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饭综艺”出新啦!5月24日,南京大学真人秀《教授请吃饭》第二季正式发布,这次请吃饭的是南大文学院教授徐兴无,吃的是扬州美食。一段饭时间,让人“垂涎欲滴”的不仅是一道道精美的淮扬菜肴还有跟扬州相关的历史文化。
“下饭综艺”出新啦!5月24日,南京大学真人秀《教授请吃饭》第二季正式发布,这次请吃饭的是南大文学院教授徐兴无,吃的是扬州美食。一段饭时间,让人“垂涎欲滴”的不仅是一道道精美的淮扬菜肴还有跟扬州相关的历史文化。
干丝是扬州吃早茶必吃的,首先端上桌的就是“干丝宝塔”。如何把它推倒呢?这很有讲究。“从下面把它推倒,拌开了吃。有的时候在下面掏着吃,吃到最后,宝塔倒下来,这样更入味。”徐兴无介绍。
随后“上场”的还有盐水鹅、五丁包等精美菜肴。饭桌上光吃多没意思,因为是扬州人,徐兴无谈起了话题“为什么扬州人对吃这么讲究”。他表示,扬州在清代是盐商聚集的地方。巡盐御史就驻在扬州。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当过巡盐御史,还有一个叫李煦的也当过,这个人是林黛玉爸爸林如海的原型。他们的衙门叫两淮盐运司衙门,至今还保存得很好,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烧麦”也是此次教授请吃饭中的一道菜。“其实烧卖这两个字都写错了!你们知道怎么写吗?”徐兴无介绍,烧麦应该是树梢的梢,麦子的麦,梢麦!“这是北方的食品,这其实是突厥语,不是汉语,突厥语就是Shirme,皮囊的意思。游牧部落装东西,要用个囊,你们看看它像不像囊?上面收口的,里面装东西。”
除了聊美食文化,徐兴无还跟同学们聊起京杭大运河的来龙去脉。“我们的河流是东西向的,但是有了大运河之后,中国就出现了南北的统一,它就成了一条血脉了。所以中国的统一叫内在化。原来是形式的统一,是用政治制度,用暴力用军队,用行政的方法,有了大运河之后,我们可以用经济的方法,文化的方法,南北的交流就更加深入了。”
大家吃得正酣,徐兴无又端出一道“大菜”——《扬州画舫录》。“这是乾隆年间,扬州文人李斗所写。他写的是一本城市史,但用现在的话讲,这就是一本《城市旅游指南》。”徐兴无说,书中记叙的是乾隆时期最为繁华的扬州。乾隆南巡,六次都到了扬州。给扬州带来了什么红利?一是经济的繁荣,二是江南的知识分子安抚笼络。扬州为了迎驾,一路上给皇帝安排了花部戏曲表演,像徽班、西皮等等。乾隆过六十岁生日时,扬州的盐商还组织这些他当年看过的花部戏曲进京表演,为乾隆祝寿。这些花部相互切磋,相互融合,由此形成了京剧。
《扬州画舫录》也给扬州留下了丰厚的美食遗产,比如写到茶肆设在花园之中,多以花草为店名,现在扬州有名的茶社名称也多带“春”字,如富春、冶春、熙春、共和春。
不仅可以看综艺,还有机会线下品尝同款菜肴!24日当天,123名“幸运儿”赢得了饭票,可以到南京大学食堂“教授请吃饭”尝尝文思豆腐,松鼠桂鱼等淮扬美味。
老师为什么邀请学生吃饭?古人云“亲师取友”,师者,传道授业,友者,切磋共进。一桌饭菜,盛满的是知识更是情谊。《教授请吃饭》第一季“主咖”苗怀明介绍,吴梅、胡小石等先生都是大美食家,不仅爱吃、会吃,还喜欢请学生一起吃。尤其是胡小石先生,他喜欢和学生饮酒赋诗、纵论文史,还带弟子观赏昆剧、登高怀古。所以在南大,教授请学生吃饭是传统,这也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
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