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之王单口季2》第二期:好笑还不够,得用段子戳破生活谎言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7-20 23:11 1

摘要:《喜剧之王单口季2》看到如今,我最大的感受竟为:好笑已然不够啦,它更仿若一面镜子,将女生生活里那些难以言说却真实存在的褶皱,统统抖落出来给我们瞧。别的喜剧仍在挠痒呢,它却已悄然戳至肋骨缝隙间。

《喜剧之王单口季2》看到如今,我最大的感受竟为:好笑已然不够啦,它更仿若一面镜子,将女生生活里那些难以言说却真实存在的褶皱,统统抖落出来给我们瞧。别的喜剧仍在挠痒呢,它却已悄然戳至肋骨缝隙间。

真勇用口音反杀标签:被说「诈骗犯」?自嘲的人早握了主动权

第二期上半场真勇以云南口音一开口,弹幕立马齐刷刷地刷起「诈骗预警」;可紧接着下一秒,大家又被「月牙楼记」逗得直拍床。

我察觉到,搞笑的并非是口音本身,而是他很巧妙地把「被误解」转化成了一种武器:别人担心他骗钱,他索性先收「智商税」。

在生活里,我们不也时常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吗?胖女孩、女程序员、不婚族……谁能最先用自嘲的方式去回应,谁就能够掌握主动权。

紧接着陈艾把精神病院比喻成「大型真人剧本杀」,全场顿时笑出声来,但笑声过后,大家又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默。

她将「发疯」形容为「脑海中的微信群突然之间,所有成员都开始活跃起来」,我立刻产生了共鸣。

谁没有在深夜,被焦虑的内心戏反复折磨过呢?

她用社交化的语言来描述病症,让我们意识到:「正常」不过是大多数人共同接受的一套行为模式,而喜剧则给予了我们打破并重新书写这套模式的勇气。

张踩铃戳破短视频焦虑,大老王解构打卡哲学:现代生活的荒诞,被喜剧扒光了

到了第二期下半场部分,张踩铃一开口,就说出了那句,「短视频的核心是短视」,我当时手中的手机差点儿就掉到地上了。

她拿自己靠老公那种「奇奇怪怪」的人设去吸引粉丝这件事开玩笑,后来老公不再「稀奇古怪」了流量也随之消失了,这难道不正像我们精心经营的「精致朋友圈」突然「出问题」了吗?

在那些笑点的背后,其实能感受到一种「被观看」带来的焦虑:要是生活变成了内容,少更新一天,就如同丢掉了工作一样。

大老王将「打卡」阐述为存在主义哲学,我一边笑着,一边截图并发送给同事。

他点破了办公室的荒诞之处:人在工位却未打卡=旷工人不在工位但打卡=敬业。

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每天所演绎的「职场楚门秀」吗?

喜剧揭开了KPI的遮羞布,让我们意识到:原本「努力」有时仅仅是算法中的一个标识。

漆漆的「胖闺蜜」,段小川的「爹味」:关系里的小心机,被喜剧戳得淌血

漆漆那段,「胖闺蜜」的吐槽更为绝妙啦。

她说道女主美白的时候不叫她,吃饭的时候却想起她,弹幕瞬间便刷满了「是我」。

但最为扎心的呢,乃是最后一句「你不吃」,把友情里的那点小心机给点破啦:我们乐于去陪伴,却又害怕被当作背景板。

喜剧就像是把塑料姐妹情的玻璃渣给包裹进了棉花糖里,只有一口咬下去,才会见到血呢。

段小川的「爹味躺平论」遭骂这一事件登上了热搜。

他说爸爸三十年未跳槽是「啃老婆」,弹幕反问:「难道仅仅因为是倒数高中,就不配有人教导吗?」

我忽然明白了:喜剧最为警惕的并非冒犯,而是视角的单一。

当我们嘲讽父亲的「安稳」时,实际上是在担心自己没有资本「缓一缓」。

史妍「节育环」翻车,陈鸣飞「卧薪尝胆」新解:喜剧的边界,撞碎了现实焦虑

陈鸣飞将「卧薪尝胆」,阐述为「失败即是变态」,全场哄堂大笑。

不过我却领悟到别样之意:现今的年轻一代,怎敢「历经三年隐忍」?

仅三个月未涨薪,便提出离职;半年未获升职,便选择跳槽。

他把历史典故转化为职场焦虑,使我们意识到:并非勾践那般励志,而是我们等不起奇迹,只得将「即刻成功」当作止痛之药。

史妍的节育环翻车现场更为典型。

她原本想以「男性视角」来冲淡沉重感,结果弹幕立刻开始谩骂。

喜剧固然能够触及敏感议题,不过当「娱乐」试图取代「科普」之时,就如同用段子为伤口贴上创可贴。

血依旧在渗出,只是难以察觉罢了。

女生们所愤怒的并非段子本身,而是那被简化为段子的痛苦。

最让人意外的是,辩论高手庞颖,整场都没能带动现场的气氛。

她谈论婚姻和职场时,就像在参加一场,普通的例行会议,弹幕不断刷着「退票」。

我这才意识到,观众真正期待的并不是,完全正确的观点,而是能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的内容。

当喜剧变成了讲道理,即便逻辑再严密,也像是被班主任强迫参加班会一样,让人提不起劲来。

不只是搞笑,是教我们给生活改剧本的勇气

把第二期上下半场串起来看,会发现一个隐形主题:我们都在演「被期待的样子」。

真勇演「边境诈骗犯」,陈艾演「正常女孩」,张踩铃演「网红老婆」,甚至连庞颖都在演「理性辩手」。

喜剧的残忍在于,它先让你笑这些角色,再让你发现——那其实就是自己。

但节目也偷偷地给了破解法。

漆漆用自嘲这种方式,把「胖闺蜜」变成了主角;陈鸣飞用反转这一手段,把「失败」进行了合理化;大老王用荒诞这种风格,把加班进行了解构。

他们示范了:当生活给你烂剧本时,你可以改台词,换场景或者干脆掀桌子。

当然也有翻车时刻。

史妍的节育环、段小川的爹味,提醒我们:不是每句「开玩笑」都能被原谅。

喜剧的边界不是能不能说,而是说完之后,有没有给观众留下思考而不是刺痛的空间。

有趣的是,现场观众投票,总是被吐槽「离谱」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他们实际上,在「用脚投票」,也就是「共鸣度」。

真勇的边境梗赢了,因为多数人没去过云南,却每天都被大数据「地域歧视」;陈艾的得票低,不是段子不好,而是「精神病」这三个字离生活太近,笑过之后,会让人心里发慌。

对比隔壁喜剧综艺,你会发现,《喜单2》有着这样的野心:它不只是想让你笑,更是想让你笑完之后,照照镜子。

就如同漆漆所说的「你不吃」,其表面上是在吐槽闺蜜,实际上是在询问每一个女生:你在友情当中,吃饱了吗?

所以当我看到复活名单多出三人时,突然理解了节目组的潜台词:规则可以改,剧本可以换,人生也是。

那些被复活的不只是选手,还有我们「差一点就放弃」的自己。

写到这里,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期。

如果喜剧真的有用,我希望它继续帮我们拆穿那些「你应该」的谎言。

毕竟生活已经够苦了,我们需要的不只是糖,还需要有人一起把苦的根源笑到破产。

来源:子夜观综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