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综艺女嘉宾生存法则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5-22 00:01 3

摘要:国民综艺的女嘉宾选择背后,不仅体现了节目组的选角策略变化,也折射出国内综艺市场的整体转向。

《奔跑吧》的女 MC ,又挨骂了。

第十三季开播后,新晋常驻嘉宾孟子义在贡献热度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争议。

这样的争议似曾相识。

复盘历届女嘉宾,从 杨颖 、迪丽热巴到宋雨琦、白鹿,无一不曾陷入舆论漩涡。

国民综艺的女嘉宾选择背后,不仅体现了节目组的选角策略变化,也折射出国内综艺市场的整体转向。

《奔跑吧 13 》纷争不断。

先是官宣时海报给白鹿 P 图激起粉丝不满,又在首播后出现镜头分配争议,前阵子又因为新晋常驻嘉宾孟子义而引发热议。

从节目传播效果来看,孟子义确实为这档 “综 N 代”注入了新鲜的热度。

在前两期中因为玩游戏喊累、始终没能找到任务道具,以及在导演公布规则时补妆,被吐槽 “没有游戏精神”、“包袱过重”,“恶剪”相关讨论登上热搜。

除此之外 ,孟子义与另一位新常驻嘉宾 ——也就是大热 CP 的另一方李昀锐,合体与否的,也频频引发热议。

作为演员,国民综艺的曝光加持,对孟子义的热度来说无疑是好事。而对于节目来说,自带流量的孟子义,也证明了自身与节目相匹配的热度价值。

这种明星与综艺节目的双向赋能,也是当下综艺市场常见的策略。

只是,关于孟子义与节目定位契合度的讨论尤为突出。

在不少网友看来, “跑男”系列连名字都透露着浓浓体育竞技感,而孟子义的穿着、言行,都与节目的定位 有差异 。

客观来说,孟子义的综艺属性更适合慢综艺。

她的优势在于简单粗暴的幽默和时不时的金句输出。 “钝感力”的标签也已经深入人心。

“孟子义主要的优势是‘敢说’,走那种心直口快的笨蛋美女人设。”综艺 PD 攸攸认为,孟子义有综艺感,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综艺人设。

只是,这种笨蛋美女人设在以体力对抗和智力比拼为核心的跑男上,施展空间并不大。

相比较而言,初代跑男团的常驻女嘉宾 杨颖 ,在竞技环节表现出色且没有偶像包袱,打破了当时荧幕上女明星清一色的娇弱形象,赢得认可。

回望跑男九年,女 MC 标准历经了三次迭代:从“体能型”标杆、偶像化转型,再到流量为先。

无论 杨颖 的综艺形象是偶然还是精心设计,在彼时的综艺市场,她迅速确立了 “女汉子”与“游戏王”的鲜明人设,实现了商业价值的荧幕形象的双重升级。

这也反映出早期国民综艺对女 MC 的核心要求:能吃苦、敢拼搏、有体力,能够在男性主导的竞技环境中不被埋没。

在她因怀孕暂时退出时临时接替常驻位置的迪丽热巴,则是又一种新人设。

热巴被赋予的角色更加多元 ——既有与前者类似的美貌、活力、吃货属性与精致外表的反差,又通过与鹿晗的“陆地 CP ”开启了跑男系列情感线营销的新篇章,为节目带来巨大流量。

2017 年左右,正值国内综艺市场 CP 文化的初兴阶段。

当然, CP 体质还是建立在体能基础与竞技精神之上的。

事实上,一直到 2019 年第三代女 MC 宋雨琦的加入,强悍的游戏能力依然是跑男系列女 MC 的鲜明标签。

同时,宋雨琦身上的偶像特质也带来了新的看点,成为年轻观众的情感投射对象。

这也折射出节目组对原版节目模式的重新审视 —— 在保留核心竞技元素的同时,增加更多符合 Z 世代审美的年轻化表达。

只是,随着跑男整体收视群体的老龄化,宋雨琦主攻的年轻市场与节目核心观众群出现一定脱节。

直到 2022 年,顺应国内综艺市场的变化,演员白鹿作为新的常驻女嘉宾加盟跑男。

此时距离节目首播已过去八年,国内综艺市场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的现象级户外竞技综艺热度减退,观众对 “剧本化”后的游戏逐渐失去兴趣,转而更加看重嘉宾的真实反应与互动。

白鹿的网感、真性情、没包袱、大方互动,比起游戏表现而言,更受到观众的喜爱。随着竞技环节模式化、观众新鲜感降低,节目开始注重情感线与人物关系的开发。

其演员身份带来的角色滤镜、爆剧红利,也让观众在竞技强度降低的节目中找到了新的看点。

可以说,白鹿的走红与综艺市场整体转型密切相关。

与早期不同,现在国民综艺的女 MC 已经不再需要证明自己的强实力,而是需要展示足够的“个性魅力”与“网感”、“号召力”。

直到今年,孟子义的出现,标志着跑男系列女 MC 选择标准的又一次重大转向。

孟子义兼有 “黑红体质”与“大热 CP ”,与白鹿形成了区分度。在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转向下,反完美的孟子义为节目增添乐趣。

值得注意的是,在担任飞行嘉宾时,孟子义因为玩游戏不懂规则闹出笑话、唱歌跑调等制造笑料而成功出圈,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

但在成为常驻嘉宾后,她却因 “ 游戏摆烂 ” 、 “ 不听规则 ” 而 被质疑 。

正反好坏,皆有流量。

后续节目中的表现我们不得而知。但孟子义的出现无疑为国民综艺女 MC 的进化史增添了一笔新的注脚: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价值”或许比“竞技精神”更具市场吸引力。

纵观跑男11年发展历程,女 MC 的选择标准经历了从“体能导向”到“流量导向”再到“导向”的明显转变。

演变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内娱综艺生态整体转型的缩影。

一直以来,综艺市场对男艺人的偏好都很明显。全男阵容的综艺数量多,声量也更大。

“我个人感觉,一个是看综艺的受众还是女生多,本身男艺人会讨巧一点,感觉大家对男艺人的包容度也高一些”,综艺 PD 李喃分析道。

“还有一个就是女艺人相较于男艺人来说可能没那么放得开,就没有那么容易出效果。”

李喃觉得,在男女搭配的大型综艺节目上,不少女艺人会注意避嫌,但男艺人就比较无所谓。作为综艺制作者而言,自然会觉得男艺人效果更胜一筹。

这种倾斜背后,是内娱女 MC 的双重困境:女艺人既受“形象管理”束缚难以放开,又面临更高的舆论风险。

由此,自带综艺效果的女嘉宾更加稀缺。

“其实我感觉,选女嘉宾的标准主要是‘玩得起’、‘放得开’,当然也得看具体嘉宾搭配。”综艺 PD 李喃说。

在李喃看来,国内综艺市场缺少 “李泳知”这样的存在。

谈到综艺导演最爱的女嘉宾,攸攸认为是白鹿和热巴。 “白鹿性格有趣、大大方方的,热巴真实、不装,她们有流量有颜值,所以上综艺都会有效果,大家都很喜欢。”

除此之外,攸攸还提名了沈月和卢昱晓。

“沈月和卢昱晓都是走除了 vlog 风综艺路线的。沈月因为自己的 vlog 有了一档综艺节目,卢昱晓最近在小红书上更新的 vlog 也小小出圈。”

在攸攸看来,沈月和卢昱晓虽然没有真正的大爆剧作品,但在综艺圈层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李喃则提到了金靖和宋雨琦。 “ 金靖综艺感很强,有梗又能放得开,有点像中国版的李泳知。宋雨琦也很合适跑男,当时想到用她上跑男的简直是天才。 ”

相较而言,虞书欣、赵露思也是综艺节目组会重点考虑的对象。

“但她们的观众接受度其实并没有那么高。除开粉丝以外的路人缘其实有时候也蛮重要的。”李喃说。

李喃觉得,国内综艺市场目前仍存在很大缺口。 “本来像杨迪这样的纯综艺人就很少,女 MC 就更难了,只能找演员、歌手来填补空缺。”

而女演员、女歌手即使愿意挤出档期上综艺,还是需要维持自己原本的人设。

“她们对综艺人设的接受度没那么高,我们也没办法大变她们的人设,所以用她们其实也蛮难的。”

找到下一个白鹿、热巴之前,节目组不得不反复 “薅”同一批女艺人。

换个角度来看,或许真正的解题思路,并不是要去寻找完美的综艺女嘉宾,而是创造能让她们野蛮生长的土壤。

来源:娱乐综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