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卫视《行进中国山海篇》探寻乡村振兴的齐鲁答卷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7-22 05:13 1

摘要: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为这片农耕文明厚土锚定时代坐标——“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如今,齐鲁大地以“半山半海”的自然基因作答,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鲜活实践,书写下新时代“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为这片农耕文明厚土锚定时代坐标——“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如今,齐鲁大地以“半山半海”的自然基因作答,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鲜活实践,书写下新时代“山乡巨变”的中国方案。

从黄河奔涌到运河绵长,从边境长风到山海交响。2025年7月20日,山东卫视《行进中国山海篇》循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再启征程,用脚步丈量中华大地的精神厚度。本季节目延续高人气“行进男团”郭品超、张晓谦、俞更寅阵容,由山东卫视主持人吴思嘉担任山海推荐官。一行人将穿透“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宏大叙事,聚焦每寸土地上的呼吸与心跳,以二十四节气为时序轴,将镜头深入威海、日照、枣庄、菏泽、青岛、济南、淄博、潍坊、临沂、烟台十城肌理……一场以“半山半海”为卷、以“民心密码”为笔的沉浸式答卷徐徐展开。

山海同根

在行走中触摸齐鲁大地的精神图腾

“山山而川,心海相连”。太行以东,渤海与黄海在此相拥,塑造了山东半岛独特的山海格局,这里曾孕育孔孟之道,而今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时代篇章。从亲临边境到溯源黄河、寻路运河再到以山海为家,聚焦齐鲁,“熟人局”步履不停再踏征程,两季磨合让嘉宾们默契升级,摒弃客套,以真心“亮家底”,开启一场“真听真看真感受”的山海兄弟之旅,用脚步来丈量祖国大地。行进团以“房车穷游”方式深入十城村落,怀揣不同的性格,来自不同的故土,但都带着同一种热忱共赴青年和乡村的时代邀约,恰似齐鲁大地“和而不同”的共生哲学,成为解码乡村振兴的情感密码。

当行进团的赤诚之心扎进山海,一场场“见微知著”的高端局随之展开,在威海跟随文登西洋参种植业带头人王文水体验如何种植,感受它们“一年只长一匹叶”的珍贵,在枣庄⽕红的⽯榴花下跟随“乡村货郎”以直播点燃“一村一品”电商助农海内外订单,见证一个新时代下乡村特色产品的销售奇迹和乡村巨变……行进挑战线的过程更像是一场在地田园生活观察,行进团更聚焦每一个擦肩而过的普通人生,深入探索村落地域人文奇迹,量化任务成为振兴标尺,所谓高端局,就是让一粒种子、一朵浪花都成为解码中国的密钥。

以山海为幕,本季《行进中国山海篇》秉持人文纪实的温暖底色,细腻捕捉乡村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及村民们的生活百态,真实还原乡村的质朴与活力,以精准深远的节目立意、极具前瞻性与独特性的视角续写“行进IP”的破圈之笔。

镜头从千里山河的宏阔视角,沉降至威海参农掌心的八颗种子、蒙阴桃枝蔬果的剪影,在二十四节气时序轮转间,巧妙搭建起古今对话的桥梁,让千年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重焕生机,让乡村振兴的齐鲁答案具象化。创作手法上,将乡村振兴的宏大主题具象为一个个生动的挑战任务,融合“纪实人文+综艺”创新形式,在坚持纪录真实性内核的基础上展示乡村振兴的张力,通过齐鲁山海好品串联起各地的文化脉络与发展成就,展现中国乡村的蜕变与传承。大小屏共生将节目线上价值转化到线下,让大屏端的文化厚度与小屏端的参与热潮深度咬合,化技术为探索村落地域人文奇迹的媒介,《行进中国》始终在讲好中国故事。

山海同兴

于烟火中聆听乡村振兴的奋进足音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齐鲁大地的振兴史诗正藏在这山海相逢的烟火褶皱里。行进团俯身田埂,以“山海为家”,选择最适合最独特的行进方式踏下足迹,拾取那些“不足为奇却直击心灵”的微光,细看人间烟火,关注他们偶遇的每一个在地的生活人物。

当浪花轻吻礁石,那是威海渔女将网梭织进潮汐的年轮。在荣成大鱼岛斑驳的码头石阶上,全国首支女子远洋船队“三八妇女船”的传奇正穿透半个世纪的海风。20世纪70年代,这些平均年龄仅20岁的渔家女,以“男人能干的,浪里我们干更漂亮”的豪情,驾驶钢壳渔船驰骋黄海。彼时,船长宋立芬掌舵征服十级风浪,轮机长栾彩兰在机舱60℃高温中坚守,她们创下全省同马力渔船捕捞量“六年连冠”的奇迹,“海上大寨”大鱼岛和“海上娘子军”名扬世界。而今,行进团参与完成“海上春收”劳作,在餐桌上再次听到奶奶们当年乘风破浪的往事,回忆里一幅跨越半世纪的振兴图谱徐徐展开,从人力搏浪到科技牧海,从“夺食求生”到“存粮于海”,才真正读懂了“乘风破浪”的巾帼故事,那是浪尖上永不低头的女性尊严,更是中国饭碗在深蓝处夯实的时代基座。

一路南下行至临沂,⾏进团收到主持人吴思嘉发来的线索,在去往“⼗百千万”农机推广大⾏动临沂市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现场前,需要先联系一位“电商玫瑰”。在蒙阴县野店镇的果品车间,这位曾因“1万斤苹果一个月卖光”震惊全村的农家女,正将沂蒙山的甜蜜酿成破圈的密码。2015年,留守妇女牛庆花在电商培训班点亮淘宝店“孟良崮果园”,直播助农帮助果农销售积压的苹果,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自己富了不算本事,带着乡亲们一起富才是真章。”镜头随行进团沉入果香,三人跟随⽜庆花学习包装蒙阴蜜桃干起“新农活”,为黄桃贴上“电子身份证”,聆听电商发展路上曲折坎坷的产业振兴故事。2022年北京冬夜,她高举火炬跑过鸟巢,让全世界看见中国新农人的荣光;而此刻,合作社的冷链车正驶向村庄,当蜜桃的甜润渗进北上广的晨露,牛庆花用一根网线串联起蒙阴的千丘万壑。

在烟台张格庄大樱桃市场震耳欲聋的鸣笛声和穿梭不息的车流中,总能看到一个沉稳干练的身影。他,就是姜鹏——烟台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的运营负责人。二十年光阴,他亲历并推动了烟台大樱桃从田间地头的“娇贵鲜果”,蜕变为飞向全国乃至全球餐桌的“中国名片”。姜鹏的职业生涯,几乎就是一部烟台大樱桃现代物流的发展史,如何采摘更高效?包装如何抵御颠簸?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连接“枝头”与“舌尖”?姜鹏带领团队一头扎进产区从源头开始优化。他的见证不仅是业务量的激增,更是一个产业生态的繁荣,科技技术的精进与研发、电商服务的蓬勃、“空陆铁”的立体联运网络,实实在在为烟台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然而这一次,姜鹏和他的“48小时樱桃抢鲜”专线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学徒”——行进团,他们将在樱桃丰收季最繁忙的时刻,亲身投入这场与时间赛跑的“鲜”度保卫战。初入物流战场的行进团,能否跟得上“中国速度”的节奏?他们能否在姜鹏团队的指导下,顺利完成这次至关重要的樱桃“0失误”行动,确保数千份鲜美准时起飞?

当山海的风掠过齐鲁沃野,半山半海间激荡的已不仅是麦浪与潮汐,那是土地苏醒的脉搏,是乡村重生的心跳。《行进中国山海篇》以镜头为犁,剖开振兴中国的精神年轮,威海渔家女手中的梭针,在潮汐间织就向海图强的产业经纬;蒙阴桃枝的晨露,凝练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蜕变的生态答卷;潍坊给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在穹顶写就“强国必先强农,农强⽅能国强”的科技诗篇。行进团的房车正同步串连起十城灯火,让“足迹灯”汇成的数字长卷点亮屏幕,“半山”的厚重,是五千年农耕文明扎向大地的深根;“半海”的辽阔,是新时代向蓝图进发的远征,最澎湃的中国故事,正破土于最平凡的田间地头。

山海同梦

向未来书写“齐鲁样板”的时代价值

从黄河落天走东海的文明根脉,到大运河千里通波的南北交融,再到今日齐鲁山海交响的振兴实践,一曲乡村振兴的“中国答案”正破土而生。节目始终以“行走”丈量中华大地的精神厚度,在“行进中国”IP的四季耕耘中构筑起贯通古今、联动两岸的文化长廊,镌刻时代烙印的同时也记录着时代变迁。本季《行进中国山海篇》立足山东本土,选取中国符号、运用中国叙事、彰显中国力量,深植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战略擘画,将半山半海的壮阔,挥毫成可感可知的中国故事“山东篇章”。

山山而川,心海相连。一万公里行进中国研墨出新时代齐鲁智慧。无论是乡村“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加持、海峡同胞共编织民族根系深扎热土的情感纽带,还是突破传统,大屏播出小屏引爆的融媒体革新,这一季《行进中国》让亿万观众在指尖轻点便能照亮十城振兴的星火,并为同类县域提供可复制的齐鲁范式。山东广播电视台将植根齐鲁沃土,发力“两创”,加强活态传承,持续放大“好客山东”声量,让观众感受新时代蓬勃的文化脉动,汇聚起面向未来的磅礴力量,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齐鲁新篇。

来源:广电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