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实力形象都不差,可在初舞台失误,导致后续组队不顺利,和王珞丹死死绑在了一起。
“小燕子姐姐”谭薇在浪姐中的表现让人可惜。
她实力形象都不差,可在初舞台失误,导致后续组队不顺利,和王珞丹死死绑在了一起。
加上节目组的组队机制,谭薇甚至没能等来一场真正的唱跳舞台就面临淘汰。
一、初期困境:评分与选人环节的打击
初舞台评分垫底
谭薇在初舞台表演中因道具失控等意外失误,成为全场唯一获得3A评分的选手,而其他姐姐最低也有4A。
这一结果被指存在评委主观性过强的问题,尤其是对比王珞丹凭借弹唱表演轻松获得SuperA的案例,引发“双标争议”。
尽管她的表演整体完整且充满活力,但小失误直接导致评分最低,打击了她的信心。
也有观众说是因为造型的问题,或者是因为有这个等级,所以必须有人背锅。
我们能看到小燕子姐姐在初舞台的失误和不成熟,但也能看到她认真对待舞台,努力提升自己,一步步成长。
组队环节的尴尬遭遇
由于评分垫底且人气不足,谭薇在一公选人环节遭遇“零选择”的冷遇。
所有队长均未将黄玫瑰放入她的花瓶,导致她成为最后被分配的“备选”。
这一场景不仅暴露节目对人气和话题的过度依赖,也加剧了谭薇的自我怀疑。
二、逆袭与潜力展现:努力与机遇并存
王珞丹主动选择谭薇加入队伍,并给予信任,成为转折点。
谭薇在训练中付出超常努力:凌晨加练舞蹈、逐字纠正发音,最终小组在小考中斩获SuperA,公演舞台表现稳定且惊艳。
她的唱功、舞蹈控制力及舞台感染力均显著提升,甚至被评价为“女团范十足”。
谭薇凭借努力和舞台表现逐渐扭转观众印象,个人话题阅读量飙升。
尤其是她在候场时帮助服装师整理道具、带伤坚持练习等细节,强化了“逆袭黑马”的形象,被观众视为很具有成团潜力的姐姐之一。
三、淘汰争议:实力与赛制的错位
四公淘汰的意外性
尽管谭薇挺进四公,但最终仍遭淘汰,而实力或人气更弱的陈德容、房琪却晋级。
这一结果被质疑与节目组的“话题导向”有关:谭薇缺乏争议性流量,而陈德容等人因划水表现或负面讨论反而成为节目热度来源。
团队捆绑的局限性
谭薇所在的王珞丹组虽初期表现亮眼,但后续因成员协调问题,老成员淘汰,新生员加入导致舞台整体评价波动。
二公时同组刘禹彤被淘汰,谭薇虽个人喜爱度更高,但团队综合成绩可能影响其晋级机会。
人气与情怀的劣势
作为少儿频道主持人,谭薇的受众群体与《浪姐》观众重合度低,缺乏情怀加分项(如金龟子、月亮姐姐这种国民度高的)。
即便实力提升,仍难突破“小众标签”,在投票环节处于天然劣势。
谭薇的淘汰并非单纯实力问题,而是节目机制、观众偏好与个人机遇综合作用的结果:
初舞台低分直接影响后续资源分配与观众印象。
成团综艺中个人命运与团队表现深度绑定,谭薇未能进入持续强势的队伍,在队伍的选择上,谭薇还是太重感情,被情感绑架,放弃了对自己更好的选择。
节目更倾向于保留争议性选手以维持热度,而非纯粹的实力比拼,谭薇的成长剧本相比较其他人的争议剧本明显弱势,节目组捧着话题度高的选手。
无论淘汰与否,“小燕子姐姐”谭薇都会一直努力,期待未来。
来源:星灯如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