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桃花坞》给徐志胜打码的事儿闹得挺大,网友直接炸锅。你说一个好好的综艺,咋就能犯这种低级错误?但凡审片的时候多瞅两眼,都不至于让嘉宾糊个马赛克上热搜。
最近《桃花坞》给徐志胜打码的事儿闹得挺大,网友直接炸锅。你说一个好好的综艺,咋就能犯这种低级错误?但凡审片的时候多瞅两眼,都不至于让嘉宾糊个马赛克上热搜。
现在观众看综艺,个个都跟侦探似的,衣服上沾点灰都能给你扒出来,更别说这么大一坨马赛克了。说白了,节目组就是干活儿太糙,光想着赶进度,压根没把嘉宾当回事儿。
换位思考一下,要是你被人这么随便打码挂网上,你心里啥滋味?综艺不能光顾着流量,对嘉宾多点儿尊重比啥都强。
有人可能觉得,打码就是个后期的小失误,至于这么较真吗?但这事儿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现在的综艺动不动就吹自己“制作精良”,可连最基本的嘉宾形象都处理不好,这不是打脸吗?就像你点了个五星级外卖,结果包装盒漏汤,再好的菜也让人膈应。
更离谱的是,节目组连个像样的道歉都没有。要是真把嘉宾当合作伙伴,至少该第一时间解释清楚吧?可现实是,很多节目组眼里只有数据和KPI,嘉宾不过是工具人。
以前综艺糊弄观众,可能还能蒙混过关,但现在不行了。观众的眼睛比4K还高清,节目里任何细节都会被放大。
比如之前有综艺P图翻车,嘉宾的影子都没修干净;还有节目乱剪辑,硬是把嘉宾的话断章取义。这些事儿放以前可能没人管,但现在分分钟上热搜,观众直接给你扒个底朝天。
说白了,现在的观众不吃“敷衍”这一套了。节目组要是还拿老一套对付人,迟早得翻车。
综艺想火,光靠炒作和流量不行,关键还是得把嘉宾当人看。
你看那些口碑好的节目,比如《向往的生活》、《极限挑战》早期,为啥能火那么久?就是因为嘉宾玩得开心,观众看得舒服。节目组和嘉宾关系好,互动自然,效果自然就出来了。
可现在很多综艺,嘉宾录完节目就跟渡劫似的。有的被恶意剪辑,有的被随意打码,甚至还有节目组故意制造矛盾博眼球。这么搞,短期可能有点热度,但长期下来,谁还敢来?
这次徐志胜被打码的事儿,其实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观众不傻,嘉宾也不是任人摆布的工具。
如果节目组还是只顾着赶工、省钱、凑热点,迟早会被观众抛弃。毕竟现在可选的综艺那么多,大家为啥要看一个不尊重人的节目?
建议行业好好反思一下,别等观众用脚投票了才后悔。审片多花两分钟,剪辑多问嘉宾一句,这些小事儿做起来不难,但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说到底,综艺是娱乐大众的,但前提是得先尊重参与者。
节目组不能光想着怎么制造话题,而忘了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嘉宾不是数据,观众也不是傻子。只有真心对待,才能做出真正好看的节目。
希望这次打码事件能让行业长点记性,别等下次再闹出更大的笑话才后悔。毕竟,尊重是相互的,你不把别人当回事儿,别人凭什么捧你的场?
转发此文,评论区交出你的态度!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燕山派侃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