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从口碑和热度方面看,微博评分8.5,全网热搜破千,从开播到收官始终领跑综艺市场。在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大侦探·拾光季》掀起了内容用户的讨论热潮,小红书总曝光数超18亿、抖音互动3425万,#大侦探的力量不止是一档综艺# #大侦探国综群像的唯一真
伴随着第十二案《好梦旅社》的播出,《大侦探·拾光季》在贡献了一个个全新故事之后,迎来本季的诚意收尾。
这档已经陪观众走过十年的综艺,全新一季依然拿出了超出预期的表现,从播出数据上,截止目前《大侦探·拾光季》登陆云合数据2025年全网综艺霸屏榜TOP1。
而从口碑和热度方面看,微博评分8.5,全网热搜破千,从开播到收官始终领跑综艺市场。在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大侦探·拾光季》掀起了内容用户的讨论热潮,小红书总曝光数超18亿、抖音互动3425万,#大侦探的力量不止是一档综艺# #大侦探国综群像的唯一真神##大侦探一群不扫兴的朋友##大侦探又一群像封神镜头# 等话题纷纷登陆微博热搜。
面对“感谢一起走过十年”的全网表白,就像大侦探家族成员们在本季开始时所说,这档节目正在成为成员与观众共同的“理想地”,并因此实现了对观众的超高粘性以及节目的“长青”属性。为什么《大侦探》能够做到这一点?伴随着“拾光季”收官,不如结合这一季节目的创新与坚守,共同看懂造就这片“理想地”的“内容理想主义”,而这或可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价值理想、作品理想与陪伴感理想。
价值理想为地基:现实主义的超现实表达
一直以来,《大侦探》系列凭借深刻的人文关怀与对现实的关照,始终实现着对“假粉”(节目粉丝昵称)深度的情感打通与共鸣,一个个名场面更曾让满屏“泪目”,也因此建立起与观众的深层共识与情感链接。这种价值导向层面的“理想主义”,是节目最重要的品牌认知,如今更通过“拾光季”的主题再度完成锚定与升级。
“拾”寓意着十年的陪伴,而“拾光”更可以理解为“拾起驱逐黑暗的光”,这束光不仅能照亮黑暗,还希望与每个观众共同直面现实、拥抱光明,构建与观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具体到这一季的内容,是现实关照更加贴近生活、涉及案例更有当下性,包括“大侦探合议庭”的普法讨论也在剖析法理之外,有更多入情入心的共鸣发言。
先说现实关照,本季多个故事都涉及到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问题。比如备受好评的高分案件《约定的木马岛》,讲述儿童虐待悲剧的同时,也探讨了童年创伤对人一生的深远影响;《流星来的那一夜》呼吁更加包容、健康的家庭教育模式,与普通观众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还有本季唯一的古装案件《尚宫传奇》,则借着宫廷的华丽外壳探讨 “女性如何打破性别枷锁”,展现了节目闪光的社会责任感。
再具体到案例,“拾光季”所关照的现实议题也更加多元,将独特视角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罪恶的审判》以“案中案”的设定揭开黑心制药、器官买卖、学术压榨等肮脏交易;《芒山笔记》以万里黄沙和神秘古村的背景,聚焦文物保护的初心;《甄家儿女》则通过原生家庭的创伤和神话式隐喻,探讨爱与救赎……
最终,这些议题与真实案例相关联,通过“大侦探合议庭”上与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们的深度探讨,实现面向观众最直观、现实的普法案例分析,形成以案析法、以案普法的“推理+普法”的综艺新形态。
“每桩罪案的背后,都有一公升的眼泪”,悬疑故事所具有的现实关照,是《大侦探》始终坚持的主题立意,节目更通过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立场,表达着属于节目的社会责任感。十年来,这种坚守在观众心中建立起了深厚的价值认同与情感羁绊,更结合特别的超现实表现方式,成为内娱综艺中独树一帜的内容符号,与始终相随的“假粉”们共同成长,双向奔赴,由此形成了《大侦探》这块“理想地”的地基。
作品理想为梁柱:“荒诞”外壳下的真实群像演绎
谈《大侦探》系列的“内容理想主义”,优秀的作品属性是绕不过去的一环,无论是一个个被观众戏称“癫本”、大胆的超现实设定,还是“甄氏家族”“老舅水”等出圈名梗,都成为观众印象深刻的观看记忆。如果说这种作品属性最早是靠着网感与玩梗让初代观众获得了新鲜感,那么当《大侦探》走到第十个年头,节目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作品气质与创作热情,并在故事题材和表现形式上进一步升级创新,观众获得的已然是一种基于内容共识的默契和期待。
这种期待落在两方面,首先是表现形式,即以“荒诞”“癫”感的故事外壳,带来新奇的观看体验,“拾光季”在这方面确实走得更远。
比如《疯狂的人生》就被观众评为颠覆性表达的范本。这一案是第九季《疯狂的土豆》的续作,前作讲述了发生在爱丽丝屯中的外星人故事,其诞生的名梗“老舅泡水”还以脑洞之大火爆出圈;而续作则更加“离谱”地加入了现代修仙玄幻元素,“老舅水”重出江湖更带动弹幕狂欢,超现实的“癫”感加上层层反转的故事,带来了极佳的观看体验。
其次,必须指出的是,让“荒诞”外壳包裹的故事获得现实层面的话题落地,以及真实情绪和价值的表达,离不开侦探团成员人均带梗、真实开麦的风格,这也是节目内容与嘉宾的双向赋能。
最近#大侦探又一群像封神镜头#再度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议话题,在第十一案《甄家儿女》中,何炅带大家玩起“躲猫猫”,魏大勋走过拐角回头只见空无一人、再转头却发现大家都在的一瞬间,被认为完美诠释了“初代群像”的魅力;而观众会为这种老成员之间互动而频频“泪目”,是基于对节目群像的深刻认同。
《大侦探》的群像一直以来有“内娱最难塌房的群像”之称,这基于真实感、包容性和内容附加值三方面因素。一是真实感,虽然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但嘉宾们敢说敢玩、抛梗接梗十分默契,十年历程中诞生的诸多细节,早已成为“假粉”心中随时可以倒背如流的“知识点”;二是包容性,节目没有绝对的固定人员设置,每个嘉宾都是侦探群像的有机组成部分,本季“老玩家+新鲜阵容”的设定下,魏哲鸣、孟子义、徐艺洋等新成员也能快速融入,成为节目群像的一部分,甚至在与老成员的碰撞中制造不少新的名场面,《大侦探》以极大的包容度,让每一位玩家不仅在团队中闪闪发光,在各自领域也始终熠熠生辉,在节目中团魂燃烧,离开节目又各自精彩,这或许就是群像的意义;第三则是内容附加值,即嘉宾所扮演的每一个角色在“大侦探宇宙”中也拥有专属群像,如“往日组”“黑金组”“疯人院组”等等,这种内涵丰富甚至跨越次元的综艺群像,在内娱综艺市场里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更以其独特的记忆点被誉为“国综群像唯一真神”。
这种群像与节目内容相辅相成、彼此成就,《大侦探》特有的内容气质与“侦味儿”气场,让嘉宾能够在这里展示真实一面以至自我“放飞”,甚至许多成员都能因为节目拉动个人口碑、获得发展,这在内娱是并不多见的。而节目看似“荒诞”的内容,在群像的真实感塑造中获得落地,并进一步与现实议题产生关联,成为搭建《大侦探》“内容理想主义”大厦的重要支撑。
陪伴感理想为顶:IP全场景下的价值激活
以价值共鸣为地基,以极佳的观看体验为梁柱,多年来《大侦探》已经搭建起了坚实的内容品牌和市场基本盘。而在此基础上,这个综艺IP还在不断激活更多场景,与观众建立更多元、更紧密的交互式陪伴体验。正如“拾光季”的另一重含义,是表达十年来被“拾起”、彼此照见的谢意,更是强调与观众的对话感,彼此共同成长、双向奔赴。
因此在节目播出之际,芒果TV还举办了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力图打破次元壁与观众真实相聚。其中,节目联动中国邮政开启的“大侦探拾光信箱”活动就相当走心,活动期间观众可以给“大侦探宇宙”里的任何一位成员写信,倾诉自己的想法、感受,以及对节目的建议;而侦探们也会在节目中认真阅读并分享观众的来信,打破时空限制地与观众直接交流。
线下,芒果TV举办了以“与光同行,侦心不改”为主题的《大侦探·十年》IP巡展,将第一至第九季节目的故事主题一一再现,进一步强化观众对IP的认知与情感羁绊;外星人与节目联名推出的新产品,也让人看到《大侦探》系列的更多商业化潜力。
《大侦探》系列IP走过十年,亦是芒果TV网综发展的十年,更是伴随观众见证新时代文娱行业变迁的十年。十年来,这档节目不但已成为芒果TV坚持打造高价值内容、引领综艺行业前行的经典案例,平台更以《大侦探》为起点,陆续推出《密室大逃脱》《森林进化论》《名侦探学院》《女子推理社》等迷综内容,构建起芒果的“迷综宇宙”,通过布局从线上到线下的完整产业链,始终把握时代情绪与潮流审美,持续验证着“大侦探模式”的内容价值,更引领着网综领域未来的内容更迭。
或许可以认为,观众对节目的反馈与喜爱,构成了这片“理想地”的最后一环,进一步丰富着这栋大厦的细节,更成为一片庇佑大厦的屋顶,通过丰富多元价值让这个IP走得更远、更稳,也更让人期待芒果TV与《大侦探》继续陪伴观众成长、创造更多美好回忆的下一个十年。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