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期(二)的质量略低于第二期(一),亮点就是清华与北大学霸之间的对决。
我今天看了《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第二期(二)。
我感觉,本期剪辑有一点问题,只放了4个段子,偏少。
第二期(二)的质量略低于第二期(一),亮点就是清华与北大学霸之间的对决。
现在,脱口秀行业确实卷,一砖头砸下去,能砸到一堆高学历。
无可否认的是,在哪个行业,「高学历」的确是一张「好名片」,就像隔壁Kid吐槽,观众如果得知演员学历高,下意识就会认为,我得好好听,Ta说的段子一定有深度。
不过,在脱口秀行业,「低学历」也好使,很容易就给观众塑造一个「喜剧形象」。
「高学历」是否就意味着「脱口秀讲得好」,这是一个没办法回答的问题。
但不管怎样,「高学历」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以及噱头。
你看,本期节目的标题就是以「清华北大」为噱头,以至于「南瓜爆改男大」这样的噱头,都只能让步。
闲话少叙,简单聊聊《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第二期(二)的几个段子。
南瓜
上一季,我挺喜欢他,以外卖员的视角,叙述小人物的喜乐,有文学性。
如今,他小有名气,应该没有再当外卖员。
他所面临的困境,应该和何广智类似,脱离穷人生活之后,他的段子,该以何种面貌呈现。
南瓜本期的段子,或许还看不出来他未来的创作模式。
他本期段子,就是在讲他减肥的事情,他的容貌焦虑。
段子一般吧,问题很简单,没有他过往的特色,他也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新风格,只是简单地呈现他的新形象。
朱大强
也算是「爽式脱口秀」吧?
找准一个靶子,猛烈地扫射,文本没有什么技巧,新视角,纯粹提供给某类特定群体情绪价值。
这类脱口秀,关键就是找对靶子。
我不评价她的靶子找得对不对。
都说脱口秀是一种「冒犯」的艺术,所谓「冒犯」,应该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界限,那就是「以弱犯强」。
超出这个界限的「冒犯」,是不是能称之为「喜剧作品」,值得探讨。
此外,我也看到另一种观点,关于性别叙事,仅供参考。
就是诸多性别叙事的段子,不是冒犯的问题,而是,某一个性别,他明明也是观众,但这个段子,把他从观众中排除,压根就不是说给他听的。
我一直特别避开这类话题,因为扯不清,但是,这类段子又特别多,避不开。
哎,就说这么多吧。
敦儿
毕业于清华的演员。
印象中,敦儿是在表演结束后才表明这个身份。
这或许证明,她是一个关注表演本身的人,不希望其他因素影响她的表演。
接着说她的段子。
敦儿的段子「不讨喜」。
她是以「教师」的视角展开叙述,她想表达,「教师」也是人,拥有多面性。
但对观众来说,「教师」类似于某种「强者」,大部分观众很难共情「强者」,「强者」视角下的喜剧效果,观众很难笑出来,这点,郭麒麟指出来了。
要处理这种「视角」,其实很难,要把「教师」的形象矮化到一定程度。
显然,敦儿做得不够好。
不过,她能提供这种视角,对观众来说,也算是一种「视野拓宽」。
只是,这是一个喜剧舞台,光有视角,远远不够。
谢谢
北大学生。
他和敦儿正好相反。
他以「学生」视角,叙述其在「衡水中学」的「非人生活」。
他的视角,天生就「讨喜」。
学生,教育系统,二者选边,大部分观众就是倾向于前者,鸡蛋那一方。
不过,谢谢的叙述,不温不火,他毕竟是这套模式的受益者,他没办法放大某些荒诞的点。
以上,就说这些吧,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纯属闲聊,请勿以我为准。
#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
来源:桃花岛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