头少没关系,起码观众为她拼凑起了歌唱生涯的故事线。
可以想见的是,王蓉会在复活赛中被网友投票复活,这是她应得的。
但依然觉得,节目组是否真正善待每一位有实力的宝藏姐姐。
而不是让位于流量,等待观众自行发掘。
既然来《乘风》,那姐姐们都是自信,阳光的。
我会想起,在节目开始前,王蓉打电话给方文山,问自己适不适合这个节目。
方文山说:“乘风破浪”就是你本人。
是啊,在“神曲”标签之下,王蓉也是华语乐坛的“遗珠”。
被质疑过,但从不放弃音乐。
不停创作,也不停生长。
这才是真的乘风。
来源:爱生活的Lamer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