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6:陈德容跟着吴宣仪“躺赢”了,叶童李晟输了比赛太可惜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4-12 06:09 3

摘要:躺赢的陈德容继续留在节目里,唱跳拉满的叶童李晟却被打散,气不过也没办法。

“她怎么还没淘汰?”

这是不少网友看完《浪姐6》最新一期后的第一反应。

有人看完握拳生气,有人看完苦笑摇头。

躺赢的陈德容继续留在节目里,唱跳拉满的叶童李晟却被打散,气不过也没办法。

这档综艺的残酷,从来不只是“比拼”,更像一场娱乐圈生存演练。比的,不只是实力,还有人气、记忆点,甚至是情绪价值。

而陈德容,正好踩在了这所有争议的风口浪尖。

三公舞台刚播完,热搜就刷了一片。

“吴宣仪vava双人舞惊艳”,“陈德容划水成功晋级”,还有“叶童组全员落败”。

争议最大的,还是吴宣仪组那一场《风月》。

舞台效果上,吴宣仪和vava配合默契、动作干净利落,气场也拉满。

灯光一打,两人像是从古风电影里走出来的侠女。

但一转镜头,镜头中间那个穿着戏曲服饰、用戏腔开嗓的人突然出现。

陈德容。

不仅风格割裂,动作也是脱节,像在跳秧歌。两人跳爵士,她唱戏腔;两人走位变换,她站在C位不动如山。整个画面,仿佛一幅“错位拼图”。

可就是这么一段不和谐的表演,赢了叶童组。

赢了,就意味着全员安全。

所以吴宣仪、vava晋级,陈德容也跟着躺赢。

就这场舞台表现,放在任何一期节目里,基本都是负面案例。

可偏偏节目组给了过关的结果,网友不买账也不奇怪。

“叶童组唱得那么好,最后却输了。”

一句话,带出了大家的心疼和不解。

叶童带领的组走的是纯唱路线。

没有复杂的走位,没有炫技的舞蹈,选的是一首抒情慢歌。

这种类型,其实在《浪姐》的舞台很吃亏。因为观众更喜欢热烈的快歌、炸场的舞蹈。

但唱功这件事,不分风格。

黄英的声音一开口,就把云南的空气都唱透了。

和声部分,三位姐姐互相衬托,音色叠加出的氛围像电影配乐。再加上舞台布景和情感表达,整场下来让人感动不已。

可最后的结果,是全员败北。

李晟和叶童两位姐姐,在这次合作之后就被迫分组。

尤其叶童,从一公就是队长,一直到三公都没赢过一场。

但叶童的发言,全程体面。

输了比赛,她说:“很开心能在这个年龄还和大家站在舞台上。”

没有抱怨,没有埋怨,只有笑容。

这种“清醒”,真不是谁都有。

而反观另一边的陈德容,却成了节目组舍不得淘汰的“流量点”。

讲真,陈德容不讨喜,大家早就看出来了。

从一公开始,她和王蓉因为练舞起争执,一度闹得沸沸扬扬。

练舞跟不上节奏,动作分不清楚左右,练习室里队友一句建议,她就觉得“被针对”。镜头前还各种抱怨,说什么“被排挤”“没人照顾她”。

可现实是,王蓉为了照顾她都把动作降了难度,其他姐姐也没有不帮她。

可陈德容呢?一句谢谢都没有。

节目播出后,全网骂她“情绪勒索”“玻璃心”。

更离谱的是,一公舞台唱跳最烂的她晋级了,而王蓉被淘汰。

这不就是现实版的“逆淘汰”?

不过陈德容确实也“懂流量”。

被骂之后,她录视频回应:“接受批评,会努力进步,也不认输。”

这一波,赚到不少同情分。

观众也不是没有心的,看到一个中年姐姐摊手低头说自己“零基础”“很努力”,那份酸楚多少还是打动了一些人。

但问题是,节目不是同情大会,是比拼实力的。

能屈能伸虽然是优点,但关键是得真的努力。光会说不行,真得上舞台拿实力说话。

而三公的舞台,陈德容依旧“混”过去了。说到底,节目组就是看中了她这一身“话题体质”。

哪怕被骂,流量还是来了。

细细数起来,陈德容这一路能“躺着晋级”,靠的其实不只是运气,还有对娱乐圈“潜规则”的精准把握。

第一,黑红也是红。

不管观众喜不喜欢,只要讨论热度高,就有留下的资本。她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美的,但绝对是话题最多的。她的名字常驻热搜,这就够了。

第二,姿态放低。

虽然舞台上被说“划水”,练舞时脾气也不小,但只要节目一播出,立马就会换上一副“我会改”的姿态。观众骂得再狠,也很难持续“讨厌”。

这种“能伸能屈”的操作,别人不一定能做出来。

第三,抱对大腿。

三公开始,陈德容加入了侯佩岑组。

这个组从一公开始就表现稳定,有团魂、有氛围,观众缘也好。侯佩岑带着邓萃雯、管乐这样的实力派,唱演都很拿手。

而陈德容在这个组里,不需要跳舞,只要表情到位、情绪稳定,基本就能安全过关。

这样的安排,对她来说简直量身定做。

不能说她精明,只能说,她很“懂生存”。

说起来也唏嘘。

当年的陈德容,是《梅花烙》里的白吟霜,是琼瑶亲选的女主,是“古早审美”的天花板。

那时的她,光靠美貌就能横扫一切,站在C位不动也会有人宠。

可现在的她,在节目里连个基础舞蹈都学不会,还得靠躺赢续命。

人设全崩,人气全无。

最尴尬的,还不是“划水”,而是她活在过去的高光里不愿清醒。

先导片打电话环节,别人都打给现实中的朋友,她却打给了“白吟霜”。

观众都愣了:现在谁还记得这个角色?

这种“回忆杀”的用法,其实已经跟当下的综艺节奏格格不入。

不是观众太苛刻,而是她太“出戏”。

过去的辉煌不等于现在的实力,观众要的是真实、努力、成长,不是沉溺旧梦的“公主病”。

时代早变了,美貌不再是敲门砖,观众更想看到的是一个强大、独立的女人,不是躲在童话里喊“我已经很努力了”的中年小姐姐。

节目播完,舞台收尾,但关于陈德容的争议还没结束。

有人同情她,说“中年女星不容易”;也有人看不下去,觉得她“消费情怀又不肯改变”。

可叶童、李晟、黄英这些姐姐,不靠人设、不卖惨,真正拿实力说话,却被打散、被淘汰。

这个节目,不只是娱乐,更像是缩小版的现实社会:

有人拼命努力,输在起跑线;有人靠人设躺赢,轻松晋级。

但终究,观众的眼睛是亮的。

哪怕节目组再怎么“捧”,真正能留下的,不是名字,而是共鸣。

下一场,《浪姐6》的舞台会不会还留着陈德容?

不知道。

但希望她记住一句话:能红一次是运气,能赢一次是机会。可如果不努力,就算站在舞台中央,也只是路人眼中的笑话。

来源:她时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