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13》首播被骂上热搜?这届观众真的怒了!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4-27 19:27 1

摘要:昨晚刚追完《奔跑吧13》首期,手机里的吐槽群就炸了——有人说“回忆杀拉满”,有人直接骂“无聊到抠脚”。一边是节目组精心设计的Y2K复古主题,一边是观众“这也叫跑男?”的灵魂质问,这档曾经火遍全国的国民综艺,怎么就混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状态?

昨晚刚追完《奔跑吧13》首期,手机里的吐槽群就炸了——有人说“回忆杀拉满”,有人直接骂“无聊到抠脚”。一边是节目组精心设计的Y2K复古主题,一边是观众“这也叫跑男?”的灵魂质问,这档曾经火遍全国的国民综艺,怎么就混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状态?

4月25日晚,《奔跑吧13》在浙江卫视首播,兄弟团带着李晨、郑恺、沙溢、周深等常驻,加上张韶涵、周传雄、蔡卓妍等飞行嘉宾,浩浩荡荡杀到武汉。

按理说,武汉的霓虹江景、中山公园的老记忆、Y2K风格的糖果色穿搭,这些元素随便拎一个都能成看点。

可实际播出后,观众却集体懵了:旋转木马上的“你比划我猜”、溜冰场里的“我爱记歌词”,这不就是把《王牌对王牌》的游戏搬到户外?更离谱的是,“大灌篮”被猜成“大扣篮”能过,歌词拼错但调对了也算对,游戏规则松得像过家家。

最让人尴尬的是嘉宾互动。

周深和孟子义猜周传雄的经典歌,一个唱错《黄昏》,一个直接打脸“这是《寂寞沙洲冷》”;李晨在猜词环节装傻充愣,观众直犯嘀咕“当我们是傻子吗?”。11位嘉宾挤在屏幕里,要么强行搞笑没笑点,要么互动生硬像完成任务,连周传雄这种“原唱”都被带得唱错自己的歌,这哪是“轻装上阵”,分明是“集体摆烂”。

想当年,《跑男》第一季开播时,邓超、李晨、陈赫的“兄弟情”,泥潭大战、指压板挑战的“真·奔跑”,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那时候的节目,游戏设计有巧思(比如“撕名牌”成全民模仿梗),嘉宾互动有火花(陈赫“天才”、郑恺“小猎豹”人设深入人心),户外竞技的“野”和“真”,才是它火的核心。

可这几年,《跑男》肉眼可见地“懒”了。老成员陆续退出,新嘉宾综艺感不足,游戏从“撕名牌”变成“你比划我猜”,场地从户外泥潭缩到室内演播厅。这季更绝,直接把“轻装上阵”写成海报标语——说是“轻装”,不如说是“偷懒”:策划懒得想新游戏,直接搬老梗;嘉宾懒得动,坐着录节目;连“跑”这个核心都丢了,只剩“凑人数”的人海战术。

网友的吐槽最扎心:“以前看跑男,笑到肚子痛;现在看跑男,脚趾抠出三室一厅。”“请这么多歌手,结果连人家的歌都记不住,这不是浪费资源吗?”“跑男不跑了,那还叫什么跑男?”这些声音背后,是观众对“情怀被消费”的愤怒——我们想看的不是“回忆杀”的空壳,而是当年那股“拼”的劲儿。

《奔跑吧》的困境,其实折射出整个综艺圈的尴尬:当“综N代”失去创新力,当流量嘉宾代替了“综艺感”,当“情怀牌”变成“敷衍借口”,观众只会用遥控器投票。看看隔壁《现在就出发2》,同样是户外综艺,老男人团的“穷游”反而玩出了新花样;再看《五哈》,“摆烂”是表象,“真实”才是内核。观众要的从来不是“大制作”“大阵容”,而是“走心”的内容。

回到《奔跑吧13》,首期的差评不是终点,反而是个提醒:IP再大,也经不住消耗;情怀再深,也需要新意。

与其搞“十一人混战”的热闹,不如精简阵容,找回“奔跑”的初心——让嘉宾跑起来,让游戏有挑战性,让互动有火花。毕竟,观众愿意为“回忆”买一次单,但不会为“敷衍”买第二次。

这届观众真的不挑,我们只是想看一档“认真”的综艺。

《奔跑吧》,该跑起来了!

来源:动刀不动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