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翻车现场!拍中国专挑“缺点”,网友怒了:别拿偏见当节目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5-06 22:22 3

摘要:5月2日,在华拍摄的BBC真人秀《环球竞速5》开播,本以为终于有外国节目拍中国现状,没想到下一秒就被恶心到了。

万万没想到,都2025年了,还有节目靠抹黑中国博眼球!

5月2日,在华拍摄的BBC真人秀《环球竞速5》开播,本以为终于有外国节目拍中国现状,没想到下一秒就被恶心到了。

镜头刻意避开现代化设施,专挑老旧角落,还一直拍厕所特写。

网友怒了:从“阴间滤镜”到“厕所特写”,外媒对华刻板印象,还要上演到几时?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环球竞速》自2019年问世以来,就凭“穷游竞速”的噱头风靡欧美。

而第五季,节目组把主意打到了中国头上,还加了“文化探索”的标签。

参赛的5组选手全都被没收了手机,只能靠节目组提供的启动资金维持开销。

环球竞速

要想继续旅程,就得靠打工赚取盘缠。

一行人从北京怀柔长城出发,横跨上海、青岛、厦门、洛阳、曲阜、婺源等地,最后跑到印度坎尼亚库马里。

谁能率先抵达终点,谁就能收获2万英镑的奖金。

环球竞速

这设定一出,吸引了不少中国观众,大家也想看看老外在中国怎么玩“穷游”。

然而,节目播出后却让人大跌眼镜。

这哪里是什么文化探索,分明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丑化之旅”。

参赛选手

摄影师不知道从哪学来的“阴间滤镜”,愣是把阳光明媚的中国街道渲染得灰蒙蒙的。

那个低角度仰拍,就跟偷拍似的,看得人直犯膈应。

更绝的是,这帮人跟专门带了“丑角探测仪”似的,走到哪都能找到最破最脏的角落。

拍摄场景

繁华的商业街?不拍!古色古香的文化街区?不拍!

非得钻到个暗巷子里,对着发霉的墙根一通猛拍。

这种带着明显偏见的拍摄手法,让人不由得发问,录制的真的是文旅节目吗?

蹲厕大特写

在济南开往苏州的列车上,节目的刻意“创作”更是达到了新高度。

要说中国铁路这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可在他们眼中,偏偏对火车厕所情有独钟。

水槽

蹲厕被反复特写,水槽里的烟头成了重点“观察对象”,连勤勤恳恳拖地的乘务员都逃不过他们的“偷拍”镜头。

乘务员

一位参赛的英国华裔选手更是让人气愤。

作为华人后代,不会说中文倒也罢了,竟然还带着满满的刻板印象。

当她看到火车上形形色色的乘客时,冒出一句:“要是有人带着一群小鸡上车,我都不会觉得奇怪。”

参赛选手

住宿的时候更过分,在洛阳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豪华酒店和特色民宿可以说不计其数。

节目组却像是开启了“寻宝模式”,专门找来了一处破旧房屋。

简陋的住宿

两张上下铺,外加一张破旧的桌子,墙上的霉斑拍得格外清晰。

角落放着的那台老式缝纫机,也被镜头反复强调。

缝纫机

至于那些环境优美的住宿,要么一闪而过,要么干脆视而不见。

说到美食,那就更有意思了。中国八大菜系博大精深,光是一个淮扬菜就能拍上三天三夜。

菜市场

可在节目组的镜头里,农贸市场的羊头和蚕蛹才是“主角”。

蚕蛹

为了展示老外嫌弃的表情,还把他们啃鸡爪的画面反复播放。

吃鸡爪

在这场充满偏见的镜头背后,真实发生的故事却令人动容。

当外国选手拖着沉重的行李在山路上艰难前行时,遇到的中国人二话不说就帮忙扛起行李,陪着他们一起爬上山顶。

热心的中国人

迷路时,热心的路人不厌其烦地带路指引,有时甚至耽误自己的行程也要确保这些“老外”安全到达目的地。

广场舞大妈们更是热情,看到外国人经过,立马热络地招呼过来一起跳舞。

当地人

语言不通没关系,动作比划总会明白,那份纯粹的热情感染力超越了文化差异。

这些温暖的瞬间,本该是展现中国人民真实面貌的绝佳素材。

广场舞阿姨指路

可惜在节目最终呈现时,这些画面都变得异常短暂。

看到这一幕幕,中国网友立马反应过来,这不是旅行记录,而是在刻意抹黑中国。

网友评论

当他们带着放大镜专门去找缺点时,任何地方都能被挑出毛病。

网友们纷纷批评BBC是“假新闻工厂”。

还有一些网友担忧,这样的节目会让国际观众,对中国产生新的误解。

网友评论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在全球化时代,媒体的影响力超出想象。

BBC用如此扭曲的方式呈现一个国家时,势必会影响到不了解中国的观众。

网友担忧

他们可能会把节目中刻意营造的阴暗画面,当作中国的全部现实。

而说起BBC的涉华报道,这档旅行节目的偏见还真不是孤例。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近年来,BBC在中国议题上的“创作自由”可谓登峰造极。

尤其是在关于新疆的报道上,前有新疆棉,后又炒作新疆番茄。

扭曲中国抗疫成果

剪辑游戏换汤不换药,硬要给中国安上一个“强迫工人劳动”的名头。

对于疫情的报道更是精彩,所有新闻都被打上灰暗的滤镜,扭曲中国抗疫成果。

BBC拍摄

甚至把反恐演练的视频说成防疫执法,添油加醋说警方“用网蒙头拘捕民众”“暴力执法”。

但是到了2025年2月,风向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实际上是反恐演习

BBC突然播出《中国制造2025》纪录片,对中国各项科技成就一通猛夸:

无人机技术有多厉害,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多么了不起,光伏产业多么领先,Deepseek AI发展多么迅猛……这突如其来的“好感”,看得人直犯迷糊。

突然夸赞中国

直到有人扒出真相:原来是马斯克一声令下,关闭了USAID,砍掉了500多亿美元预算。

公开信息表明,USAID在30个不同国家,支持了707个新闻机构,BBC相关机构也在其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马斯克关闭了USAID,让BBC顿时失去了每年几千万美元的稿费来源。

因此疯狂夸中国,是为了倒逼美国把钱给到位。

BBC自称全球最受信任的新闻媒体

这一出“变脸秀”,把所谓“全球最受信任的新闻媒体”的真面目彻底暴露无遗。

回到这档旅行节目,与其说是记录穷游,不如说是在满足某些观众对“东方他者”的猎奇心。

节目截图

那些刻意营造的阴暗氛围,那些精心挑选的负面场景,无不透露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

对此,最理性的建议就是,BBC还是别拍这种节目了。

节目截图

与其浪费时间精力去编织一个虚假的中国形象,不如把精力用在恢复新闻专业主义上。

毕竟,真相不会因为你的扭曲而改变,只会让你的信誉扫地。

节目截图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也是一个警示,当遇到这种不怀好意的节目组时,要提高警惕。

他们可能会把您的善意帮助剪辑成另一番面目,把真诚的交流扭曲成刻意的表演。

节目截图

BBC这面“镜子”或许照出了一个扭曲的中国,但更照出了它自己的真实嘴脸。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的良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当一家媒体开始为了利益放弃职业操守,当它把真相当作可以买卖的商品,那它就已经失去了“新闻媒体”的资格。毕竟在这个日益互联的世界里,真相永远不会被刻意的扭曲所掩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中国青年网-2021-02-06——《“偏见广播公司”?BBC报道疫情假新闻死不承认,再次翻车》

YouTube观察者-2025-05-02——《BBC真人秀节目《环球竞速》最新季在国内录制,第一集》

来源:夜下话文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