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如今在流量为王的娱乐圈,“演技”二字似乎越来越像个模糊的概念。是靠眼药水滴出的眼泪算厉害,还是凭一个眼神就能戳中人心才算牛?今年春天,优酷《无限超越班3》就像一块扔进湖面的石头,激起了不小的浪花。当短剧顶流、草原网红、古偶小
老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如今在流量为王的娱乐圈,“演技”二字似乎越来越像个模糊的概念。是靠眼药水滴出的眼泪算厉害,还是凭一个眼神就能戳中人心才算牛?今年春天,优酷《无限超越班3》就像一块扔进湖面的石头,激起了不小的浪花。当短剧顶流、草原网红、古偶小生们扎堆站上这个舞台,当监制们的点评刀刀见血,观众们突然发现:原来关于“好演员”的讨论,从来都不只是台上那几分钟的事儿——到底什么样的表演能让人打心底里服?这些新人演员又凭啥让观众直呼“内娱有救了”
要说这节目里最有话题度的,非短剧“卷王”柯淳莫属。这位老兄之前在短剧组堪称“拼命三郎”,一天能拍62场戏,最高一天赚过2万块,妥妥的“短剧界劳模”。可到了《无限超越班3》,他的“程序化哭戏”被吴镇宇一句话怼上热搜:“你这眼泪比我家扫地机器人还规律!”全场哄笑背后,其实戳中了一个关键问题:表演到底该靠技巧还是走心?好在柯淳没认怂,为了演好盲人角色,他跑去特校跟视障学生同吃同住,把经典影片翻来覆去看了几十遍,甚至对着镜子练表情练到脸僵。网友们看着他在节目里越来越自然的哭戏,忍不住感慨:“短剧可能是他的起点,但内娱真需要这种肯下笨功夫的人。”
跟科班出身的柯淳不同,丁真的出现简直像一股“泥石流”。这个靠一双清澈眼睛火遍全网的草原少年,之前连正经拍戏都没试过,一上台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可偏偏是这股子“原生态”,让他在表演时自带说服力——演崩溃戏别人靠怒吼,他眨巴几下眼睛、喉头滚动两下,就让观众跟着揪心。当他用藏语即兴说出台词时,连见多识广的监制们都眼前一亮。有人调侃:“丁真这哪是演戏啊,分明是把草原的纯粹带进了镜头里。”从网红到演员,他走得磕磕绊绊,却让大家看到:原来表演不一定需要复杂的技巧,真诚有时候比啥都打动人。
如果说柯淳和丁真是节目的“两极”,那颜安就是中间的“六边形战士”。靠《九重紫》走红的他,明明能靠古偶甜宠吃老本,却偏要在节目里“自讨苦吃”:演哑女时,全程靠眼神和肢体传达情绪,一场无声哭戏看得郝蕾直夸“细腻到骨子里”;即兴考核时,前一秒还是温柔贵公子,下一秒眼神一暗就变成腹黑反派,看得观众起鸡皮疙瘩。网友们看着他的表现,忍不住脑补“逆袭爽文”剧本:“从流量小生到实力担当,颜安这是要开外挂啊!”
除了新人亮眼,监制团也贡献了不少名场面。刘涛化身“带戏神器”,一句台词就能把搭档拽进情境;吴镇宇毒舌不改,“建议去申报吉尼斯哭戏记录”成了弹幕梗;尔冬升则温柔扎心:“勇气可嘉,但在TVB你活不过一集。”这些金句看似犀利,却藏着对后辈的期待——原来好演员不仅需要天赋,更需要有人敢说实话。
节目播到最后,新人演员们的成长肉眼可见:柯淳的哭戏不再“流水线”,丁真能自然地跟对手戏演员互动,颜安更是解锁了更多角色可能。网友们看着他们从紧张到从容,突然发现:这不就是“养成系”的魅力吗?没有流量滤镜,只有真刀真枪的打磨,这种“笨拙的真诚”,反而比任何数据都动人。
《无限超越班3》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内娱的浮躁,也照见了希望。当柯淳在特校默默练习,当丁真为一句台词反复琢磨,当颜安主动跳出舒适圈,他们用行动证明:好演员从来不是靠流量堆出来的,而是靠一场场戏、一句句台词“磨”出来的。监制们的犀利点评,与其说是批评,不如说是对“匠人精神”的呼唤——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总需要有人慢下来,认真对待“表演”这件事。
其实观众心里都有杆秤:是程序化的套路,还是走心的演绎,大家看得明明白白。就像节目里说的:“表演没有捷径,只有真心换真心。”当越来越多的新人愿意放下流量包袱,沉下心打磨演技,内娱的春天或许才真正来了。下次再聊起“好演员”,希望我们想到的不再是数据和热搜,而是那些在镜头前闪闪发光的真实瞬间——毕竟,能打动人心的,永远是真诚的努力,而不是套路的堆砌。
来源:奚奚侃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