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歌手2025》首期节目翻唱《悟空传》引发争议惊险过关,到5月23日晚带来林式《秋意浓》爆冷淘汰,为《歌手》特意空出四个月档期的林志炫两期节目就“下班”了,让许多人意难平。尤其在淘汰这期节目上,两个00后成为赢家,单依纯连续两周蝉联周冠军,时代少年团马嘉祺揭
从《歌手2025》首期节目翻唱《悟空传》引发争议惊险过关,到5月23日晚带来林式《秋意浓》爆冷淘汰,为《歌手》特意空出四个月档期的林志炫两期节目就“下班”了,让许多人意难平。尤其在淘汰这期节目上,两个00后成为赢家,单依纯连续两周蝉联周冠军,时代少年团马嘉祺揭榜成功。音乐经典翻唱话题接连被引爆,内娱音乐市场悄然发生的变化也引发思考。
尽管被淘汰,但林志炫在小作文中详细交代了选歌的情怀,给足一场竞技音乐节目以尊重,令歌迷心疼。他说,爱《秋意浓》超过30年,想在《歌手》留下自己的版本。林志炫在《歌手2025》中的合伙人靳梦佳发文说,如果说上一场的炫哥是果敢无惧的真,那这一场,就是经历59年岁月后的返璞归真。非要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他准备的很多歌还来不及唱。这一说法似乎佐证直播的真实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第一季亚军到这一季二轮游,三登《歌手》的林志炫到底被谁淘汰?
林志炫深耕华语乐坛多年,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色的演唱风格,技术精湛,对歌曲情感的诠释细腻入微。他在《歌手 2025》中的淘汰,一定程度上折射当下音乐市场受众审美变迁、音乐综艺市场策略以及多元化竞争与流量冲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秋意浓》几乎出现在每一季《歌手》的选曲单上。5月23日晚,在《歌手2025》第二期节目中,沈梦辰就直接问林志炫,“炫哥,网上说在歌手舞台上唱《秋意浓》的人都可以凑成一个首发阵容了,你怎么看呢?”林志炫的回复挺高情商:“我觉得挺好的,感觉参加了一个国际赛。”
除了林志炫,沙宝亮在《歌手》第二季第2期唱过《秋意浓》,他深情细腻的演绎受到不少观众的喜爱,拿了第3名;郑淳元在第三季巅峰会唱过,迪玛希在第五季第6期也唱过,他俩都取得了第3名的好成绩。但也有名次不理想的,李泉在第六季第5期也唱过,排名第七。每位选手融入自己的演唱技巧和人生阅历,面对的除了大众评审的主观审美,更有时代审美的不断更迭。
情怀虽在,但就选歌而言,林志炫似乎并不占优势。乐评人耳帝也提及,淘汰林志炫确实很意外,但《秋意浓》作为歌手节目史上被演唱最多次的歌,已经难以给人惊喜与新鲜感。这场“求稳”的林志炫,并没有得到更多的青睐分。
社交平台上既有意难平,也有说法认为,林志炫的演唱方式过于老派,高音之后带颤音,不符合现代年轻人的音乐审美。相比之下,像单依纯、马嘉祺等新生代歌手的唱法更受年轻观众喜爱。从两位00后选手成为这场的赢家可见一斑。单依纯蝉联周冠军,时代少年团马嘉祺则在粉丝山呼海啸的支持中揭榜成功。
传出这一期《歌手》揭榜歌手有马嘉祺的时候,网友就炸锅了,很多人觉得《歌手》作为一档实力歌手才能参加的竞演节目,找流量偶像过来不是在开玩笑?揭榜成功的背后,可见年轻一代逐渐成为音乐市场消费与关注的主力军,他们成长于互联网飞速发展、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对音乐的审美更倾向于新鲜、潮流、个性化且具有强烈视觉与听觉冲击的风格。像单依纯、马嘉祺等新生代歌手,其唱法和舞台表现更贴合当下年轻人的喜好,无论是在音色运用、歌曲改编风格,还是舞台形象塑造上,都融入了更多符合 Z 世代审美的流行元素,能迅速在年轻群体中引发共鸣,收获大量关注与支持。
《歌手》作为一档极具影响力的音乐综艺,在市场竞争中需要不断调整策略以维持热度与关注度。音乐综艺为吸引观众眼球、提升话题度,往往会在赛制设计、选手选择等方面下功夫。“揭榜制” 等赛制的引入,增加了比赛的不确定性与戏剧性。即使是实力强劲如林志炫,也可能因为综合排名规则以及其他歌手的表现,意外地成为淘汰的对象。
从节目定位来看,其需要兼顾不同层次、不同年龄观众的喜好,但《悟空》的改编过于艺术化,打破了观众对经典的常规认知,在追求创新与突破的同时,超出了部分观众的接受范围;《秋意浓》虽然经典,但缺乏新颖的改编视角,难以在众多风格各异、力求 “炸场” 的表演中脱颖而出,符合节目市场定位的程度有限,最终影响了他在节目中的成绩。
林志炫此次回归《歌手》舞台是为支持节目 “全直播、零修音” 机制,这与他坚持 35 年的 “ONE take” 音乐理念契合。然而,真实演唱暴露的技术瑕疵与观众对 “完美音效” 的期待形成冲突,在追求流量和话题的综艺环境下,他成了这场 “真实” 与 “流量” 博弈中的牺牲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视频 周嘉楠
校对 陶善工
来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