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音乐综艺乱象,不点名却言辞犀利,句句说到观众心坎上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5-28 13:32 2

摘要:有些流量小生在舞台上存在明显跑调,气息不稳,然而观众和评委却对他们“宠爱有加”。

文|纯元

编辑|先锋谷影视娱评

想当年,华语乐坛能人辈出。

每一档现象级音乐综艺,都能挖掘出被排名榜疏漏的沧海遗珠。

照亮了无数音乐爱好者的心灵。

而如今部分音乐综艺,选手的选拔标准令人捉摸不透。

有些流量小生在舞台上存在明显跑调,气息不稳,然而观众和评委却对他们“宠爱有加”。

许多真正有实力的音乐人,却因没有背景、缺乏话题,被无情地刷下淘汰。

对于这一音乐综艺乱象,人民日报终于发文锐评。

言辞犀利点明要害,句句说到了观众的心坎里。

如今这世道,娱乐产业蓬勃发展。

不管是歌手唱歌,还是演员演技,都要来个竞演类综艺。

一开始,节目组安排的实力派选手,都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简单的旋律就能触动人心,歌手凭借实力和真诚在乐坛崭露头角,从而再次轰动乐坛。

但是一期跟着一期后,节目组为了综艺效果和流量热度,初心慢慢丢失。

当观众满怀期待地打开《歌手2025》,却惊觉曾经的辉煌已悄然褪色,乱象丛生的现状让人唏嘘不已。

在首发阵容公布后,过半为“熟人”的情况被部分观众认为缺乏新意。

在排名上,也存在很大的争议。

不少选手缺乏专业功底,舞台表现频频“翻车”。

甚至出现“硬唱”抒情歌却被网友辣评为“大型 KTV 跑调现场”的尴尬局面。

尤其是该节目“首位淘汰林志炫”后,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行业的警钟。

很多媒体从音准,风格,穿透力,现场感染力等方方面面发表了与节目组不同的看法。

有网友忍不住呐喊:

“都2025年了,这个节目还是以高音为标杆!”

除了《歌手2025》备受关注,《乘风破浪的姐姐》也称得上是现象级综艺IP。

记得第一季播出时,凭借独特的创意和姐姐们力争上游的精彩舞台表现,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尽管过去那么久,蓝盈莹的野心,宁静的霸气,张雨绮的直爽等等。

不同性格、不同区域、不同实力,却能在一起并肩作战,展现最好的舞台效果。

一幕幕历历在目,展现她们突破自我、追求梦想的历程。

可是如今《浪姐》已经到了第六季,按理说节目组应该“熟能生巧”。

然而现实却给人残酷一记耳光。

节目发展到第六季《乘风2025》时,却暴露出诸多问题。

不去营销姐姐们的成长与合作,反而天天上演哪位与哪位关系不和,或者抱团挤人的剧情。

凭借这些舆论话题赚得盆满钵满。

过度的剧本化和炒作更是让唱跳类、音乐类综艺,统统都变了味。

网友看完《歌手2025》后,叹息道:

“新声代歌手还有谁呀,感觉华语乐坛新声代人才缺缺......”

“这个节目现在真的是没有一首好听的歌曲。”

对于音乐综艺的乱象,人民日报给出了最衷心、最犀利的点评:

竞演综艺要回归真诚与实力!

简单分析来说,被评为三点。

第一,实力不够,偏要靠形式和话题来凑热度。

一些节目过度追求流量和话题,忽视了音乐本身的质量和艺术价值。

哪怕选手缺乏专业功底,只要他具有话题,具有泼天的流量,那怎么也会被留下。

比如演技类综艺《无限超越班》中的丁真。

不管是台词、眼神,还是作为演员的基本功——声台行表等等。

丁真是一项都不占,可以说专业程度为负数。

可是人家冲进了排行前三,凭的就是人家有热度和流量。

第二,人民日报指出,综艺中深层次的矛盾,是实力退化使励志内核弱化。

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为了吸引眼球,不惜采用夸张的剪辑手法,制造虚假的冲突和话题。

选手之间的正常交流被剪辑成相互质疑的片段。

将音乐综艺变成了一场充满噱头的闹剧。

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仅伤害了观众对音乐综艺的感情,也阻碍了音乐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跳出流量噱头与形式包装的套路。

音乐综艺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应当肩负起传递正能量、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责任。

选手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保持对音乐的敬畏之心,用真诚的表演回馈观众。

重整音乐市场

人民日报虽然没有点名,却深刻揭示了当前音乐综艺乱象的本质。

同时,为音乐综艺行业指明了方向。

遥想当初,《超级女声》的选拔方式可谓是独具创新。

每一个冠军都是全民一票一票选出来的,比如今“内定”的冠军,含金量要的多。

曾经的华语乐坛巨星们,从籍籍无名到声名远扬,靠的是一首首用心创作、用实力演绎的作品。

比如曾经的《超级女声》,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何洁等选手,哪一个单拎出来都可以撑得住场面。

她们的唱功与实力,几乎无人质疑,音乐作品至今仍广为传唱。

《超级女声》之所以爆红,靠的不是流量与争议,这需要节目组、选手以及整个行业齐心协力。

反观现在,一些音乐综艺却陷入追求形式与流量的泥沼,忘却了音乐的初心。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音乐综艺更加纯粹。

首先,节目组要做到拨乱反正,重整市场,让专业成为最大的热度。

其次,选手们应提高专业素养,用真诚打动观众。

要树立正确价值观,以音乐质量为核心,注重选手实力与潜力,摒弃过度商业包装与话题炒作。

最后,行业监管部门也应强化对音乐综艺的规范与引导,营造健康有序的行业环境。

期待在所有人的齐心协作之下,音乐综艺市场重新驶向新的航帆。

作为专业人士应该在自我专业能力上有所要求。

当音乐综艺拨开乱象的迷雾。

我们相信,那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音乐时代,必将再次降临。

参考资料:

来源:先锋谷影视娱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