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珊瑚海》组刚集结就陷入舆论漩涡:队长房琪在镜头前崩溃落泪,称队员连续三天失联;节目组放出三人聊天记录,将何泓姗、彭小苒塑造成“轧戏不敬业”的恶人。当观众正欲口诛笔伐时,何泓姗连夜甩出完整时间线——所谓“失联三日”根本是节目组PS的伪证。
浪姐舞台的聚光灯下,从来不缺反转剧情。当何泓姗在《乘风2025》一公舞台含泪离场时,节目组或许没料到这场精心设计的剧本会被当事人亲手撕碎。
《珊瑚海》组刚集结就陷入舆论漩涡:队长房琪在镜头前崩溃落泪,称队员连续三天失联;节目组放出三人聊天记录,将何泓姗、彭小苒塑造成“轧戏不敬业”的恶人。当观众正欲口诛笔伐时,何泓姗连夜甩出完整时间线——所谓“失联三日”根本是节目组PS的伪证。
真相浮出水面:2月已杀青的何泓姗根本无戏可拍,彭小苒更是推掉所有工作备战节目。那些标注着“剧组拍摄中”的聊天气泡,不过是节目组用剪辑软件拼接的产物。更讽刺的是,正片中何泓姗镜头总量不足房琪三分之一,却要背上“霸凌素人”的骂名。
从初舞台开始,节目组就给房琪铺就“天选之路”:明明唱跳实力平平,却能拿下5A评级;担任队长后更拥有专属故事线,连排练间隙的焦虑神情都有特写镜头。反观何泓姗与彭小苒,初舞台被剪成拼盘表演,正片里只剩“不配合”的负面标签。
当彭小苒提出《珊瑚海》加入rap的创新设想,这场专业探讨被剪辑成“职场新人对抗权威”的狗血戏码。房琪那句“做好被骂上热搜的准备”,配合节目组刻意保留的争执片段,成功将两位演员钉在“刺头”的耻辱柱上。而真相是:音乐总监赵兆曾明确表示可以二次讨论,所谓“争执”不过是正常创作磨合。
芒果台的剪辑刀法向来精准:将房琪三天内不同时段的焦虑表情拼成连续剧,却把何泓姗22次线上会议记录悉数删除;完整展现房琪“等待回复”的委屈,却剪掉了彭小苒高烧39度仍坚持排练的花絮。这种选择性叙事,让真人秀彻底沦为“恶剪游戏”。
更耐人寻味的是节目组的双标操作:陈德容划水忘词能保留“努力人设”,何泓姗全勤排练却成“消极怠工”;房琪被扒文案抄袭仍稳坐“才女”宝座,何泓姗手握《如懿传》《流金岁月》代表作却被称作“小透明”。当央视文艺力挺王蓉、网友自发整理何泓姗作品集,这场“强捧之耻”终于现出原形。
从王蓉遭陈德容排挤离场,到何泓姗背锅淘汰,浪姐第六季彻底暴露综艺工业的畸形生态:有话题度的“作精”能保送决赛,真正有实力的姐姐反成祭品。当节目组忙着给房琪P“美强惨”剧本,给陈德容剪“琼女郎回忆杀”时,早已忘记观众最初为何期待这档节目。
何泓姗的硬核反击撕开了行业遮羞布:当#浪姐剧本#登上热搜第一,当#请给演员基本尊重#话题阅读破亿,制作方该清醒了——观众早已厌倦“扯头花”的烂俗戏码,姐姐们真诚碰撞的火花,才是真正的“乘风破浪”。
这场闹剧终将载入内娱史册:不是因为它贡献了多精彩的舞台,而是让我们看清了真人秀镜头后的权力操盘。当何泓姗带着“方茴滤镜”转身离开时,带走的不仅是观众对公平竞赛的最后期待,更是对国产综艺信任体系的致命一击。
来源:完全化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