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 月 16 日晚,湖南卫视《歌手 2025》首期直播中,陈楚生怀抱吉他、身着水墨长衫登场,一曲改编版《将进酒》瞬间点燃全网。这首融合李白诗词与现代音乐的作品,不仅以抖音 #陈楚生将进酒# 话题播放量破 10 亿的热度登顶热搜,更被人民日报点赞 “文化自信该有
5 月 16 日晚,湖南卫视《歌手 2025》首期直播中,陈楚生怀抱吉他、身着水墨长衫登场,一曲改编版《将进酒》瞬间点燃全网。这首融合李白诗词与现代音乐的作品,不仅以抖音 #陈楚生将进酒# 话题播放量破 10 亿的热度登顶热搜,更被人民日报点赞 “文化自信该有的样子”,连高校教师都将其纳入教学案例,拆解 “传统诗词的现代表达”。
陈楚生的表演从吉他模仿古琴的空灵音色切入,通过特殊调弦技法复刻《酒狂》的丝竹裂帛声。LED 屏幕上,泼墨山水随旋律流转,唐装打击乐手击缶而歌,和声团队用阿卡贝拉吟唱 “君不见”,将舞台化作李白笔下 “烹羊宰牛且为乐” 的盛唐宴会。最令人叫绝的是结尾 “杯莫停” 的狂欢段落,他故意用略带醉意的沙哑声线重复这句,配合吉他即兴华彩,把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 的豪迈唱出了全新意境。
这种 “减法美学” 在乐评人眼中极具突破性。豆瓣网友 “晨露” 指出:“陈楚生消解了原诗的宏大叙事,转而突出友人欢聚的轻松感,更贴近李白‘尽欢’的本质”。而小红书音乐博主 “古典音乐研究所” 则从技术层面解析:“吉他的五声音阶宫调式起手,配合击勾弦技法,竟弹出了古琴‘泛音’的空灵质感,这在流行音乐中极为罕见”。
这场表演引发的文化共振远超音乐范畴。抖音上,# 陈楚生将进酒变装挑战 #衍生出独特的文化现象:00 后用 AI 生成 “李白电竞皮肤”,将《将进酒》歌词转化为游戏角色台词,相关视频播放量超 2 亿次。更令人惊叹的是,淘宝汉服搜索量激增 300%,商家推出的 “陈楚生同款侠客装” 首日销量破万件,评论区满是 “给孩子买的,希望沾染些诗意” 的留言。
在 B 站,清华大学声学系学生用频谱分析软件还原表演细节,发现 “吉他泛音与古琴音色的匹配度高达 87%”,相关科普视频播放量破千万。这种 “技术扒皮” 现象折射出年轻观众的审美进化:他们不再满足于明星光环,而是用数据工具解构表演真实性。
陈楚生的表演被赋予更深层的文化隐喻。2007 年快男冠军因 “罢演风波” 沉寂 17 年,从顶流跌落至酒吧驻唱,却在《歌手 2025》舞台上完成华丽转身。这种 “破茧” 叙事引发强烈共鸣,微博 #陈楚生将进酒封神# 话题阅读量破 3 亿,点赞量破百万的评论层出不穷:“他不是在唱歌,是在唱自己的人生”。
节目数据同样亮眼:该曲在 25-35 岁观众中引发强烈共鸣,弹幕刷屏 “这才是文化自信”。联排投票中,陈楚生以第二名的成绩成为夺冠热门,乐评人邹小樱直言:“他的声音像一把刻刀,能在三秒内凿开听众的情感屏障”。更戏剧性的是,他原本备选曲目是流量神曲《Kiss Kiss Kiss》,却因抽签调整毅然选择《将进酒》,这种 “反套路” 操作直接让质疑者打脸。
陈楚生的破圈本质是 “真诚叙事” 对 “数据游戏” 的胜利。当国际歌手格瑞斯・金斯勒的技术流表演在 B 站播放量达 1200 万却收藏量惨淡,陈楚生的《将进酒》却以 “音乐考古” 的方式唤醒文化记忆。正如他在后台采访中所说:“音乐不该被算法定义,我想证明传统文化也能酷出圈”。
这种坚持在商业层面同样得到验证:默娘文创推出的同款金属书签,在淘宝上线首日销量突破 3 万件;莆田文旅局联合非遗传承人开发的妈祖主题漆艺书签,因融入《将进酒》元素成为爆款。更值得关注的是产业链的延伸:天津妈祖文化园推出 AR 互动书签,扫描后可观看陈楚生《将进酒》舞台动画,这种 “文化 IP + 数字技术” 的模式正在重塑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链条。
陈楚生《将进酒》的破圈,本质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当李白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 与 Z 世代的 “拒绝标签” 产生精神共鸣,当百年诗词的韵律与直播间的 “数字香火” 形成文化共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音乐表演,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时代浪潮中守护精神家园的智慧。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共荣,或许正是文化传承最动人的模样 —— 它既保留着千年诗词的温度,又流淌着数字时代的活力,最终在全民参与中完成了一次华丽的文化转身。正如网友在豆瓣的评论:“陈楚生用一把吉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盛唐的任意门”。
来源:晨晨贝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