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惊讶发现,黄圣依、杨子的纠缠竟然是注定的?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5-12 09:57 2

摘要:首先想感慨的是,她真漂亮,完全不像42岁,两个孩子的妈妈,在天生的面部折叠度面前,努力真的不值一提。

黄圣依带着妈妈上综艺了。《再见爱人4》的红利,的确被接住了。

首先想感慨的是,她真漂亮,完全不像42岁,两个孩子的妈妈,在天生的面部折叠度面前,努力真的不值一提。

她美美地带着妈妈去买母女装

以为离婚后她终于气场全开,仔细看,发现她好像有解不开的死结。

综艺目前只更新了第一期,算先导片,但五对嘉宾里,目前看起来,黄圣依和妈妈邓传理的氛围是最紧张的。

先导片里最集中的矛盾是,家里要不要请阿姨?

圣依觉得妈妈年纪大,一个人精力有限,请阿姨帮她做家务,妈妈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做自己喜欢的事。

妈妈坚决不请,因为家里没什么活,她就做做饭,喝喝酒,她不喜欢别人动她的东西。

其实这是很多家庭会面对的问题,老人不愿意承认身体机能老去,在做家务这件事上找到存在感。

“钱再多也不请阿姨”几乎是新一代中产家庭女主,和自己60后妈妈的基本矛盾。

但这件事,显然已经被拉扯足够久,且影响到生活的正常进行了。

比如,邓传理习惯吃过期的食物,保质期7天的食物,两个月了还不扔。

比如,之前有过自己拎水桶上下楼,扭腰了,做了半个月理疗,才恢复正常。

比如,邓传理坚持把有毒的染发剂放在冰箱,有一定食品安全风险。

……

但邓传理非常抗拒女儿的建议。

别的妈妈和女儿不和,可能吵几句嘴,但黄圣依妈妈是马上应激,进入战斗状态,“我必须要驳倒你”。

一个总是应激进入战斗状态的妈妈,就不是“请不请保姆”那么简单的问题了。

比“请不请保姆”更重要的,其实是,黄圣依作为女儿,在这个家庭,到底有多大话语权。

邓传理显然是非常固执的,一个很小的细节。

黄圣依给她盛饭,只有两小口。妈妈坚持把一小咪咪饭再拨回去,“我就不要那么多”。

其实这已经是一个“权力”的事了,而争夺权力的人,是非常紧绷的。

(为了避免黄圣依再提这个话题,妈妈甚至起身去拿书,佐证自己的观点)

热搜上了一个词条,#阿姨是黄圣依和妈妈之间的禁忌词#。

因为争执里,说到激动处,邓传理忍不住飙英文——“你到底想干什么?”(What do u want to do?)

认真、严肃、愤怒。


但我看着挺沉重的,这个镜头让我联想到,《再见爱人》里杨子那句:“如果黄圣依还在胡说八道,我们就别录了。”

黄圣依在视频里总是笑的,大家觉得是脾气好。我觉得里面包含着一种“无力”,类似“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消解。

不断在同样的困境里,让她累了。


黄圣依的出身,已经能被中国人背出来了吧。

父亲黄自强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曾任上海工业大学教授。母亲邓传理是《新民晚报》编辑,并出版过多本书籍。外公曾是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舅舅是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这是黄圣依“人生赢家”的背书,也是邓传理自己引以为豪的高自尊所在。

但故事的另一面是,父母花了太多心血,在自己的成长上。

黄圣依曾在访谈里提到童年时代,父母一直在美国。她从小到初中都一个人住,小时候奶奶和姥姥各带一段时间。

高中时代,大家普遍还进门等吃、饭来张口的年龄,她已经自己住一套房了。

父母在物质和资源上投入是足够了,但陪伴和情感支持是严重不足的,没有空间和心力关注女儿的感受。

说到底,父母成全自己,比成全孩子,要多得多。

包括在这档综艺里,邓传理明确表示,她每一天都沉浸在种菜、养花、做饭和写书法中。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特别享受那种独处的悠闲时光。

黄圣依的父母,都是过于自洽而独立,不太需要家庭羁绊,或者和孩子深度联结的人。


如果情感支撑不够,但给予足够的自主性,也可以。

但厉害的妈妈,也充满了控制欲。

圣依说妈妈年轻的时候,是很多人仰望的对象,但这样的风格,也带回了家里。

妈妈在黄圣依的演艺道路上明确投出过反对票,在她的婚姻上也是。

她明确表达了,孩子人生的决定权在我。

工作人员:圣依从小到大的决定都是你们做吗?

妈妈:大学以前都是。

工作人员:你做的决定她都喜欢吗?

妈妈: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工作人员:她接受吗?

妈妈:不接受也得接受,决定权在我。

大家都说,黄圣依很像《玫瑰的故事》里的玫瑰,但在亦舒的笔下,那个真正被爱过的女孩,离婚了回到家,得到的是什么?

父母起身拥抱,回来了就好,家里一切都还在为她而等待。

现实的黄圣依,回到家,妈妈直言不讳——

“是你非要搬回来和我们一起住,你回来后,垃圾都变多了。”

这也引发了黄圣依节目里的破防。


黄圣依和杨子的遇见和纠缠为什么是注定的?

因为杨子和妈妈非常一体两面,强势、应激、一定程度对她的漠视而不自知,代表一种她熟悉的环境,忍不住会靠近。

黄圣依在《再见爱人》里,对杨子最大的否定和不满,甚至并不是对方出轨,而是对方完全不参与孩子的生活。

杨子认为这样的家庭模式是正常的,因为“狗也能代替爸爸”。

杨子本身也是奶奶带大的,他和黄圣依的宿命婚姻,大概率也有情感模式的同病相怜,但不同的是,他转过了身彻底逃避。

黄圣依还想在自己儿子身上挽救,斩断这种代际传承的伤害。

无论如何,我理解了,黄圣依为什么能如此忍受杨子。

网友评价很可爱:一个人如果从云南到非洲,会觉得好热好热,热到受不了。但如果她从两广到非洲,其实也还好,非洲甚至没两广那么闷。

如果我是黄圣依,我会先远离这个环境。因为七十多岁的妈妈不会因为一个节目就改变的,那也是她完整的一生。

不要再一再确认自己的位置,一再强调给自己一些肯定,尽量尊重妈妈的意见,因为试图改变就是对抗。

把自己和孩子这个家照顾好,先让自己身心自由。

我们要承认,即便父母金光闪闪,在社会上非常成功,也不能完全佐证,他们就是理想的父母。

父母本身是人生岗位上一个需要修行的岗位,考验的是自己的觉知、忍耐和奉献,有没有爱别人的能力,甚至,有没有爱别人的欲望。

真正的爱不是物质堆砌的,甚至只有物质和地位堆砌的爱,已经是一种偷懒和逃避。

愿我们作为普通人,要有一种信念。

只要能“看见”这个孩子,在情感上真正“珍视”这个孩子,无关物质,我们也是可以“富养”好她的。

甚至会养得更好

来源:海心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