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后吴宣仪团队出来回应,说是天气原因,加上艺人能量消耗比较大,导致身体不适,之后会对她的身体密切监护。
《浪姐6》实际拍摄到三公进度,吴宣仪彩排后体力不支,晕倒在舞台上。
现场流出的视频中,她被一众工作人员围着,紧急送医。
过后吴宣仪团队出来回应,说是天气原因,加上艺人能量消耗比较大,导致身体不适,之后会对她的身体密切监护。
这个小风波只是个开始,更让粉丝和观众愤怒的,是吴宣仪所在的《风月》队伍三公成绩倒数。
她们的演出内容搞了很多巧思,比如国风舞蹈、还有曹颖也表演了戏腔,现场呈现都挺不错的。
据说之前小考,这一对也是断层式拿第一的,在现场没出什么状况的前提下,怎么会排到了倒数第二?
而更戏剧化的是,分数出来的时候吴宣仪没搞明白赛制,以为自己的团队胜了,又是落泪又是鞠躬致谢的。
队友VAVA和卡琳娜也被带跑偏了,心情激动。
其他看明白的姐姐,开始小声讨论,不是宋妍霏组赢了吗?
宋妍霏就是与吴宣仪组对打的队伍,这场面也让她们挺不知所措的。
原来,宋妍霏组有乘风值优势,superA额外加分,总分数上反超了吴宣仪所在的队伍。
这种出人意料的“翻盘”套路,也是很多节目组都会设计的。
主持人齐思钧小声提醒宋妍霏组,是吴宣仪弄错了。
但大家都没好意思打断吴宣仪的讲话,大家也只能说点场面话,希望这一趴给个台阶就过去了。
两组的分数差距是67分,说实话还蛮悬殊的了。
有参加现场演出的观众表示,《风月》组的表演很完美,而且现场气氛热烈,最后大家都在怀疑黑幕的可能性。
是否是有意控分,为了要给一些姐姐上点热度,这些背后的操作尚未可知。
但真石锤了,也不见怪,毕竟办一个节目背后的资本关系错综复杂,有的时候玩些乌龙、搞点矛盾,讨论的热度也上来了。
上个月,吴宣仪还深夜发文,说粉丝、舞台和梦想,是让她留在圈里继续发展的原因,但实际上圈里的人心让人失望。
这段时间也正是她录制浪姐的阶段,这番言论不得不让人遐想连篇。
其实吴宣仪在情商方面,一直是两极分化的口碑。
像这种深夜emo的发文,包括之前《挑战吧太空》节目里,她抱怨任务辛苦什么的,还有粉丝接机送礼物,她匆匆接过没有致谢什么的,
都被广泛地讨论、质疑,让人觉得她说话做事不周到,只顾自己。
但另一方面,以前杜华把容祖儿比作“港版吴宣仪”,她自己直播中回应“能跟前辈相提并论,是我的荣幸”,
还有,在公益现场,被问到“同行艺人的负评”时,吴宣仪一句“都是为公益事业努力,都值得学习”,巧妙化解。
这些场面上得体的回应,又说明吴宣仪并不是那种“无脑输出”的类型。
所以她那些为人诟病的的言行,究竟是真性情,还是低情商,真挺难评。
笔者承认,艺人毕竟是有公众影响力的,一举一动都得有所顾虑。但去情绪化的假面艺人,也挺没意思的。
如果都是模版化的完美人设,漂亮的脸蛋、熟练的业务能力,滴水不露的说话艺术,那也很难激起观众粉丝更深层次的思考了。
大家看节目、追星,也不全然图个放松、图个乐呵,也追求情感共鸣什么的,
情绪化的背后一定是某种需求,没有被关注、不敢提起。那它其实是值得被挖掘的。
回避这些冲突,顶一时,不长久。
其实普通人也是如此,我想我们给“情绪稳定”这个概念赋予了太重的价值,要求自己几十年如一日不带情绪地去工作,其实是反人性的、不现实的。
有的时候我们高估了负面情绪的破坏力,觉得流露出来一点,影响别人、影响口碑、影响工作进度。
其实真可以探索一下,什么样的负面表达程度和方式,是危害较轻且能舒展自己的。
毕竟生活不易,人是需要偶尔发疯的。
来源:黄小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