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6》最尬选人现场?陈德容三公成“万人嫌”!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4-19 07:56 3

摘要:从初舞台的划水争议,到三公选人环节的集体避让,姐姐们的微表情和观众弹幕的集体吐槽,撕开了这位“琼女郎”的尴尬处境。

2025年的《乘风破浪的姐姐6》开播以来,50岁的陈德容便成了话题中心。

但这一次,她的热度并非来自“琼女郎”的情怀滤镜,而是因为“被嫌弃”。

从初舞台的划水争议,到三公选人环节的集体避让,姐姐们的微表情和观众弹幕的集体吐槽,撕开了这位“琼女郎”的尴尬处境。

陈德容在《浪姐6》中的表现,堪称“职场反面教材”。排练划水、情绪化、拒绝配合,几乎踩中了所有团队协作的雷区。

1、高开低走

初舞台时,陈德容凭借经典歌曲《梅花三弄》获得5A评级,并当选队长,看似开局顺利。

然而,在队长选人环节,她仅收到两朵玫瑰,排名垫底,最终只能被动选择剩余成员王蓉和黄英。

一公舞台时,她因舞蹈零基础跟不上《免我蹉跎苦》的进度,却拒绝队友王蓉“先过整体动作再抠细节”的建议,甚至以“不被尊重”为由甩脸色,导致团队排练效率低下。

当王蓉指出她动作错误时,她直接呛声“要不你来当队长”,将矛盾公开化;表演失误后,又情绪化回应,抱怨队友“缺乏包容”,被网友调侃“公主病发作”。

一公舞台表现垫底,实力更强的王蓉被淘汰,而陈德容却因“话题度”被保送晋级,引发热议。

2、尴尬晋级

二公分组时,陈德容因一公表现不佳且与队友王蓉发生冲突,成为“烫手山芋”,五位队长集体沉默回避。

最终,吴宣仪组因规则限制被迫接纳她,吴宣仪当场表情失控的镜头被网友戏称为“职场被迫接盘实录”。

在训练阶段,吴宣仪频繁使用“姐姐已经很棒了”的“鼓励式”反馈,并调整舞台设计,将《本草纲目》改编为融合戏腔与说唱的版本,为陈德容安排站桩式表演段落以扬长避短。

正式演出中,陈德容的动作被形容为“提线木偶般僵硬”,忘词、节奏混乱等问题明显,节目组不得不频繁切换镜头以减少失误曝光。

她负责的戏腔段落被观众调侃为“站桩划水”,与吴宣仪、VAVA的唱跳形成割裂感,甚至有评论称其“仿佛置身另一时空”。

尽管团队最终击败叶童组获胜,但观众普遍认为胜利主要归功于吴宣仪和VAVA的出色表现,陈德容的“躺赢”引发观众对赛制公平性的质疑。

3、强塞入组

看完最新一期的《浪姐6》三公选人环节,明显姐姐们都不想要她,成了“万人嫌”。

吴宣仪看到陈德容没有选择她的队,狠狠的松了一口气,经过二公的折磨,她都要吓死了!

陈德容试图加入叶童队以求“舒适圈”,却遭叶童以“挑战唱跳”为由拒绝。

因为选人规则,无人选的陈德容,自动归到侯佩岑队,导致侯佩岑在镜头面前都表情管理失败了。

陈德容的杀伤力真大啊,邓萃雯最硬气,直接露出了嫌弃的表情,管乐这个小喇叭闭嘴了,安静了!

​三个人在车里支支吾吾半天,愣是一句完整的话没说出来,陈德容把他们小队干失声了!

侯佩岑勉强称“吉人天相,一定是最好的安排”来化解尴尬。

陈德容对此态度坦然,认为“侯佩岑与自己差不多”,不知道何来的自信,连娜姐都无言以对。

陈德容的问题不仅在于能力不足,更在于固化的性格与躺平的思维。

她始终以“老资历”自居,认为“演员不需要试戏”,甚至在节目中与角色“白吟霜”通电话,试图用30年前的角色光环博同情,活在“琼瑶女郎”里,却被观众吐槽“活在过去”。

面对批评,她习惯用眼泪和抱怨应对,回避自己的缺点,忽视自己的责任,拒绝走出舒适区。

二公时,吴宣仪努力鼓励她,她却一如既往的消极怠工,被网友调侃“努力的是吴宣仪,躺赢的是陈德容”。

初舞台、一公、二公后,陈德容已成“团队黑洞”,导致姐姐们唯恐避之不及,三公无人选她,全员拒收,“黑红”也是红。

反观叶童、邓萃雯等姐姐,以专业态度、敬业精神和高情商赢得尊重,形成鲜明对比。

王蓉、彭小苒等实力派早早淘汰,而划水的陈德容却稳坐晋级席,折射出《浪姐》“话题至上”的潜规则。

陈德容带来的争议,恰恰成了节目组的“流量密码”。

陈德容的“万人嫌”,本质上是固步自封的代价,当其他姐姐拼命突破自我时,她仍在用琼瑶剧的“哭戏逻辑”应对竞技舞台。

正如网友所言:“过气不可怕,可怕的是过气了还觉得自己是公主。”

美貌会褪色,情怀会消耗,唯有态度与实力能赢得尊重。

陈德容在《浪姐6》的表现,成为娱乐圈“倚老卖老”的反面教材。

或许,陈德容最该学会的,不是如何“乘风破浪”,而是如何放下身段,直面真实的自己,谦逊进取,团队至上,方能赢得舞台与人心。

否则,留给她的恐怕只剩下一句弹幕:“退赛吧,别折磨观众了!”

来源:昏鸦的啰哩啰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