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调显示:近七成受访青年觉得乡村综艺让年轻人更关注乡村了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4-11 14:35 3

摘要:你是否沉迷过《种地吧》里少年们挥汗如雨的田间日常?是否向往过《山水间的家》里炊烟袅袅的慢生活?本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4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9.3%的受访青年觉得乡村综艺让年轻人更关注乡村了,68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欣宇 实习生 张馨月 梁子祺

你是否沉迷过《种地吧》里少年们挥汗如雨的田间日常?是否向往过《山水间的家》里炊烟袅袅的慢生活?本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4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9.3%的受访青年觉得乡村综艺让年轻人更关注乡村了,68.9%的受访青年表示看了乡村综艺后会去乡村体验一把种地的快乐,58.6%的受访青年期待未来的乡村综艺能让嘉宾体验原生态的乡村生活。

来自山东的王欣(化名)是《种地吧》节目的忠实观众,这一群体也被节目组亲切地称为“合伙人”。在看节目之余,王欣在社交平台上发现,有“合伙人”在看完节目后,喊着“绿进沙退”的口号,踏上了去西北沙漠种树的旅程;有“合伙人”看完节目后承包土地开农场,坚持了三年终于盈利。

受到他们的激励,王欣和同学去年暑假特地跑去北京京郊看收稻子,结果稻子收完了没赶上,只看到玉米田,还被牛粪味儿熏得够呛。“不过我们觉得也很开心!这就是真实的农村!”王欣说。

受乡村综艺的影响,来自河北的00后大学生安岳(化名)和她的家人喜欢在假期“农家乐”:在农村住几天,钓钓鱼、吃自种蔬菜、看养鸡……放慢节奏,在悠闲的时光里感受生活的纯粹。随着对乡村的深入了解,安岳也开始对一些种地的具体技术、竹条编筐等手艺活儿感兴趣了。

“我自己以前完全没在农村生活过,以为种地就是‘靠天吃饭’,结果看了节目才发现,原来要干那么多活儿!”来自北京的00后陈小怡(化名)发现,节目中当嘉宾种小麦的时候,有许多弹幕都在说“中国人种田基因觉醒”“我家祖上三代农民”,这让她感受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乡土情。

看完节目后,陈小怡打算以后在家里学着种点儿菜,也会计划一些乡村旅游,有机会的话,她还想去《种地吧》节目拍摄地看看嘉宾们种的麦田,或者帮助当地农民卖农产品。

调查中,69.3%的受访青年觉得乡村综艺让年轻人更关注乡村了。看了乡村综艺后,68.9%的受访青年表示假期会回乡村老家体验一把种地的快乐,61.5%的受访青年对乡村旅游产生兴趣,44.7%的受访青年会下单种子包,启动阳台种植计划,还有35.5%的受访青年会参与乡村创业就业项目,助力乡村发展。

王欣希望,未来的乡村综艺能多拍传统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比如晚上全村人坐在门口唠嗑,听着风声鸟鸣,抬头就能看见星星,。“这是我小时候在山东农村的记忆。现在新农村建设得像城市,虽然方便,但少了温情。”

“我觉得乡村综艺还是要给当地带来一些经济价值的。”来自福建的21岁青年杨馨仪觉得,现在乡村综艺的热播虽然会给当地带来了一波消费热,但并不长久,“应该给当地的农业发展赋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真正助推乡村振兴,而不是只走个过场。”

王欣也表示,现在已经有一些综艺像《希望的田野》会帮农民直播带货,《种地吧》第三季去了宁夏卖枸杞。“但可以更深入产业链。比如,如果能跟踪这些产品怎么进超市、改良包装,我觉得会比单纯‘卖货’更有意义。”王欣说。

“希望多拍普通农民的故事!”陈小怡回忆自己看过的乡村综艺,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藏医自愿收留孤儿传承手艺的故事,这种平凡又伟大的普通人的故事总能让她动容,“农民的故事更质朴,他们就想把手艺传下去,或者把地种好,过好眼前的日子。节目如果能帮他们推广滞销的农产品就更好了,观众肯定愿意支持。”

年轻人对乡村综艺还有哪些期待?数据显示,58.6%的受访青年期待未来的乡村综艺能让嘉宾体验原生态的乡村生活,54.3%的受访青年想看00后用“黑科技”赋能传统农业,52.9%的受访青年希望能请主播带货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其他还有:请非遗传承人将老手艺变成“潮玩”(40.9%)、搞个“AI村长”带领村民玩转数字经济(40.3%)、让青年成为乡村合伙人,在乡村发展多业态(26.8%)等。

“节目里有位农民说‘平平淡淡过好日子就行’,这种态度让我特别感动。”陈小怡觉得,现在城市里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人很多,但透过乡村综艺,农民教会大家“笨笨的努力也会有成果”,“像种地一样,该播种就播种,该除草就除草,时间到了自然有结果。这种踏实感是我们缺乏的”。

受访青年中,00后占13.3%,95后占29.1%,90后占40.3%,85后占17.3%。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4.4%,二线城市的占40.4%,三四线城市的占20.8%,县城或城镇的占3.2%,农村的占1.2%。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