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构建自主的融媒体平台已成为省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发展主流,把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大屏能量转化到小屏端,持续发挥主流媒体的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这不仅是广播电视媒体生存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原则。
「链接」
文 | 竹短
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通过一场系统性变革,充分展现出主流广播电视台的创新精神与坚韧品质。
构建自主的融媒体平台已成为省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发展主流,把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大屏能量转化到小屏端,持续发挥主流媒体的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这不仅是广播电视媒体生存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原则。
然而,如何有效地构建和运营广电融媒体平台,如何最大化地发挥电视大屏与移动小屏的协同效应,如何在当下履行好主流媒体的时代责任,这些问题始终摆在行业面前。
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所采取的融合策略是通过内部驱动的系统性变革,促进媒体深度融合链条实现质的飞跃。
今年是重大文化传播平台Z视介上线两周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浙江广电集团全面启动焕新升级战略,推动浙江卫视、Z视介客户端、中国蓝新闻客户端深度融合,构建“一体两翼”的传播格局。这场焕新升级,正成为一场引爆传媒融合改革的“核聚变”。
来到半年的时间节点上,这场聚变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浙江卫视索福瑞收视数据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Z视介客户端下载量突破1.57亿人次、中国蓝新闻客户端总传播量破50亿人次、ZMG自研智媒果大模型完成双备案、上半年创收继续走在省级卫视前列。
如果剖析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这颗原子,便会发现这场聚变发生的全过程——将品质内容作为燃料,将渠道融合作为反应容器,释放文化先行、价值引领的强大能量。
▍作为燃料的内容:台网共创的精品聚变
内容始终是主流媒体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传媒融合发展的变革浪潮中,内容是最具支撑力的驱动要素。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凭借内容上的内生驱动力,推动这场以创新焕新为主题的系统性变革迈向更高效、更深远的发展阶段。
主流媒体的根基在于公信力,新闻和专题片是公信力的扎实来源。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精心策划多篇重大主题报道、专题片,以扎实的新闻报道和专业的业务水平,为观众提供了大量胸怀天下、扎根人民的作品。《第一视点》创新采制传播方式,全网阅读量超5亿;《AI进化的杭州算法》《关税“松绑”之后》《破壁人》等报道入选中国记协“我的代表作”榜单……充分证明“专业”永远是内容领域的稀缺资源,也充分说明准确信息在内容爆炸时代的含金量。
牢牢把握公信力这一关键方向,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的强大内驱力源于其对专业主义精神的不懈坚持,而这种对极致内容的执着追求同样体现在以综艺和剧集为代表的文化领域。
长期以来,高品质综艺节目一直是浙江卫视的标志性优势。焕新升级后,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实施“新质综艺行动”,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打造一系列爆款节目。一方面,《奔跑吧13》《无限超越班3》《天赐的声音6》三大王牌IP以及《17号音乐仓库》《我们的爸爸》等精品节目,呈现匠心独运的内容制作和有意思更有意义的内容导向。其中《奔跑吧13》斩获微博+抖音双平台“爆款综艺”认证;《无限超越班3》《天赐的声音6》同步登榜抖音年度爆款综艺。这也使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成为2025年以来省级卫视中获微博、抖音爆款综艺最多的平台,以及台网中获抖音爆款最多的平台;另一方面,节目拉长制播内容链条,《奔跑吧13》等节目开启“轻直播”录制模式,在节目正式开播前提前满足观众对“即时性”和“真实感”的双重需求;同时,综艺宣推策略持续优化,联动区域品牌、合作伙伴、粉丝团体深入践行“参与式文化”,使综艺的长尾效应得到极致发挥。
在剧集方面,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从“长短横竖”多个维度全面发力,更加注重对内容的自主把控。在采购环节严格审核的同时,通过自制方式积极顺应用户新需求。大屏端与唐德公司合作打造出精品自制剧《我的鸵鸟先生》,《折腰》等热播电视剧收视位居同时段第一,中国蓝剧场上半年平均收视位列省级卫视前列。《掌心》《以美之名》《驻站》《折腰》等剧集在网络平台引发广泛热议。Z视介上线短剧频道,制作发行多部浙江优质短剧,其中《燎原之重回1938》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年度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化蝶》入选浙江省“微短剧里看非遗”首批重点名单。创作端联动《无限超越班》开展内容共创,组建短剧突击队,制播由艺员柯淳、钟丽丽主演的横屏剧《无负》,为精品短剧行业注入来自专业广电机构的内容活力。
在新闻、综艺、剧集的“三驾马车”上,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秉持共同的焕新策略——坚持精品自主创作。以严格的自我要求,创作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内容,这是广电媒体在当下时代最核心的关键竞争力所在。牢牢锚定这个终极目标,内容领域的内生聚合效应成为必然趋势,为传媒融合发展的持续推进提供强大动力。
▍作为反应器的渠道:全域融合的内生聚变
如果将内容比作高高扬起的帆,那么渠道则宛如深深吃水的船。把自制精品内容送达受众端,渠道建设成为媒体深度融合这一聚变的反应器——让媒介成为生活中的习以为常,让内容的升级在渠道的跃迁中悄然发生。
目前来看,传媒的渠道融合建设主要呈现出三个主要方向:大屏持续迈向精品化、小屏持续追求便捷化、无屏持续实现多元化。
大屏方面,超高清是主流建设趋势。今年,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全力推进4K超高清频道建设,这要求在内容全面改版、制作技术升级、播出落地质量提升、价值导向拔高等多个领域开展超高清适配工作。大屏使用场景从满足基本信息需求到满足改善性娱乐需求的进阶,倒逼广电媒体以超高清的形式为观众带来更加色彩艳丽、纤毫毕现、空间音效的极致视听感受,这是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巩固省级卫视头部地位的关键举措。
小屏方面,融媒体客户端要推动传统媒体从内容生产者向文化服务者转型,全面融入观众日常文化生活。自Z视介2周年焕新迭变以来,首先在内容层面进行丰富,上线《加加加加更》《奇妙练歌房》《超越班片场》《爸爸的成长日记》等多档头部综艺IP衍生节目,释放爆款内容的长尾势能,满足节目核心观众群的收看需求;引入《青川入梦》《满庭芳》《照镜辞》三部最新精品中剧,实现Z视介与B站同步拼播上线,形成强烈的播出效果。其次在运营层面加码,升级部落用户成长体系,使部落内容生产模式从B2C向C2C迭代,推出“R仔集物社”“Z集卡”“Z音悦”等具备强烈社交功能的爆款产品,在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文化领域找到拉动日活流量的新增长点。新平台还积极引导用户参与内容创作,短视频频道视介官创作者的数量突破7万,日更视频超3000条,广电集团重点孵化的7位文化达人全网粉丝量超1650万。中国蓝新闻客户端既强化核心报道品牌,又创新融合报道语态:推动客户端全新改版、优化运营策略,以“数据驱动+场景适配”为核心重构内容生产与传播链路,生产上强化新闻性和原创性,以短视频新闻作为受众高效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传播上实现从“模糊推送”到“精准触达”的跨越,半年原创稿件阅读量破千万的超过20条。
从官方的内容衍生,到严肃新闻语态变革,从运营的玩法升级,到用户的内容二创,Z视介和中国蓝新闻客户端作为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的“双翼”,将富有浙江特色的新闻资讯、文化内容和潮流活动送到用户手边,引导观众更便捷地体验融媒体客户端的使用,这也是媒体深度融合融入日常、融入生活的生动范例。
无屏方面,将屏幕上的核心内容IP拓展到线下,推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或许是传统媒体延伸商业触角、推动经营融合的有效途径。《奔跑吧》打造“奔跑吧乐园”,落地首个由用户共创的线下快闪活动“奔跑吧部落(奔现版)”;《天赐的声音》开创综艺衍生+线下巡演新模式,推出武汉站、宜都站演唱会;“杭州奇妙夜”以科技赋能文旅,三天吸引线上线下市民游客497万人次,带动消费3.48亿元……在这一探索中,我们发现广电传媒的发展空间远不止几块屏幕,整合内容、渠道、资源的优势,广电媒体在文化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充分整合内容核心资源,依然从自身优势中获取灵感,从自有资源中寻求发展路径,在拓展传播渠道的同时实现商业价值的全面提升。
从某种意义上讲,广电传媒之所以必须通过深度融合寻求发展出路,正是由于技术革命引发的行业巨大变革。基于此,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追本溯源,自主研发ZMG“智媒果”大模型工具,能够实现从创意到创作的一站式创作服务,提供文本、图像、视频、语音和音乐创作能力,以合规性、安全性树立行业典范。该平台日均生产短视频2500条,具备智能内容生产、智能交互场景、精准传播与跨屏匹配等对广电行业针对性较强的功能。目前“智媒果”已为越韵中国年《越剧春晚》《诗酒中国心》等多个内容开发互动场景,并在Z视介AI频道、《奔跑吧》等节目中深度应用。此外,技术端以“AI+文化+短剧”的融合发展抓手,上线首部自制AI科幻微短剧《玉琮传说》,在良褚文化的故事背景里步步解开玉琮之谜。当一家广电媒体开始独立研发AI大模型时,这就表明其从自主研发阶段就抢占了AI时代内容创作的先机,这也是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顺应时代、自我驱动发展的显著体现。
在虚实结合的媒介渠道拓展进程中,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找到了一条发展思路:以自身变革推动传媒服务融入大众生活。这实际上也是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核心思路,当传媒的影响力不再局限于内容范畴,而是瞄准了那些新赛道、新群体、新场景,传统媒体便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能量的价值引领:以文化人的使命担当
2025年以来,“系统性变革”已成为传媒行业发展的核心关键词。为了圆满完成这项重要工作,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向内求变,释放出核聚变般的强大能量。
始终将视野聚焦于高举旗帜、引领导向,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不仅在新闻内容上聚焦主题主线,还推出一系列融入国家战略、弘扬家国情怀的优秀内容作品。2025年元旦上线的文化开年特别节目《2025追光行大运》以大运河为载体,凭借十支超级视频为观众送上具有国潮特色的新年祝福;《2025越剧春晚》以浙江特色戏曲越剧为主题,取得省级卫视收视第一、全网话题触达量25亿的良好传播效果,助力戏曲事业“活起来”,也“火起来”;《宋韵二十四节气》系列短视频采用AI制作,联动浙江卫视王牌IP,将传统节气与宋代习俗有机融合,在融媒语态中实现传统活化;“中国心”系列第五部《诗酒中国心》以黄酒为文化纽带讲述历史文化,入选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江南》《吴越国》《从良渚出发》等浙江题材纪录片正在紧锣密鼓准备中,推动省域文化走向大江南北,走向世界……从传播效果上看,一系列标杆性文化节目全网热搜超700个、触达人次超53亿、播放量破11亿,以及超80家国家级/省级权威媒体刊发超400篇报道和评论,在坚守文化根脉、创新文化表达的匠心制作中书写了文化传播的“破圈”答卷。尤其值得提及的是虚拟数字人“谷小雨”,今年其正式接入Deepseek大模型,运用AIGC技术创作文化内容,引领大家走进中国文化、领略东方之美。
传承文化的使命首先需具备传播文化的担当,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因地制宜地发挥浙江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广大观众内心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将文化的普惠意义在现实中落地,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积极推动公益活动,切实履行社会价值,担当主流媒体责任。“Z公益”构建“文艺+公益+X”新模式,联动央媒、公益组织等发起“庆祝春节非遗”“关爱孤独症”“关注高考”等多项公益行动,发布12条精品短视频,相关总阅读互动量破100亿,与《奔跑吧·茶马古道篇》联动的公益短片《一纸千年,东巴非遗的浪漫》和《Z公益—耳蜗宝宝》分获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公益行动的产生的巨大社会效能,将为“因你而欢笑”的品牌口号增添更为生动实际的注解,这同样也是主流媒体进一步提升公信力、释放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立足浙江、胸怀中国、放眼全球,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积极开展国际传播,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全面塑造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大国形象。新平台全级次YouTube及Meta矩阵账号总粉丝数达1170万人,海外触达人次超906亿,全矩阵播放量超116亿次;《奔跑吧》在哈佛校园的“撕名牌”挑战获美联社、BBC等31家国际媒体报道;《无限超越班》发行至美、英、法、日、韩等十余个国家,传播量达5.2亿次;《天赐的声音》第六季落地美、英、法、意、日、韩、东南亚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超1200家国际媒体点赞报道;“中国心”系列节目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案例奖……对于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而言,精品内容依旧是国际传播的基础,让世界看到中国表达,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广播电视头部平台的匠心之作,这也是这场媒体深度融合“聚变”释放出的世界级能量。
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参加2025伦敦电视节核心单元“ITV Studio Festivals”活动
那么,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用焕新半年的亮眼成绩能为行业带来哪些启示呢?那就是唯有向自身寻求精品才能找到出路,唯有向自身追求创新才能实现发展。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通过一场系统性变革,充分展现出主流广播电视台的创新精神与坚韧品质。
这种创新,即无论取得何种成绩都不能固步自封、自我满足;这种韧性,即无论面临何种困难都不能停滞不前、心生退缩。坚守这种创新与韧性,正是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取得亮眼成绩的核心价值观与方法论。
「视听潮」是广电视听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透视影视热点,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可订阅。
来源:广电独家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