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对母女中,最接地气最能共情的是程潇母女俩,她们的相处模式,是多少中国母女的缩影。女儿喜欢报喜不报忧,母亲是“爱常觉亏欠”。有事都自己扛,不想成为彼此的负担。
《是女儿是妈妈》这个节目,让我看到了母女之间的关系,如此复杂,虽然都是爱,相处模式却有千万种。
四对母女中,最接地气最能共情的是程潇母女俩,她们的相处模式,是多少中国母女的缩影。女儿喜欢报喜不报忧,母亲是“爱常觉亏欠”。有事都自己扛,不想成为彼此的负担。
如果说李嘉格和妈妈是“连体婴”,那程潇和妈妈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少小离家的程潇,习惯了有事憋在心里不说。妈妈习惯了不去打扰女儿工作,只能在网上一遍一遍地搜索关于女儿的消息。
程潇母女俩虽然住在同小区里,相隔“一碗汤的距离”,平时却处在互不打扰对方生活的状态。明明是母女,相处起来却透着疏离感和边界感。就算呆在一个房间里,也是各玩各手机,空气中都弥漫着尴尬。
程妈妈一天的时间安排,早上起来点个外卖,看着手机视频吃饭,自己一个人散步,晚上炖着汤等女儿下班,把汤拿到楼下给女儿。
看着女儿带着汤逐渐远去的背影,想上前同行却不敢,为了女儿更好的未来,忍住了叫她再回头看一眼的那一声。
程妈妈是传说中的“懂事的老人,懂事的妈妈”,总觉得自己生病成了女儿的累赘,妈妈很愧疚,带着一种负罪感的爱。
给不了女儿什么了,如果女儿想飞得更高更远,是愿意把她推出去的,不必顾虑到妈妈。
给足了女儿生长的自由,可当女儿再次回到身边,已从小女孩变成了扛起整个家的大人,要强的女儿不愿对妈妈袒露自己的伤痛,妈妈是心疼女儿的,却无能为力。
做女儿程潇是合格的,母亲生病了,马上把妈妈接到上海,接受最好的治疗,只要妈妈说的,她都能做到,妈妈没说的,她也做得很好。
小小的年纪和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只是妈妈生病动手术只有她一个人不知道,离婚不跟她说,有怨言,有委屈,心里长了个结,从此对妈妈关上了心门,不愿再深层次交流。
两人都在彼此最重要的阶段缺席了,再相见就不知如何相处了。
程潇下意识拒绝妈妈的亲近,妈妈独自坐在院子外面荡秋千的孤独,想亲近,渴望爱,却不知如何向前一步的无措感,多少有点心疼和心酸。
程潇读妈妈写的信,读到“希望潇潇可以跟我干一架”时,忍不住泪崩了,妈妈希望女儿在她面前可以不用那么强,妈妈想要的是女儿像个小女孩一样,能在她面前撒娇,能对她发火生气,妈妈需要的是你被需要。谁说吵架不也是感情升温的一种呢?
程潇妈妈的爱有时是挺拧巴的,可能是觉得她的癌症,随时可能复发,想要弥补女儿十几年的陪伴,又怕陪伴太多,感情太深,自己离开女儿更伤心,所以想靠近又不想太靠近女儿吧!
程潇想要的:“希望通过这个节目可以创造一些属于我和妈妈的美好回忆,镜头会记录下来,到很久以后,我们还是能够有这段珍贵的影像。”
程妈妈说:“我何德何能,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女儿。”在爱面前,不必做理想的妈妈和理想的女儿,我们本应是最亲密的人,我们可以拥抱着说“我们互相麻烦一点好不好。”
《是女儿是妈妈》是个很好的综艺节目,不仅能让嘉宾们认清自己,改变自己,观众通过节目,也能诡探自己内心的痛楚。
来源:乔子娱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