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看只是赛制,这除了能增加节目的精彩程度之外,也传达了节目组对于观众的了解和尊重。
从去年开始,《喜单》在赛制上就比《脱友》做得好。
今年,脱友虽然进行了一些赛制调整,但《喜单》也更强了。
别看只是赛制,这除了能增加节目的精彩程度之外,也传达了节目组对于观众的了解和尊重。
先来看看今年《脱友》的赛制。
其实很简单,放弃了去年不成熟的创新,没有再把选手分为三六九等进行PK,而是直接1V1人,进入待定区的选手则根据得票高低按顺序升入晋级区。
这避免了高手去炸鱼塘,低分选手晋级,高分选手淘汰,晋级名额早早满员,后上场的选手需要多人争夺一个名额的不公平现象。
同时,每位笑友团成员的手中还手握一个拍“等等灯”的权力,可以让一位在PK中落败的选手直接晋级。
这套赛制在第一阶段的表现大致让人满意,几乎没有出现什么意难平的现象。
但也有小小弊端。
节目组赋予笑友团的权力有些过大,除了能直接复活选手之外,他们的一盏灯代表10票,这在很多时候影响了选手的最终成绩。
比如两个旗鼓相当的选手,在观众得票上大体一致,或者A的观众得票比B高,但就因为B得到的灯比A多一盏,就能直接翻盘。
比如,在菜菜与雪冰的对决中,雪冰拿到了4盏灯,菜菜只有一盏,两个人的起始票数就差了30票,最终两人的得票是235:216,如果把笑友团的票数扣掉,菜菜是赢的。
这样的结果会让人觉得,导师的口味能决定选手的生死。
怎么说呢,在导师已经有捞人权力的前提下,让他们的票数左右成绩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有对比就有伤害,《喜单》的规则不仅尊重观众,也更尊重选手。
首先,节目把48位选手分成了6个小组,开启团战模式,这让选手之间不再是单打独斗。
有了团魂,真人秀就会好看。
第一赛段时团队火拼赛,每队依次派出一名选手上场,这位选手表演完毕之后,其他五组的选手可以发起挑战,而且是无限车轮战,直到无人挑战为止。
理论上说,是可以出现一个人杀穿全场的可能性的。
听着就刺激。
用于祥宇的话说:谁都别想安全晋级。
其次,所有的复活金牌都可以通过战斗来获取。
这季复活金牌的分布是,魔王手里两块,内投第一的组长刘旸的手里一块,三位气氛组组长手里各一块。
今年的魔王是上一季的冠亚军付航和小鹿,在开赛之前,每组就选定了要和魔王PK的选手。
挑战者只要分数超过魔王的分数就可以直接晋级,但同组PK的选手中,得票最高的,才可以获得金牌。
刘旸手里的这块金牌,则只要向他发起挑战的选手得票高于他就可以获得。
最妙的就是气氛组组长手里的金牌了。
你以为这跟隔壁的“等等灯”一样?
其实完全不一样。
气氛组没有权利选择复活哪位选手,只能在任何时候开启金牌战。
简单来说,当某位气氛组拍灯之后,当时在场的那位选手身上就等于多了一块金牌,这时,除了本组选手之外,所有选手都可以向他发起挑战。
也就是说,气氛组组长使用了金牌,并不能直接让某位选手晋级或者复活,而只是开启了一个擂台,票高者得之。
这等于是让比赛回归比赛本身,让选手用实力去征服观众,为自己的队伍争取更多晋级名额。
另外,在这里气氛组就真的只是气氛组,嘉宾们手里的灯仅代表一票,也就是说,他们跟普通观众的权力是一样的,不评判谁比谁的审美更高级。
在听到这个赛制的时候,郭麒麟就为之鼓掌,表示太有意思。
他还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人嘛,都是爱看热闹的。
而大林子属于那种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
第一期节目就使用了他手里的金牌,并顺利掀起了“腥风血雨”。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新人演员黄一瑾在表演结束后,接受了甜甜的挑战,并获得胜利。
随后,良言继续挑战黄一瑾,并获胜。
这个时候被挑战的人就变成了良言,站起来的人还真不少。
机灵的大林子一看这架势,瞬间拍灯,宣布:这把金牌局。
这样,除了良言本组成员之外,其他五个组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冲金牌发起挑战。
可以想见,在金牌的诱惑下,各组派出来的大概率会是强手,看点一下子就拉满了。
当时,有4组选手站起来发起挑战。
良言也是蛮有策略的,先选了漫才组合谷雨,又选了好兄弟翟佳宁,算是比较有赢面的,结果也确实都赢了。
金牌太诱人了。
在看到良言连赢三场且翟佳宁173票也没赢的情况下,刘旸领衔的一颗苹果队依然一下子站起来三位女选手。
别问我教主为啥没站起来,他已经被人家打落马下,早早进了待定区。
三位女演员中,良言选择了房主任。
别看房主任是个大妈,实力可太强了,她的段子前半段好笑,后半段好笑又好哭,完全是决赛水准的一篇稿子,表演也一点没毛病。
最终,房主任拿到了196票,几乎是满分了,她也帮教主把失去的那块金牌给捞了回来。
而良言即便拿到了187票也只能前往待定区,不过输给房主任,不冤。
总之,这一集看得可太爽了,可见好赛制真的可以激发出选手的好状态,而跌宕起伏,充满悬念的节目走向,也能牢牢锁住观众。
从这个角度看,喜单赢麻了。
来源:吃瓜闲人夏小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