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十几个小时的脱口秀,盘点个人最喜爱的几位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7-25 01:46 1

摘要:还好这次《脱友2》稍微提前一些,和《喜单2》错开了,脱口秀粉丝终于不用在周末被脱口秀“硬控”。

‍这个夏天,两档脱口秀节目又准时上线PK(杠上了)。

还好这次《脱友2》稍微提前一些,和《喜单2》错开了,脱口秀粉丝终于不用在周末被脱口秀“硬控”。

​​

看完两个节目的第一赛段,算了一下差不多也有十几个小时了,每个演员都登场亮相,有老朋友,也有很厉害的新人。

下面盘点一下,看完十几个小时的脱口秀后,个人很喜爱的几位。

今年比较出圈的几位都是女演员,比如50岁的房主任讲述自己现实版“出走的决心”。

​​​

她的脱口秀很质朴,没有什么太多技巧,但就是很打动人,听着听着就笑中带泪了。

原来,脱口秀不仅是我们眼中“图个乐”的工具,还是重生的途径,拯救那些深陷泥潭的人。

也有评论觉得她卖惨、搞性别对立,其实不管女演员讲什么,都会有人觉得被冒犯,就连朱大强讲随地大小便的不文明现象,也会有人破防。

难道正确的回应方式,不是像庞博那样,开始反思自己吗?

​​​

但这并不会影响到什么,女演员们并不会因为任何杂音,放弃自己表达的权利。

所以,今年可以看到女演员们的表达议题特别宽泛多元,而且很多都在传达一个声音:人(不管男女)想怎么活都行。

比如45岁单身未婚的王小利,不管已婚已育人群怎么“关心”她,可人家就是没有烦恼啊,不可以吗?!

​​

嘻哈作为曾经的空姐,这是一个充满女性偏见和刻板印象的职业。

她用自己观察和思考破解掉了这些偏见,甚至还提出了她对职业里一些不合理常规做法的质疑。

​​

她的表演在第一赛段拿到了全场最高分,还打败了大魔王付航,是今年的超强新人之一。

《脱友2》这边的全场最高分也是一位新人,一位可爱的“中专师傅”小奇

​​​

就像前面说的,有时脱口秀很容易制造对立,cue到一类人,必然得罪另一类人。

小奇的脱口秀就很神奇地打破了这一点,他在讲述中专技校学生淳朴可爱的一面,同时又不会让高学历的人听了不舒服。

相反,他以“学生气”作为两类人的区别点,实则又在为“太听话的人”发声,希望他们学会生气,做个快乐的刺头也没什么不好。

​​​

今年脱口秀的舞台上,来自东北的新人演员含量有点高,而且各有各的风格。

比如令人印象深刻的鑫博、林简七、于渤,让我想到“东北三杰”。

​​

生长于这片土地的人可能都有着优秀的语言天赋。

他们诉说着家乡那些看似荒诞可笑的事,也可能再也不会回家乡,但他们的创作又永远离不开这片土地,是很特别的一群人。

​​​

自从鸟鸟转到幕后,就没有特别喜欢的文本型选手了。

不过今年有好几位文本强、词句值得琢磨的演员,比如梦想成为编剧的法务孙嘻,听她把《月亮与六便士》拆解成了三番,还挺巧妙的,的确很适合做编剧。

​​​

张骏的那段对于“卷松弛”的诠释也挺喜欢的,他也是用了好几番来破解一点都不松弛的“松弛感”。

最后的落点也挺巧,就是放弃松弛才能真正松弛。想努力的就努力,躺平了天也不会塌,爱咋样咋样……

​​​

最年轻的演员、复旦中文系大二学生陈鸣飞的文本相当精彩,讲的内容也是当代人面临的痛点问题。

他和鸟鸟有点像的是,即便在文本里掉书袋,你也不会觉得厌烦,反而觉得很精妙。

今年职场赛道有好几位“黑马”。虽然职场也是被讲烂的话题,但职场牛马们永远有着取之不尽的素材。

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小侯说完他的群面经历后,鲁豫解释自己没有给灯的理由是,最后他的文稿没有给听的观众一个(憋屈)情绪上的消解。

​​​

小侯很坦诚地说,这种情绪是没法消解的,我想只要上过班的人都会共情小侯。

也许脱口秀表演可以用文字上的技巧,或者插科打诨的表演去弱化职场的荒诞与无奈,但作为当事人在那个当下所感受到的复杂情绪是真的没法轻易消解的。

大多数职场牛马的选择应该会和小侯一样,“把它留在那”。

​​​

最后说一下整体感觉。

和去年脱口秀刚回归时,大家小心翼翼试探边界不同的是,今年很明显所有演员都放得更开、也更敢讲,甚至触碰一些“禁忌”。

感觉那个有态度的脱口秀在慢慢回归,让脱口秀老粉们又找回当年“沦陷”时的快乐!

​​

​​

来源:白鹿综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