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13》将在西安录制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4-16 00:06 2

摘要:2025年4月的古城西安,迎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狂欢。《奔跑吧》第十三季将镜头对准这座十三朝古都,以"古都寻韵"为主题,在永宁门箭楼的斑驳光影与大唐不夜城的霓虹闪烁间,上演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宴。

当千年古都邂逅奔跑热潮:《奔跑吧》西安站的文化突围

2025年4月的古城西安,迎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狂欢。《奔跑吧》第十三季将镜头对准这座十三朝古都,以"古都寻韵"为主题,在永宁门箭楼的斑驳光影与大唐不夜城的霓虹闪烁间,上演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宴。

一、历史场景的沉浸式重构

节目组将西安的地标建筑转化为天然摄影棚:嘉宾们身着唐制圆领袍衫,在600岁的明城墙上展开"丝绸之路商队竞速",驼铃阵阵中重现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在兵马俑博物馆的1号坑前,李晨手持青铜剑与"秦军将领"对弈,全息投影技术让陶俑阵列瞬间"复活";而在大雁塔北广场,AR技术将玄奘取经的故事投射在千年塔身,奔跑团成员化身"取经人",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中完成通关任务。

最具创意的当属"古今对话"环节。节目组在钟鼓楼广场搭建巨型时空隧道装置,当郑恺身着现代运动服穿越至唐代市集,与身着襦裙的NPC用陕西话讨价还价时,现场观众爆发出阵阵笑声。这种"打破次元壁"的设计,让厚重的历史变得触手可及。

二、文化基因的年轻化表达

在回民街的美食挑战中,节目组设计了"油泼面颠勺大赛"。白鹿以行云流水的动作完成"biangbiang面"的制作,周深则因辣椒面呛鼻引发全网表情包热潮。更具深意的是,节目组特别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在高家大院,范丞丞学习华阴老腔时的破音演唱登上热搜;在易俗社,沙溢与秦腔演员同台飙戏,将"生旦净末丑"的行当知识巧妙融入游戏。

节目中设置的"诗词密码"环节尤为亮眼。嘉宾们在碑林博物馆拓印《开成石经》,通过诗句接龙破解谜题。当张真源用rap改编《长恨歌》时,弹幕瞬间被"文化破圈"刷屏。这种将传统文化解构再创造的方式,成功吸引了Z世代的注意力。

三、文旅融合的创新样本

此次录制产生了显著的"综艺经济"效应。据西安市文旅局数据,节目录制期间,钟鼓楼周边酒店预订量激增200%,"跟着跑男游西安"话题抖音播放量突破3亿次。节目组与美团合作推出的"跑男套餐",带动回民街餐饮订单量环比上涨170%,郑恺光顾的肉夹馍店铺3小时售罄600份。

更值得关注的是文化传播的深度。在秦始皇陵地宫场景中,节目组运用3D Mapping技术还原铜车马出土现场,配合考古专家的专业讲解,让观众直观感受文物保护的科学价值。而在大唐芙蓉园的"夜游曲江"环节,节目组特别设置"文物修复体验区",通过VR技术让游客参与唐三彩的修复过程,这种"体验式传播"让历史教育从课堂走向了全民互动。

四、城市形象的多维呈现

节目中既有对历史的敬畏,也有对现代的致敬。在西安奥体中心,嘉宾们与全运会冠军展开"速度对决",将体育精神与城市活力完美结合;在航天基地,他们探访北斗卫星模型,通过"太空任务"展现西安的科技实力。当李晨站在永宁门瓮城,用无人机灯光秀拼出"西安欢迎你"的字样时,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达到了情感高潮。

此次《奔跑吧》西安站的录制,成功实现了"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的传播目标。通过综艺节目的独特视角,西安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个能触摸、可感知、有温度的文化生命体。正如节目组在收官采访中所说:"我们不是在拍景点,而是在拍一座城市的灵魂。"这种将娱乐性与文化性深度融合的尝试,为文旅综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范式。

来源:开心每一天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