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广西长大的女孩,听到唐香玉讲到分桌吃饭、菜式不同的经历,我瞬间感同身受。摘要:作为一个在广西长大的女孩,听到唐香玉讲到分桌吃饭、菜式不同的经历,我瞬间感同身受。
(是的,遥远的广西和唐香玉成长的山东相呼应了)
/
记忆中,家里总是这样:男长辈们坐在客厅,喝茶、聊天、抽烟,而女长辈们则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准备满满几桌菜。好菜总是先端到男桌,他们边吃边聊,慢悠悠的,饭局常常变成回忆杀,烟雾弥漫整个房间。等他们终于吃完,女长辈们还得收拾残局,洗碗刷锅,而男人们则换个地方继续侃大山。
/
这种场景,大家似乎都习以为常,仿佛是一种“默许”的规则。但这种潜移默化的习惯,真的需要改变了,而且刻不容缓。
/
唐香玉那句“蚂蚱也是肉,他们有的我们也要有”,瞬间戳中了我。我们不能再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保持沉默,要勇敢地为自己发声,争取本就属于我们的东西。
很庆幸有唐香玉这样的女演员,勇敢地把这种不合理的现状摆到台面上,让更多人看到。
杨笠那句“我们以后就讲这个了”,含金量还在不断攀升。
那些被忽视、被淹没的声音,只有被反复提及,才能真正被听见。我们要不断讲、不断说,一步步撼动那些固化的观念。
———🚴♂️
身为女性,成长路上,你会发现似乎这个世界不那么欢迎女孩子。
比如:女孩子总被规训要温柔懂事要乖,比如女厕所永远不够,比如女人需要涂口红穿高跟鞋才是美丽;职场晋升中,男同胞似乎莫名赢面更大,高管中男性占绝大多数~
最近看《看见被污名化的中年女性》,很受震撼!原来我们身边那些“隐形枷锁”,本质是权力结构让我们“内卷”。
.
书中讲到:“每个时代都有女巫、悍妇、母老虎等形象,用来打压和驯服那些活出自我的女性。”
“女巫”、“悍妇”、“拜金女”、“大妈”、“小姐”、“更年期疯子”、“名媛”……这些标签背后,是藏着对女性的集体污名化!
📚作者在书中犀利指出: “对中年女性的贬低,是对所有女性的规训。”
比如:
1️⃣3F标准:社会用“生育力、女人味、性魅力”量化女性价值,让她们被简化为能否满足男性凝视的工具属性。
而一旦衰老立刻“贬值”,被丑化,被默认为蛮不讲理,爱占小便宜,没文化,她们承担了很多骂名。
2️⃣职场歧视:35岁男性是“黄金期”,30+女性被归为生育困难户,而男性则被称为黄金单身汉。
3️⃣家务剥削:研究表明女性无偿劳动比男性多60%,却被包装成“爱的奉献”。
——🌷
就像“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这个问题会更多被抛向女性一样,她们一生通常面临着更多被束缚的标签;这也意味着她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职场在家庭生活中面临多重挑战的你,感觉到性别上的不公时,可以看看这些故事,能够给自己多一丝丝的平静与力量。
前行路上,我们共勉!
———🚴♂️
(欢迎关注,本账号日更全球顶级大脑思维干货,一起成长吧)
#唐香玉脱口秀 #唐香玉真牛 #女性话语权 #人间清醒的女性发言 #正视女性困境 #当代女性力量 #女性主义的觉醒#女孩站在世界面前
来源:何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