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历届回顾:最精彩已成为过去,如今只剩流量?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5-24 17:56 2

摘要:在刚刚过去的周末,音乐综艺《歌手 2025》第二期竞演结果引发轩然大波。59 岁的资深歌手林志炫,这位曾在《我是歌手》舞台上缔造辉煌的实力唱将,在本季节目中却遭遇滑铁卢,两场综合排名垫底,最终遗憾出局。消息一出,迅速登上热搜榜首,网友们纷纷为其鸣不平,“节目组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音乐综艺《歌手 2025》第二期竞演结果引发轩然大波。59 岁的资深歌手林志炫,这位曾在《我是歌手》舞台上缔造辉煌的实力唱将,在本季节目中却遭遇滑铁卢,两场综合排名垫底,最终遗憾出局。消息一出,迅速登上热搜榜首,网友们纷纷为其鸣不平,“节目组做局”“时代抛弃老艺术家” 等言论甚嚣尘上。

林志炫的音乐之路堪称传奇。从优客李林时期首张专辑《认错》狂卖百万,到单飞后推出《散了吧》《蒙娜丽莎的眼泪》《单身情歌》等经典之作,他用独特的嗓音和对音乐的极致追求,在华语乐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3 年,他以补位歌手身份参加《我是歌手》第一季,凭借《没离开过》《烟花易冷》等演绎惊艳全场,斩获亚军;2017 年再度回归,以 “逆战歌手” 身份展现音乐多样性。此次为了参加《歌手 2025》,他更是直接留出 4 个月档期,足见其对节目的重视与对音乐的热爱。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

首场他改编《悟空》融入京剧老生唱腔,创意十足,却被部分年轻观众嘲 “用力过猛”;次场回归舒适区演唱《秋意浓》,又被批 “缺乏新意”。节目组数据显示,他的表演在 25 岁以上观众中好评率达 78%,但 18 - 24 岁群体仅 29%。这种年龄层的巨大差异,也揭示了当下音乐综艺受众喜好的撕裂。

回顾《歌手》历届比赛,每一季都有其精彩之处。第一季羽泉凭借超高默契与经典作品摘得桂冠,开启了《歌手》的辉煌篇章;第二季韩磊凭借 “帝王之声”,用《鸿雁》《向天再借五百年》等金曲串烧带来震撼视听盛宴;第三季韩红以高亢霸气的嗓音,用《天亮了》《天路》等歌曲征服观众;第四季李玟展现流行天后魅力,以《月光爱人》等作品夺冠;

第五季林忆莲用稳定发挥和感染力赢得认可;第六季 “结石姐” Jessie J 凭借完美音色和超强唱功创造三连冠记录并夺冠;第七季刘欢展现 “殿堂级” 实力,带来多首风格迥异的佳作;第八季华晨宇以独特嗓音和舞台魅力收获 “歌王” 称号。若论最精彩一届,恐怕难有定论,毕竟每一季都在音乐风格、演唱技巧等方面为观众带来全新体验。但不可否认,早期几季凭借新颖的赛制、实力强劲的歌手阵容,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将《歌手》这一 IP 推向了巅峰。

《歌手 2025》本季收视率看似可观,然而口碑却呈现两极分化态势。表面上,节目热度居高不下,话题不断,但深入探究,不难发现诸多问题。在当下短视频时代,“8 秒注意力” 成为观众常态。像 00 后单依纯在节目中凭借《珠玉》里 14 秒哨音和每秒 3.2 次镜头切换的舞台特效,成功收割 76% 的年轻票仓。而林志炫精细雕琢的《悟空》改编,却因不符合年轻观众 “感官快餐” 式的审美需求而遇冷。此外,节目 “两场定生死 + 揭榜替换” 机制,本质上更像是流量博弈的数学游戏。林志炫仅因 0.3% 的票差垫底,踢馆成功的马嘉祺却凭借粉丝控评和电子乐改编迅速吸睛,这种机制无疑放大了 “数据决定生死” 的弊端,也让网友对淘汰机制的公平性产生质疑。

将目光放至整个内地综艺市场,近些年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部分老牌综艺凭借成熟的制作模式和稳定的受众群体,持续占据市场头部位置,如《奔跑吧》《快乐大本营》等,它们在娱乐大众、传播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综艺创新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猫眼网播热度综艺前十,老牌节目长期占据七到八席,有的甚至已经播到了第十二季。各平台对头部综艺过度的资源倾斜,在维持竞争态势的同时,严重阻碍了新节目研发与迭代升级。以《无限超越班》为例,尽管上一季口碑评分仅 3.5 分,第二季却依旧在制作、营销上持续加码,然而节目内容却并未得到实质性提升,口碑依旧不佳。

在音乐综艺领域,问题尤为突出。当下音综改编曲目中 70% 源自短视频热榜,艺术价值让位给传播效率。《天赐的声音 6》等节目靠改编《跳楼机》等短视频神曲收割流量,被讽 “五星大厨做辣条”。音综正逐渐从音乐品鉴会降格为数据搬运工,真正用心创作、有深度的音乐作品难以得到展示平台,这也导致华语乐坛新作品匮乏,好歌曲难觅踪迹。

内地综艺若想突破当下困局,创新势在必行。在赛制上,应摒弃单纯以流量为导向的设计,建立更科学、公平的评价体系,让真正有实力、有创意的歌手和节目脱颖而出。在内容创作上,要回归艺术本身,挖掘更多优质音乐作品,鼓励原创,而非过度依赖短视频热曲。同时,平台应给予新节目、新模式更多成长空间,打破老牌综艺的垄断局面,营造良性竞争环境。

总之,从林志炫在《歌手 2025》的淘汰,到内地综艺的创新困局,再到华语乐坛好歌曲的稀缺,这一系列现象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希望未来的内地综艺能够摆脱当下困境,为观众带来更多高质量、有内涵的节目,助力华语乐坛重回辉煌。

来源:婵娟莲步入嫏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