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漆漆,这次讲的内容其实还是普通女孩如何自洽,如何变得自信,并不算新鲜,但文本和表演浑然一体,能让人笑出来。
《喜剧之王单口季2》第一赛段结束,整体的感觉是今年的新人太强了。
最后八位选手的表现只能说一半一半吧。
叨姐个人最喜欢的是陈鸣飞,主要是对文本型选手没有抵抗力。
这个赛段一共有39位选手晋级,就不一一列举了,名单在文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漆漆,这次讲的内容其实还是普通女孩如何自洽,如何变得自信,并不算新鲜,但文本和表演浑然一体,能让人笑出来。
比如,吐槽影视剧中,永远无人care女主角身边的胖闺蜜,虽然是老梗,但她的语言就很有趣:“我们不是闺蜜吗?你美白不叫我?学化妆不叫我?吃饭你倒是叫我了,而且你还不吃。”
感觉漆漆是吃这碗饭的人,长相,表演风格都很招人喜欢,大概就是所谓的上人见喜吧。
小海,讲了自己在一个只有三个人的奇葩小公司的奇遇。
选题挺有趣的,内容对于没有在这样小的公司上班的人来说很新奇,对于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来说会有同感。
除了“弄一下”跟隔壁赛文撞梗了之外,其他的点都不错。
尤其是老板让她写“自愿降薪协议”和转兼职之后依然不许她有其他工作,真的很魔幻。
小海的不足在于表演风格在这个舞台上比较吃亏,尤其是接在漆漆的后面,观众很难一下子静下来,票数注定不会太高。
陈鸣飞,文本型,我喜欢。
这小哥虽然长得像个书呆子,但脑子很灵活,稿子写得相当有趣。
他的这段梗很密,也很有思考,结构也特别工整。
比如“勾践”这个意向就用得很好。
在老师说要写出优秀的小说要先过几十年苦日子的时候,他说:“卧薪尝胆大家觉得励志就是因为勾践当年成功了,他要是尝了三年胆被夫差灭国,那他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沉迷尝胆……导致亡国的变态了。”
说到现在都开始用AI写小说了,他说:“感觉就是勾践尝了三年胆,发现夫差让别人消灭了”。
不仅是前后照应了,比喻也用得很恰当。
虽然他才大二,说脱口秀的时间也不长,但节奏把控得也不错,比如在“沉迷尝胆”时的那个停顿就留得很好。
本来觉得他的表演是平淡型,不如漆漆那么会调动现场气氛,没想到最后票数赢了漆漆。
史妍,虽然她的表演表情和语气没有上一季那么阴森了,但内容比上一季还要“阴森”。
叨姐不算纯粹的女性主义者,但听到她说上节育环就已经听不进去了。
虽然她试图用一些转换成男性视角的笑话来让这件事变得轻松,仿佛节育环给了女性自由,但事实上,正常人都知道,节育环对女性的身体是有损伤和危害的,也不存在上环之后就自由了。
如果真的这么好,怎么不让他老公结扎呢?对他老公岂不是更自由,哪怕外遇也不用担心搞出人命了,同样也不会出现有人带球逼宫。
其实,但凡史妍讲讲科普上环的内容,叨姐都能给点个赞,但把上环娱乐化,神圣化,一点弊端都不提,又立刻扯到生不生二胎三胎上去,就不知道她到底表达什么。
史妍这段给人的感觉就是男人也不会共情,女人也很难共情,失败。
大老王,讲的职场内容。
有几段还挺有趣的,比如对于打卡的解读——
“人到了公司,没打卡,不算到;人没到公司,打卡了,算到;怎么定义存在?”
“不打卡就更神奇了,不打卡你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下班,不下班就没法定义什么叫加班。太妙了,忙了一天跟没来一样。”
最后,吐槽完企业之后告诉观众,他是不上班了才能说这些,也是一个不错的底。
个人觉得大老王的内容还可以,不算是上品,起码也是中上,但不知道为什么心态那么容易崩。越讲越紧张,可能是中途忘词了还是怎么的,中途一直卡壳,最后差点没讲完,可惜了。
张踩铃,讲的是自己网红的身份,靠老公和孩子的段子博取流量。
但当老公越来越不奇葩,不会说英语的混血儿子也开始说英语,反而找不到方向了。
感觉这个困扰还挺真实的。
张踩铃这篇的文本还可以,也有金句,比如犀利锐评短视频行业:短视频的核心就是短视。
整体来说有笑点,但可能叨姐对张踩铃的预期有点高,感觉笑点的密度或者强度还缺点意思。
段小川,感觉刻意在迎合当下的流行话题,但点选得不好。
不过有一个疑问,北京当老师收入真的很低吗?即使不如国企,应该也好过很多人了吧。
讲爸爸是排名倒数高中的老师,有稳定的工作,有收入只是不如老婆,叫啃老婆,30多年来没有换工作去到更好的中学,赚更多的钱就叫躺平和不努力,这观点也太“爹”了。
有没有想过,排名倒数的高中也需要有人去教。只要是用心教学,那依然是一个令人尊重的职业啊。
他还讲到妈妈给自己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并表示感谢妈妈在北京给自己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感觉他谢谢妈妈的原因是妈妈会赚钱,能给他买房。
也忍不住想,如果他妈妈也是一个普通的中学老师,买不起房,他会不会也嘲笑妈妈30年了还在河东,躺平不长进呢?
叨姐倒不是想说他爸爸有多好,毕竟既然能被他说在家是“儿子”,肯定是有原因的,主要还是点找得不好,但凡他多讲一些爸爸在家是如何“儿子”的,也不至于听着这么别扭。
庞颖,好无聊的一段,感觉是一个辩手准备进入脱口秀行业的拜山贴。内容很老,又是婚姻,又是职场,这倒也不是问题,关键是没讲出什么新鲜玩意儿。
最重要的是一个笑点都没有啊。
文本里也不是完全没笑点,虽然很少,但可能是辩论习惯吧,庞颖的表演太一本正经了,语气节奏什么都不对,自然有包袱也抖不响。
当然,新手嘛,讲得不好可以理解。但叨姐是以脱口秀演员的标准来要求的,所以,这段在我这里,不行。
这都能拿到160票,也是现场观众给《奇葩说》面子了。
第一赛段结束,比较开心的,戴为和小海被团队的金牌捞回来了,这两位选手都挺有自己的风格的。
当然,最值得夸的是,月明因为跟晋级的大老王同为158票,所以,也一起晋级,
原本的36个晋级名额,变成了39个,这就很好。
晋级名单如下。
来源:吃瓜闲人夏小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