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孙可:非诚勿扰2 律所试用就是一场“双向奔赴”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7-12 19:00 1

摘要:在律所的招聘舞台上,面试只是开场秀。对于双方真正的考验其实在于试用期。就像“非诚勿扰”节目一样,律所和新人之间的这场“双向奔赴”,最终的结局在于是否“合适”——合适就继续,不合适就分开。

在律所的招聘舞台上,面试只是开场秀。对于双方真正的考验其实在于试用期。就像“非诚勿扰”节目一样,律所和新人之间的这场“双向奔赴”,最终的结局在于是否“合适”——合适就继续,不合适就分开。

先聊聊我对于律所面试的三个观察:第一、律所面试结束后,你看上的那个特别优秀的人往往不会来律所报到。既然对方特别优秀,选择权其实在对方手中。第二、在面试中问“你为什么来我所应聘?”这类问题的意义并不大,除了收获几句支撑场面的夸奖之外,你通常无法获取更多信息。第三、DeepSeeK横空出世后,面试的“化妆术”也愈发高超。有些培训甚至教新人如何用AI来打造一份完美的简历以及如何应对面试官。于是,站在我们面前的应聘者,可能早已不再是那个“素颜”的自己,而是一张张经过精心PS后的面孔。同样,招聘者也有过于美化律所或者自己团队的倾向。或许,不装不端的面试,真的会越来越罕见了。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再聊聊我对律所试用的三个观察:第一、如果说面试是看对方能不能说到,能不能把想法表达出来;试用就是看对方说到的能不能做到,是否能够“言行一致”。第二、试用期最基本的功能是双方真实信息的对齐。如果新人被动离职,那十有八九是面试时PS有点过头;如果新人主动离职,刚来几天就走人的大体是新人自己的原因;除此之外,招聘者口述信息与实际工作后的情况不符,薪酬、业务范畴、工作环境等落差较大往往是重要的原因。第三、试用期最重要的功能是新人和直接上级之间的磨合,尤其是新人愿意在多大程度上适应直接上级的处事风格和要求。既然是招聘和应聘的关系,直接上级当然具有一定优势,否则他凭什么做新人的上级呢?因此,在和新人沟通时,直接上级在尊重新人的同时不妨直截了当地表达意见,没有必要让新人去猜,至于新人能否接受,这不是直接上级能够决定的,但直接上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选出符合自己期待的团队伙伴。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应聘者也不是弱势的一方。我一直有个观点,如果招聘的新人呆不满3年,招聘者一定是亏的。有的新人可能一开始就是奔着培训和拿证来的,试用期表现无可挑剔,实习期结束拿到执业证后再潇洒离开。你招聘者又能如何?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律所招聘市场中,“双向选择”的本质没有变,哪一方都没有绝对的优势,我们彼此都在寻找那个对的人。面试时的光环和包装降低效率,整体上弊大于利。好在双方还有试用期。真实的自己,才是最好的名片。试用期的真实表现是决定去留的关键。试用期结束时,彼此不装不端,合则留,不合则去,岂不快哉?!AI对律师行业有怎样的影响?

加入“新手律师交流群”

感谢您对“律动律享”的关注与支持!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律所信息,加入更适合自己的律所,欢迎联系“律动律享”主编黎明:18987696722(微信同号)。

来源:律动律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