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5》揭榜赛:阿云嘎和林志炫,绝不是败给了“曲高和寡”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5-25 15:37 2

摘要:这两件事在网络世界引起轩然大波,什么内幕剧本说、什么流量体质说等等,好像这些人都天然有着超出他人的人情世故和揭幕圣体。

《歌手2025》揭榜赛,出现了两个意外,一是个林志炫的淘汰出局,一个是阿云嘎的揭榜失利。

这两件事在网络世界引起轩然大波,什么内幕剧本说、什么流量体质说等等,好像这些人都天然有着超出他人的人情世故和揭幕圣体。

出现如此强烈的批判声音,无非就是认为,阿云嘎、林志炫这样的唱将,其演唱功底甩出后辈几条街,这样的结果,不是有人安排是什么?

如果按这部分网友的逻辑,那就不用比赛了,谁的唱功强,就理所当然排名前列,谁的实力弱,就踏实甘落其后算了。

但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我认为就是阿云嘎在与陈楚生的对决中,这首《余温》不够打动人;,而林志炫的《秋意浓》也是同样问题,接下来,我将一一分析。

阿云嘎《余温》

首先,阿云嘎选择《余温》就比较冒险,它是音乐剧《飞天》中的一个曲目。对于我们普通观众而言,没看过不了解《飞天》这部剧,也就无从对《余温》中所表达的情绪有所共情。

当然,音乐本身就是用诗歌的形式叙事,从这个角度而言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最大的问题是,《余温》在整部剧中看没问题,单拎出来,就显得单薄许多,也就无法让人沉浸其中体验这种情绪。

这就要对比陈楚生唱的《我用什么把你留住》,两段主歌充分的情绪铺垫,副歌部分和声的群体合唱,到他将情绪释放,再到最后的吟唱,整个情感张力非常强、层层迭进,直捣内心。

再看这首《余温》,除了主歌歌词上铺陈的不够丰满,让情绪酝酿得不够充分外,他的整体编排也不占优势,主歌、桥段、副歌一条直线,哪怕副歌唱了两遍,哪怕阿云嘎唱得没有任何瑕疵,但观众的情绪仍无法投入其中,也就没办法产生共鸣。

从选歌上看,《余温》和《我用什么把你留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余温》的歌词太过抽象,没有《我用什么把你留住》的意味无穷。曲调上,这首音乐剧大开大合极富戏剧张力,但从欣赏角度美感上欠缺一点,这也让《余温》的喜爱度大打折扣。

所以,阿云嘎输给陈楚生,最大问题不是出在他的演唱上,而是输在了选曲和编排上,揭榜失败在所难免。

林志炫 《秋意浓》

林志炫在上一期选择《悟空》,由于“度”的把控失准,导致他太沉浸于角色之中,却忘了角色与观众的共鸣,曲高和寡,获得倒数第二的成绩。

可能是看到了网上铺天盖地的声音,抑或上期的名次影响到了他的判断,于是他第二期就着急地改变策略,打出保守牌。

大概林志炫认为《秋意浓》是他的经典曲目,凭借不俗唱功,至少能够将名次扳回到四五名。

但他忽略掉的是,《秋意浓》大家听过了太多的版本,耳朵都听出了老茧,如果不能唱出新意,又如何能够打动越来越刁钻的听众。

这首《秋意浓》从演唱技巧上无可指摘,但就是无法打动到我,审美疲劳是一方面,最大问题还是唱法的问题。

林志炫竟然将伤感情歌《秋意浓》唱得如此云淡风轻,没有分离的痛,没有对世事的无奈 ,更没有难舍的深情。

这首歌难道不是零乱地徘徊、醉后的分散、无奈的分离、相期的渺远吗?这样看,林志炫的“炫技”早已不适应当代人所需的情绪价值了。

阿云嘎、林志炫 别“高处不胜寒”

我认为歌曲的演绎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我”,一种是“他我”。

自我类型的歌,不需要观众的共情,只需要沉浸于自我世界,或许是精神世界、或许是思想理念、或者是人生感悟等等,这样的歌不用寻找角色,只需将演唱技巧投射其中,冷静表达。

这样的歌曲,往往是形而上的、脱离开大众的,有着精神引领作用的。

阿云嘎和林志炫都比较适合这样的作品,多种演唱技法在身,只要把作品编排到位,就能够让观众叹为观止、刮目相看。

而另一种作品,则是表现“他我”,也就是角色演绎。当然这个角色也包括自己。

这种“他我”类型的歌,需要投入角色之中,情感丰沛,让人产生共鸣,这种类型的歌曲主题往往是表达人类的七情六欲,是较为大众的情感。

阿云嘎和林志炫如果深刻理解了作品,对这种角色扮演的作品,其实也能够从容面对。

怕就怕,明明歌曲需要共鸣,他非要唱得极具境界,飘到了空中,让大众陪他去伸手摘星。比如林志炫唱这首《秋意浓》,就是这样一种错位表达。

一句话:阿云嘎和林志炫离开《歌手2025》尽管有很多外在因素影响,但最大问题还是在内因。

他们或许应该明白,现在早已不是“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的时代,大众有着一双灵敏的耳朵和易感的心,只要歌声迷我耳,我自欣笑迎,节目组又岂能羁绊住你向前的脚步。

来源:竹心影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