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不能只靠争议博“出圈”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4-19 10:04 2

摘要:放眼近年来的综艺节目,“争议”堪称一个关键词。婚恋类综艺中,某嘉宾肆意发火,谎话连篇,表里不一,引发争议;表演竞技类综艺中,某嘉宾演出令人不适的情节片段,油腻感十足,引发争议;女团成长类综艺中,嘉宾排练、演出冲突不断,引发争议;旅行类节目中,某嘉宾缺乏基本礼貌

近日,某综艺节目尚未开始录制就登上了热搜,原因是某学员“diss”某导师,引发了广泛争议。

放眼近年来的综艺节目,“争议”堪称一个关键词。婚恋类综艺中,某嘉宾肆意发火,谎话连篇,表里不一,引发争议;表演竞技类综艺中,某嘉宾演出令人不适的情节片段,油腻感十足,引发争议;女团成长类综艺中,嘉宾排练、演出冲突不断,引发争议;旅行类节目中,某嘉宾缺乏基本礼貌,时常搬弄是非,引发争议……综艺节目到处是争议,令人不禁想问:综艺节目除了靠争议博“出圈”,就没有其他力气和手段了吗?

应该承认,网络给了人们发表观点、表达看法的便捷途径,见仁见智、百花齐放,是桩好事。当某一档综艺节目观看人数较多、关注度较高,就容易在一定范围内汇聚起诸多不同的乃至针锋相对的观点,这也很正常。谁的歌唱得最好、谁的戏演得最好之类的话题,本就没有标准答案,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也不失为一种探讨业务、促进提升的路径。综艺节目在这个意义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争议,应该予以理解,甚至不无益处。

然而,目前不少综艺节目的争议并不聚焦于“事”,而是大多围绕“人”。部分综艺节目的制作方、播出平台乃至参与嘉宾在流量、利益驱动之下,通过桥段设计、剪辑介入、小题大做等手段故意制造矛盾、强化争议,放大负面效应、撩拨受众情绪,以“黑红”吸引眼球,却置节目的价值立场、社会效应于不顾。为了一时获利而引逗受众心中的戾气,不仅目光短浅,而且很不道德,对综艺节目制作乃至文艺创作生态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对一档综艺节目来说,流量、话题度当然很重要,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非得没事找事才能获得关注。把观众、市场想象得如此不堪,恐怕暴露了创作者自身修养的局限。《国家宝藏》《快乐再出发》等正能量满满的综艺节目,通过抚慰大众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难道不值得学习借鉴吗?炮制争议过了度,很可能引发品牌透支、信用破产、市场失灵,实在是得不偿失。(夕 君)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