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没烦恼》:解压综艺,当然开心最重要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5-20 12:54 2

摘要:或许是因为近年来芒果TV身上关于竞技、情感类节目的标签更深入人心,冷眼看到这档节目释出定档消息时有点恍惚,虽然有早年间《我们都爱笑》《笑起来真好看》等节目的积累,但面对这一波新观众和新需求,芒果TV尚能战否?

Q2综艺上新,芒果tv的实验型喜剧综艺《哈哈没烦恼》,引起了冷眼的注意。

或许是因为近年来芒果TV身上关于竞技、情感类节目的标签更深入人心,冷眼看到这档节目释出定档消息时有点恍惚,虽然有早年间《我们都爱笑》《笑起来真好看》等节目的积累,但面对这一波新观众和新需求,芒果TV尚能战否?

关于这档节目,冷眼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奇

1.在市面上已经存在多档S级喜综的情况下,芒果TV要如何破局?

2.作为对“人”有较强依赖的品类,会有哪些喜剧人,特别是喜剧新人在节目中亮相?

带着这些疑问,冷眼点开了《哈哈没烦恼》。

解压喜剧,如何舒缓压力

这档节目之所以吸引冷眼,除了芒果TV的招牌之外,也与“实验型解压综艺”定位有关。作为市场上的首款功能性喜综,冷眼期待看到他们对“解压”二字是如何诠释的。

与想象中一开场就直入主题不同,《哈哈没烦恼》用一段10分钟左右的小片,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底层世界观”——节目组发现生活中很多人被说不清道不明的琐事包裹着,虽然谈不上心理疾患这么严重的程度,但长此以往也很让人困扰,所以制片人找到了大张伟,希望和他一起,为这些烦恼的人做点什么。

这个开头设计颇有巧思,作为一档全新的节目,而且是市面上首款功能喜综,观众对“为什么要看这档节目”的认知是模糊,因此需要开门见山地告诉观众“这档节目与你有关”

解决了“为什么要看”这个问题后,另一个核心问题是“看什么”,而这个问题又可以被细分为“人”与“内容”两个小点。

先来看“人”。

围绕着“帮烦恼的人做点什么”这个核心,大张伟联系自己的朋友们组成“没烦恼团”,他们的职业和专长各不相同,但有个共同特点:都很搞笑。“没烦恼团”在一处名为“哈哈城”的地方启动了盛大派对,邀请那些有烦恼的观众去体验一下无负担的快乐。

有别于其他喜综,《哈哈没烦恼》把选人这件事彻底简化为“大老师严选”,一方面大张伟在喜综赛道有丰富的经验,他知道观众需求的“笑”是什么样的;另一方面这些嘉宾与大老师之间或多或少有些原生关系,继而派生出丰富的芒果喜人群像。

大张伟是哈哈城城主,而同为北京人且资历深厚的演员蔡明,顺理成章被尊为“城主大姑”。姑侄组合自带北京人贫气属性,句句有梗;王勉再现“弹唱式”吐槽,开场舞谐音梗含量十足;哈哈曹加入漫才兄弟搞起了“神仙cosplay”,三位还秀了一把舞技;唱跳出身的伯远让人眼前一亮,演起机器人来像模像样;放话要成为喜剧天才的“后浪”黄誉博等等。

“大老师严选”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资深喜人,也有跨界勇闯喜综赛道的喜剧新人,形成了这群新老搭配得当,-怎么组合都好笑的欢乐群像。

再说“内容”。

从形式上来看,这是冷眼见过花样最多的喜综,第一期节目在100分钟的时长里上演了变装秀、歌舞秀、创意秀等多种表演,而且每段单独的表演时间都不是很长,大概在5分钟左右。

短意味着更密集和出其不意的笑点,像大张伟和王勉开场演出,两位哥哥身穿玩偶服蹦蹦跳跳,让人不禁嘴角上扬;蔡明老师时隔29年再度演绎机器人,穿着钢铁外骨骼认真唱跳却有冷幽默的感觉,这些都能有效带动观众的情绪。

当然提到喜综,也少不了竞技。只是《哈哈没烦恼》虽设有评选投票环节,但与排名无关。暂时落败的人会被“猎人”抓捕关入名为“巴比笼”的装置中。是的,在这档节目中观众甚至可以看到《全员加速中》的经典复现。“猎人”抓人时的区别对待——面对王勉毫不手软,看到沈梦辰面带迷之微笑,也为节目平添了别样笑点。

花样多内容杂,不意味着乱。相反,这是冷眼看过的,和大主题扣得最紧的喜综之一

“哈哈城”的诞生是要帮人们缓解烦恼,既然要缓解得先知道问题是什么,节目组通过街访调查收集问题,第一期节目的主题就是时下最热门的“AI取代人类论”。

包括开场歌舞在内,第一期节目中所有的表演,全围绕着“AI”产生的,沈梦辰的表演讨论了AI能否提供情感代偿的问题、哈哈曹的末位淘汰节目指向的则是AI出现产生的降本增效问题。

这些表演没有进入门槛,且通俗易懂。因为形式丰富多样,不止适合一个人打发碎片时间,也适合合家欢场景,没有观看年龄限制。

而最让冷眼惊喜的,是节目对“解压”的call back——把最后的时间留给现场观众,“哈哈团”随机抽取他们的烦恼,并给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就像大张伟说的,“我不觉得我们能帮大家解决这些问题,但至少可以缓解,让大家笑一会。”

总体来看,这是一个有自己的设计、有整体概念的节目——把生活具象化的压力掰开揉碎,还原又拆解,以此笑对那些生活的垃圾时间。

喜剧综艺,开心很重要

作为行业观察者的冷眼,每年高强度追综,偶尔也会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特别是这几年看喜综时,这种感觉尤为明显。《哈哈没烦恼》的出现却让冷眼有了种久违的“无负担”快乐。

竞技性喜综的爆发激活赛道,给了许多喜人被看到的机会,于整个行业而言是件好事。但从观众的角度来看,竞技性喜综的全面发展,让喜综赛道变得越来越重了

或许你也听过“军训式追综”的说法,节目长度动辄3个小时,而且单个表演内容时长也不短,加之涉及的专业概念变多,观众需要拿出整块时间,目不转睛地盯着节目。而《哈哈没烦恼》很聪明的是,它避其锋芒,选择了一条更轻盈的路。

开心是不应该被定义的,也没有高级与否之分的。如果用一句话就能让人笑出来,怎么不算是好的喜剧内容呢?

因为没有竞技,嘉宾们的表演状态更松弛,也不必去顾忌“这个梗是不是不够高级”。第一期节目中甚至有不少所谓的“烂梗”,比如谐音梗、一句话的梗等等,它们或许没有什么理论支撑,但就是好笑,是一种更接地气、更生活化的快乐。

“怎样才能和观众联网成功呢?”“一起high-five,low-five,(歪)wi-fi”、“人类最喜欢的是什么?是白蓝(摆烂)”,直白接地气的谐音梗让观众会心一笑,谁不喜欢“白蓝”呢?冷眼最喜欢则是AI发布会节目,大锁把头发梳成互联网精英模样,大喊“遥遥领先”。这就是典型的,没有什么道理可就是好笑的梗。

这也是《哈哈没烦恼》让人看起来无负担的原因:你不必去想“这个梗我没听懂是不是我太没文化了”“如果我因为这个梗笑了会不会太low”,毕竟能让人笑出来的梗就是好梗

除了无负担地开心以外,《哈哈没烦恼》也通过现场互动、与当下热门话题结合等方式去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

还是演员大锁的节目。因为给电动车充电,大锁科技准备在发布会展示的机器人没电无法上场,老板大发雷霆表示“如果机器人不上场你就滚蛋”,于是打工人宋木子假扮机器人上场开始展示全部。

这里蕴含了两重嘲讽:1.看起来高大上的AI机器人没什么大不了,不还是得和电动车共享充电器——对高科技祛魅;2.世界是个草台班子,有些看起来唬人的高科技可能只是打工人假扮的——打工人才是让一切运转的根本。

看了这个节目,好像AI带来的焦虑感也没那么重了。

哈哈没烦恼》中几乎所有节目都不过度上价值,这种点到即止的讽喻,反而让表演多了些值得回味的余韵。

当然就像前文所说,节目的核心是内容和人。

跳出竞技框架带来的另一个看点,是凶猛的新人。冷眼真的没想到,伯远有成为冷面笑匠的潜质,扮演机器人时,竟然拿捏住了“伪人感”。

这或许是因为,轻竞技使得观众不再站在审视者的角度去看节目、看新人,不再下意识地审判“ta配不配在这个舞台上”,新人能够放下心理包袱,不用再担心自己是不是拖队友后腿,反倒激发出意外之喜。

当嘉宾和观众都没有了竞技的压力,呈现出来的便是兼顾了开心与解忧的内容。

与其硬卷,不如另辟蹊径

从整体来看,当下综艺行业比拼的,更多是差异化的能力。以喜综为例,有些平台擅长码盘子,靠豪华阵容吸引观众;而有些平台则擅长故事线,以情动人,这是各家的护城河所在,而《哈哈没烦恼》同样是行业趋势具象体现。

说句有点矫情的话,冷眼觉得,这是一朵只有在芒果TV这片土壤上才能开出的花。它选择了最适合芒果tv发挥优势的切口,贡献了一档与众不同的喜综。

首先,芒果TV的优势,是它的洞察能力。无论是做情感综艺、还是代际节目,芒果TV的出发点不是“市场上别人都在做所以我们也要有”,而是确实洞察到了大众需求与痛点,并根据这种洞察去拆解做节目。

如前文所说,《哈哈没烦恼》的第一期就是围绕着AI的大主题,站在不同角色的角度来做拆解:既有AI与人之间的相互较量、也有老板和员工因位置不同而对AI产生不同看法、AI进入职场后滋生的人性角力等等。

哈哈曹组的表演,就是很典型的,对AI滋生人性之恶的嘲讽。

在这个故事AI没有以具体形象出现,却宛如利剑一样悬在员工头上,老板随手拨弄一下这柄利剑,小职员们的底线就要一再退让,换取一个继续留在公司的机会。那么真正对人类幸福生活造成影响的,是AI,还是利用AI去控制他人的人呢?

开场舞《AI没烦恼》,大老师和王勉在轻松的唱跳中,用谐音梗回答AI为何不能取代人类的问题,在笑声中抚平观众的焦虑。还有《AI诈骗》,它足够好笑,也很有现实意义,提醒观众警惕AI诈骗的千层套路,非常适合给家里老人反复播放学习。

芒果TV的另一个优势,是在游戏类节目方面的积累,特别是棚内游戏。

虽然有场地限制,但在经验丰富的操盘者手下,棚内游戏也能生出五花八门的变化。节目中,有着诸多经典重现,比如“猎人追逐战”。他们知道什么样的游戏能够调动起观众的热情,并保持场子的热度,不让情绪有down下来的时候。

而这种屏幕里的高昂情绪又可以带动屏幕外的观众,就像情景喜剧的罐头笑声一样,自诩笑点极高的冷眼,很多次都被节目中观众带动着,不自觉地笑出声。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与其他整个架构已经很完整的喜综不同。《哈哈没烦恼》片如其名,轻巧简单,这也让它有了时时刻刻“迭代”的优势

因为“哈哈团”的阵容不完全固定,可以随时加入新面孔,像一些在观众端有声量却没有被业内发现的潜力新人,有机会第一时间加入到节目中,比如后面的黄誉博、林墨等,这不就是观众所追求的“事事有回应”吗?

若把综艺市场比作一场盛宴,那么《哈哈没烦恼》就是那道简单有滋味的小菜,它没有那么多花巧与炫技,却满足了观众最核心的需求。

开心容易,开心不易。喜综赛道愈加拥挤,喜剧人宣告“库存不足”的当下,《哈哈没烦恼》选择大道至简的解法,于行业而言何尝不是一种破局思路呢?

来源:冷眼看电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