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依纯蝉联《歌手2025》两期冠军,林志炫爆冷出局:一场“新老对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5-24 10:01 1

摘要:2025年5月23日晚,《歌手2025》第二期竞演排名揭晓,00后歌手单依纯以一首《漂洋过海来看你》再度问鼎冠军,成为节目史上首位连续两期夺冠的“黑马”。而另一边,首季亚军、华语乐坛“唱将”林志炫却因综合两场分数垫底,遗憾淘汰。这场“新老对决”的意外结局,不仅

2025年5月23日晚,《歌手2025》第二期竞演排名揭晓,00后歌手单依纯以一首《漂洋过海来看你》再度问鼎冠军,成为节目史上首位连续两期夺冠的“黑马”。而另一边,首季亚军、华语乐坛“唱将”林志炫却因综合两场分数垫底,遗憾淘汰。这场“新老对决”的意外结局,不仅颠覆了观众预期,更引发了关于“音乐审美代际差异”的广泛讨论。

一、单依纯:00后“天籁之音”的统治力

自首期以原创作品《珠玉》夺冠后,单依纯在第二期中延续了其“空灵唱腔”与“情感穿透力”的优势。她演唱的《漂洋过海来看你》被乐评人评价为“用最纯净的嗓音诠释最复杂的思念”,高音区如丝绸般顺滑,低音区则似细雨入心。

这位2001年出生的浙江女孩,早已在乐坛崭露头角:2020年,她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浙江音乐学院,同年斩获《中国好声音2020》年度总冠军;2021年,她为张艺谋电影《一秒钟》献唱推广曲《给电影人的情书》,并入围第二届澳涞坞国际电视节金萱奖最佳歌曲。此次在《歌手2025》的舞台上,她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并非“流量偶像”,而是真正具备“冠军相”的实力派。

二、林志炫:爆冷出局的“文化实验者”

与单依纯的“一路高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林志炫的“意外折戟”。首期竞演中,他以一首改编自戴荃《悟空》的歌曲惊艳全场,不仅融入京剧老生戏腔,还以夸张妆造进行戏剧化呈现,试图“用传统京剧与流行音乐结合,让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化”。然而,这种颠覆性的改编却引发了观众两极评价:有人赞其“极具爆发力”,也有人批其“用力过猛”。

第二期中,林志炫回归“舒适区”,选择演唱张学友的经典曲目《秋意浓》。他以无痕衔接的真假音转换和深沉的旋律,将离别的感伤演绎得淋漓尽致。然而,尽管表演“正常且稳定”,他仍因首期分数过低,综合两场成绩垫底淘汰。赛后,林志炫在社交平台发文:“音乐无输赢,只有热爱。感谢节目组,感谢所有支持我的朋友。”其风度与格局,赢得了一片赞誉。

三、争议背后:音乐审美代际差异的凸显

林志炫的淘汰,暴露了音乐综艺中“新老歌手”的审美冲突。年轻观众更倾向于单依纯的“情感共鸣”与“技术纯粹性”,而资深乐迷则可能更欣赏林志炫的“文化实验”与“艺术突破”。这种差异在节目评分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首期竞演中,林志炫的《悟空》虽获专业乐评人认可,却因“选曲小众”仅排第七;而单依纯的《珠玉》则凭借“大众共鸣”稳居榜首。

此外,节目赛制也加剧了这种冲突。《歌手2025》采用“8进7”的残酷淘汰制,综合两场分数决定去留。这种赛制下,首期表现不佳的歌手即便次期“逆袭”,也难以弥补分数差距。林志炫的淘汰,正是这一赛制的“牺牲品”。

四、行业启示:流量与实力的博弈

单依纯的夺冠与林志炫的淘汰,为音乐综艺行业提供了双重启示:

2. 年轻歌手的崛起:00后歌手正逐渐成为乐坛主力军。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更懂得如何与年轻观众建立情感连接。

3. 文化实验的风险: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歌手的“文化实验”需谨慎。林志炫的《悟空》虽具艺术价值,却因“偏离大众审美”而失分。

4. 赛制设计的公平性:如何平衡“竞技性”与“艺术性”,是音乐综艺赛制设计的关键。过于残酷的淘汰制,可能导致“实力派”因偶然因素出局。

结语:音乐无输赢,热爱即永恒

单依纯的夺冠,是00后歌手的胜利,也是“纯粹音乐”的胜利;林志炫的淘汰,是“文化实验者”的遗憾,却也是“艺术探索者”的勋章。正如林志炫所说:“音乐无输赢,只有热爱。”在这场“新老对决”中,没有真正的失败者——单依纯用实力证明了年轻歌手的潜力,林志炫则用风度诠释了老将的格局。

《歌手2025》的舞台,永远属于那些对音乐怀有赤诚之心的人。而观众,也将继续见证这场关于“实力与流量”“传统与创新”的永恒博弈。

来源:莲姐说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