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地吧3》解锁开环生态:如何让品牌与生意“双丰收”?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5-20 22:11 2

摘要:“砸了这么多预算做综艺,除了那点儿曝光量,到底给品牌带来了多少增长?”品牌CEO的质疑一直在挑战CMO要预算的逻辑。如今,CEO看重的这个“增长”,不仅仅是短期品牌知晓度的增长,更是整体全域品牌力,以及短中长期生意的提升上。

文 | Sober

“砸了这么多预算做综艺,除了那点儿曝光量,到底给品牌带来了多少增长?”品牌CEO的质疑一直在挑战CMO要预算的逻辑。如今,CEO看重的这个“增长”,不仅仅是短期品牌知晓度的增长,更是整体全域品牌力,以及短中长期生意的提升上。

可见,面对品牌的新需求,传统综艺营销的瓶颈日益凸显:品牌露出的logo再大,观众转身就忘;精心设计的口播再巧妙,转化路径却像断了线的风筝。

近期,一场发布会上,爱奇艺提出的“开环生态” 战略,为行业带来了全新思路。

这不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圈地自萌”的闭环玩法,而是一场打破次元壁的营销革命。

想象一下:观众看《种地吧3》,不仅在爱奇艺看到,在社交媒体上也能刷到和被种草。而且,看的时候,下一秒还能在天猫买到“天然有机的草莓”,下单即送。——这一丝滑新鲜的体验背后,是内容IP的开环传播,以及与消费场景的多元融合。

在Morketing看来,这场变革的本质,就是把综艺营销从“品牌独白”变成“生态对话”。当内容流量能够像水银泻地般渗透到每个渠道,以及每个销售终端时,CEO们终将明白:“好的综艺营销,既能让品牌住进用户心里,也能让产品住进用户购物车里”。

那么,品牌到底如何把握“开环生态”的关键?以及如何用好“开环生态”?Morketing此文,将结合《种地吧3》的新综艺营销玩法,进行深度解析。

怎么理解“开环生态”?

“依托‘长+短’优质内容IP,我们与各领域强势媒体携手,基于IP规划独立内容矩阵,有了好内容,再让好内容在全域生态中生根发芽,实现真正的IP全域媒体协同共振。这正是当下新内容时代的IP开环生态。”正如爱奇艺高级副总裁吴刚在悦享会表示的那样,不同于互联网平台的闭环逻辑,开环生态强调内容IP与多元渠道的深度互动与协同。

Morketing通俗解释下,就像“追剧一样黏住用户”!

“你是不是也发现,现在追综艺不光在视频网站了?刷社交媒体也能看到高能片段和同款安利,周末还能去线下打卡——这就是‘开环生态’的威力。简单说,就是让一个内容像病毒一样扩散到所有平台,用户在哪都能‘刷到你’,品牌借好的内容,让消费者记住品牌,还能顺便卖掉货。”

为啥要“开环”?因为用户早就不“安分”了。

你试图想想自己的上网习惯。首先,用户时间碎成渣:地铁刷刷短视频、午休看看有趣的内容平台、睡前再逛逛淘宝…品牌想抓住用户,就得像“追对象”一样,在TA所有出现的地方刷存在感;其次,内容不能“一次性”:以前综艺播完就凉了,现在要让内容“自己长腿”,与以 “节目播出周期”为限,内容热度随播完迅速衰减,品牌仅能获得短期曝光不同,在开环生态中,品牌可以依托内容形态持续衍生,或是通过由内容引发的自来水传播,完成与用户情感的长效绑定与品牌价值生态化沉淀。

因此,爱奇艺基于内容IP,打造长视频(正片)+ 短视频(切片传播)+直播(即时转化)+ 线下(体验打卡)的立体渠道矩阵,在用户各个时间和场景中持续触达。以《种地吧3》这档综艺为例,在爱奇艺可以观看正片和精华切片,同时切片也在微博、抖音分发,直播带货同步搞,形成“屏上 —屏外——生活”的无缝衔接,用户从“围观”变成“参与”,热度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这次爱奇艺《种地吧3》和天猫的合作,堪称“开环生态”2025年的典型案例,种个地能种出生意增长。

在内容场与流量场层面:一条“无人机播种”短视频在抖音爆火2000万播放,评论区狂刷“科技种地好酷”,带动用户顺手点进天猫小程序“云种地”——短内容成为了品牌从公域流量向私域转化的连接器。

进一步到生意场:在上述过程中,用户从“围观”走向了“共创”。比如《种地吧3》与天猫联手打造的十大节气直播中,双方联合开发了一个名为“弹幕投票选品” 机制——用户通过弹幕投票决定下期直播主推产品,在“沙棘皂 vs 辣椒酱” 投票中,沙棘皂断层领先获胜,被用户肯定后,也在销量层面实现了“暴涨”。

社会价值层面:在青海囊谦县的芫根通过节目曝光后,天猫立即引入当地合作社入驻天猫农场,并通过爱奇艺物流合作伙伴实现 48 小时全国冷链配送,产品从种植到上架周期缩短60%,同时带动当地就业人数增长120 人。这种“内容IP撬动产业资源”的模式,也使品牌从单纯的 “营销投放” 升级为 “产业共建者”,社会价值反哺品牌形象。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开环不是简单把内容丢到不同平台,而是让每个动作环环相扣。

长视频(正片)立人设→短视频(切片)造爆点→直播即时转化→线下体验反哺线上。让用户的路径变成:从“哈哈哈”到“买买买”再到“晒晒晒”,一气呵成。

从品牌角度来讲,意味着什么:“好内容+全平台分发+用户共创=品牌躺赢”。一句话记住:“闭环是圈地自萌,开环是全网捞鱼”。

怎么用好开环生态?做好三件事

理解了开环生态,那么,品牌怎么用好开环生态?

品牌和综艺IP就像相亲对象,三观合才能长久。《种地吧3》就是个优质“对象”:真实、质朴、有科技感。品牌如何与综艺“相亲成功”?我们一起来看《种地吧3》中3个品牌的玩法。

首先,开环生态的核心就是全渠道“包围”用户,打通线上线下。

能实现“炸”的效果也在于传播和渠道的“全包围”,这也是开环的关键,基于开环生态完成全场景打通与联动,让“被记住”到“被喜爱”这件事更落地。具体来讲,线上:边看边买功能,节目里出现的产品一键下单;线下:主题门店还原节目场景,推出限定周边;社交:用户自发生产内容,形成二次传播。

拿乐事举例,没有选择传统的贴片广告或生硬口播,而是让《种地吧3》的成员成为“乐事春收体验官”,深入农场体验马铃薯种植、采收全过程。节目通过镜头展示乐事“春收马铃薯”的生长环境,如智能灌溉、土壤监测技术等,将品牌“新鲜品质”的核心卖点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叙事,完成了新品认知教育。

在“快而有力”的讲述完新品故事“被记住”之后,完成“被喜爱”并实现转化才是硬道理。也即,种出生意。

一方面,乐事联合爱奇艺发起 #春天的第一包薯片#微博话题,阅读量达2.6亿次,网友自发晒“沙棘味薯片创意吃法”,引发全民互动和网友创意吃法刷屏。与此同时,通过在视频页嵌入“边看边买”功能,让用户点击节目中出现的乐事薯片即可跳转天猫下单。如此一来,其销量自然会水涨船高。

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承接线上流量,乐事在线下也打造了多家IP主题门店,还原节目中沙棘林、芫根地等场景,用户可沉浸式体验“边看节目边吃同款薯片”的消费场景。活动期间,乐事线下主题门店总销量近400万,联名周边也同步兑换售罄。

第二,沉浸式体验升级,实景化营销,从“看到”到“摸到”

深入到开环生态中的内容层面,光让用户看还不够,最好得让他们“身临其境”,让用户“亲手摸到”品牌价值。

乐事的“春收薯片”系列:先让节目成员去马铃薯基地挖土豆,镜头里全是泥土芬芳;在零下29℃收沙棘,少年们冻得直哆嗦的实地体验画面比任何广告词都有说服力,并打出“土地馈赠的美味”slogan,实现情感共鸣。豆瓣热评说明一切:“以前看广告想快进,现在看种地居然想买同款农机?”、“乐事薯片突然有了‘土地的温度’,这钱花得心甘情愿”——这才是高级的营销,让用户觉得自己不是在消费,而是在为“认同感”投票。

效果炸了,视频里点薯片直接跳天猫,周销量暴发增长,并且在线下主题门店复刻节目场景,卖出400万包,联名周边秒光。用户买的哪是薯片?是“我和少年们吃同款”的仪式感!

,找对CP,讲好故事。

精准匹配IP调性,设计强关联内容。这其实也是品牌选择IP“相亲成功”的前提与基本条件。

怡颗莓直接选择把节目组拉进自家智能莓园,从洗手消毒到采摘分拣全程实拍。观众看到的不是广告,而是《舌尖上的中国》版“一颗莓果的诞生”。有观众看完特意去超市找同款:“要买节目里那个用物联网种的莓果!”

金龙鱼同样也不是简单贴个logo,而是全程跟着少年们种地用科技设备测土壤、控湿度。观众看着看着就记住了:“原来我吃的米饭是这么种出来的?”结果是:“品牌科技感认知暴涨,弹幕都在刷‘种地神器’”。

别把观众当“韭菜”,要当“追剧党”。本质上,这些品牌掌握了用好综艺营销的第一精髓,“设计强关联内容”。传统广告像“硬塞小纸条”(观众:快进!),而《种地吧3》的品牌合作像“追更连续剧”。在内容设计上,开环生态最大的优势在于,品牌可以在综艺IP生命周期中多元且持续注入跟价值观相符的好内容(如助农、环保、科技),而非一次性曝光。

结语

开环生态,核心三件事:1、选对土壤,合作调性契合的IP;2、把广告变故事:用户追综艺顺便“追”品牌;3、全渠道收割:从屏幕到货架,处处是购买入口。

就像种地:好IP是肥沃的土壤,好内容是优质的种子,全平台分发则自动灌溉系统、最终收获用户心智+销量双丰收。

来源:Morketing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