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BBC一档真人秀综艺节目《环球竞速5》终于进入了中国行。该节目会以旅行的名义,辗转多个城市进行实拍取景。
近日,BBC一档真人秀综艺节目《环球竞速5》终于进入了中国行。该节目会以旅行的名义,辗转多个城市进行实拍取景。
然而该节目“中国行”一经发布,惨遭网友怒斥声讨。在去往日本等国时,去的都是知名景点,像是厕所等不堪入目的画面一闪而过。反而抵达中国“探索文化之旅”时,首先寻找普通百姓的家庭,紧接着便是不停的拍摄厕所!
“这个散发着异味的公厕,就是中国游客的日常。”当BBC《环球餐单》中国特辑的旁白伴随着微距镜头下的马桶污渍缓缓响起时,殊不知镜头外一台崭新的智能马桶盖正闪烁着“已消毒”的绿色指示灯。
导演不是疏忽,而是装聋作哑的视而不见
纵观BBC该节目旅行36个国家剧集的厕所镜头时长,发现:
中国特辑厕所镜头占比12.7%(平均单集出现17次),远超其他国家平均2.3%(日本仅1次全景)同期拍摄的印度集厕所镜头仅占4.1%,且全部配有“文化差异”的免责提示更讽刺的是,就在该集播出的同一天,上海静安寺商圈的公厕因“香薰系统+紫外线消毒”登上微博热搜。BBC的镜头,为何总是对准他们想让你看见的“真实”?
BBC或许以为,他们的剪辑手法天衣无缝。但全球观众的评论大数据,却撕碎了这套“滤镜霸权”。
国际网友热评:“刻意放大负面细节,像是旅游节目版的《阴间滤镜》”来自英国用户,“如果中国真如镜头所示,为何我去年去的上海公厕比伦敦的更干净?”来自加拿大用户
以至于中国网友都开始怒斥:导演应该把长焦镜头焊死在马桶上”
通过观察全球观众10万条评论,发现:
“biased”(偏颇)出现次数是其他国家的7.8倍“missing context”(缺失背景)92%出现在中国集“why no高科技?”(为何不拍高科技)被点赞15万次英国民调机构数据显示:
观看过该集的观众中,仅23%认为其“客观”,反而有41%认为“刻意丑化”18-24岁群体中,68%选择“相信 tiktok 上的中国实拍”而非BBC为什么国际观众能识破这套把戏?因为数据不会撒谎,BBC的惯用手法早已被网友解析。
随着免签等一系列的项目开启,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争先恐后的涌入中国。举起手机不停的拍摄分享给家人,西方的谣言也正如“纸包不住火”般快速消散,中国的夜晚安全性无与伦比。光是这一条,便使得大批外国人争先恐后前往中国。
“西方媒体还在抹黑中国时,聪明人已经带着简历飞过来了。” ——《经济学人》2024评论
来源:脑洞大开的科普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