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5》,终于打不动了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5-17 21:07 5

摘要:作为去年以“直播”再出圈的顶级音综,今年歌手团队明显想复制上一季的成功,首先是歌手人选越来越国际化。

时隔一年,《歌手2025》昨晚正式播出。

一出手便是收视顶流的待遇,不仅承包热搜、还直接“爆”了。

昨晚追直播的肯定都知道比赛结果了:

单依纯凭借《珠玉》夺冠、日语歌坛代表BENI首期便被淘汰;

其他人的排名如下:

这个排名引发了大量讨论:

有人质疑林志炫“倒数第二”评分太低了,威胁要将芒果卸载;

有人纳闷白举纲居然没被淘汰,这大白嗓直逼KTV水平;

有人热血站队、也有人冷笑嘲讽;夸也好、嘲也罢,总之有争议才有热度。

作为去年以“直播”再出圈的顶级音综,今年歌手团队明显想复制上一季的成功,首先是歌手人选越来越国际化。

不仅有美日混血的BENI、还有历史首位提名格莱美个人表演奖的黑人女歌手Mickey Guyton、更有00后的铁肺女王Grace Kinstler;

华语乐坛这边,则组成了“老中青三代”对打;

老将由三战《歌手》的林志炫出马、中流砥柱由陈楚生、Gai、白举纲担着、青年小将则由单依纯艳压;

说实话,首期看下来并没能复制去年那英迎战亚当·兰伯特的的戏剧性;

双方阵容也没有“打擂台”的紧迫感。

谁都没想到唯一一位以表情包而出圈的,居然是“60后”林志炫撞衫鹦鹉装。

先看被寄予厚望的外国歌手战队。

三位女歌手的技术不用质疑,都是能hold住大舞台的好嗓子。

三人也代表了三种不同音乐风格:BENI是姐感都市情歌,非常符合城市CBD、小资咖啡店的歌单选择;

Mickey Guyton改编了碧昂丝的《If I Were a Boy》,把一首展现女性力量的歌改成了更清新的乡村音乐版;《river》不用说,唱功的考验。

三首连续听下来,歌唱得确实精彩,却总感觉少点“预期之外”的东西。

现在国产音综可能已经形成某种思维定式:外国人=铁肺=高音。

虽然没两把刷子确实不会被请上《歌手》舞台,但几场表演也像熬得浓浓的鸡汤,虽然有营养,大夏天的也确实吃着有点腻。

都是开场低到下水道、结尾直接一嗓子飙车去天堂。记得多年前短视频就吐槽过这种炫技唱法。如今这招用在国人身上失灵,没想到又直接转移到外国人身上。

如果《歌手》想再复制去年亚当·兰伯特的同款热度,光找个会飙高音的可不行,得整点外国特产、请个“小品天后”回来。

毕竟连单依纯都知道用“lady gaga”扇子玩梗,节目组咋还这么不开窍总玩老套路呢?

接下来擂台交给华语歌手这边。

看这次的人选铺陈,芒果台肯定是费了心思的。

首先是年龄跨度大,最大的林志炫年60后、年纪最小的单依纯是00后,中间跨越了半个世纪。两人坐在一起吓得小单赶紧给老林让C位。

相比单依纯初登《歌手》舞台的战战兢兢,已经是“三朝元老”的林志炫反而想再挑战自己。这次他整了个新活,要用京剧的唱腔来唱戴荃的《悟空》。

这个舞台评价两极分化,有人觉得林志炫一把年纪仍不服老、勇气可嘉;

有人指责一把年纪还整花活,让人看不懂。

其实林志炫这次就想整把大的。毕竟他都快60了,再不服老,人都有唱不动的时候。

《歌手2025》之前,他已经参加了两次《歌手》节目。恐怕不止是观众、连他自己都质疑还能再唱啥?这次学京剧,是创新、也是无奈,他想最后抓住青春的尾巴。

林志炫作为全场年纪最大的老前辈,居然贡献了唯一一个“唱跳舞台”。每次看他在舞台上整新活,我都悬着一颗心这还能站起来吗?

三登《歌手》有林志炫的私心,他想再留下一个经典舞台;

但林志炫真的能三登《歌手》,也暴露华语乐坛的一大缺憾:咱是真的没人了。

和林志炫同辈的像巫启贤、游鸿明、邰正宵、黄品源等,这几年出来更像是吉祥物出来露个面。唯有老林,不惜“整花活”、把自己妆造成个“四不像”也想再唱下去。

可能真的是人越老、心反而越单纯吧。

所以他的《悟空》,不同于原唱戴荃的被压在十指山下的妖猴,更像是西天取经参破奥义的“斗战胜佛”。

此刻他不再为了赢下这场比赛、而是想证明这一辈子所走的音乐路,没有输。

老年组的林志炫已经是看破红尘、独孤求败,那么“中年组”的Gai和白举纲,还在执着一个江湖地位。

Gai的《炁》取自道家,代表道家典籍里的“气”。炁乃宇宙万物之本源,Gai选这首歌当首发曲意思很明显:哥们是来一雪前耻的!

7年前刚火那阵他也上了歌手,唱了一首就无故退场。这么多年Gai忍着一口气,就是为了再登舞台给爷们儿争光!

相比第一次上《歌手》的拘谨,Gai这几年火了、钱赚到了、人也明显更有底气了。甚至能当着镜头放狠话,说上这节目对他来说就是个通告;

但下一秒又直接泄气:没办法,他还是想证明自己。

7年前唱的是《沧海一声笑》、7年后用的是《投名状》、主题是“男儿志在四方、而我已经成王”。

论舞台气势这一块Gai从来手拿把掐,但放在《歌手》舞台上其实并未超过我的预期。

这套“老子富了、把当初看不起的压在脚底了、现在我称王老子全都不怕了skr~”的rap式叙事我们已经听得太多。

真想一雪前耻、打破观众的刻板印象,Gai可能得摘下墨镜、从心里脱掉嘻哈rap那层壳。

这样看拿白举纲跟Gai对比就更有意思了。

他俩分别是两个极端。一个是大器晚成、短短几年便大红大紫;

一个是早早出道、奋斗多年却始终不温不火。

对Gai来说名利是有了,但江湖地位还差点,所以他要再战沙场、一雪前耻;

对白举纲来说,出道N年还被节目组当场质问:想不想红?他的心态可能更接近崩溃前的破罐子破摔了。

他选的是《河流》,一首唱好了封神、唱坏了“会被骂神经”的歌。

可惜白举纲得到的评价是后者。《河流》前脚唱完,后脚“白举纲大白嗓”就上了热搜。

其实我个人挺喜欢这首歌的,那种破音边缘的嘶吼是情感的真实宣泄:混了这么多年还没混出名头,大浪淘沙自己是不是也会成为被拍在沙滩上的恐惧,喊妈妈因为这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一块。

但白举纲被嘲,与其说是水平不行,倒不如说是咖位不够。

就像常石磊提点单依纯的那句:你不拼命,凭啥站到这个舞台?

《歌手》在很多人心中它代表一种标准,能站到这个舞台,说明你本身就已经达标了。

而白举纲却总差着一口气。他懊悔自己这么多年错过了很多机会,可这句话落在观众眼里却是:你都上了那么多音综还没留下姓名,凭啥大家要在《歌手》听你的无奈?

大家对白举纲的反感,其实暴露了这届《歌手》的短板:没几个人能真的压得住场子。

即使节目组再宣传“直播”对歌手业务能力的考验;

但这至少得是个值得被考验的人。

虽然大家心底都隐隐期待着有人出丑,但那只限于大咖的“晚节不保”,而不是小咖的“又唱又跳”。

当然这不是《歌手》的问题,我相信这已经是节目组能凑齐的最强阵容。

只是莫名让人感叹:华语乐坛真的没人了。

老人只剩林志炫还在苦撑;

中青年们目前还无人能接上棒;

新人只剩根独苗一枝独秀。

在这种情况下,纠结“直播”、考验“唱功”都毫无意义,因为那个大家想听他唱歌的人,消失了...

《歌手2025》,你觉得还能打吗?

来源:汤圆的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