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宪女儿吴姗儒在节目中将刘宇宁的照片扔在地上用高跟鞋踩破!

飞飞影视 港台综艺 2025-07-24 22:31 2

摘要:当一个玩笑不再好笑,甚至引起众怒时,它还算是玩笑吗?尤其是当辩解的理由是“综艺梗”的时候,这个词似乎成了一块万能的挡箭牌。

一张照片被高跟鞋踩穿。他们说这只是个玩笑。

但愤怒的观众并不这么认为,事件暴露了远超玩笑本身的问题。

当一个玩笑不再好笑,甚至引起众怒时,它还算是玩笑吗?尤其是当辩解的理由是“综艺梗”的时候,这个词似乎成了一块万能的挡箭牌。

事情发酵后,各方的反应很有意思。《小姐不熙娣》节目组最先出来说话,发了一篇道歉声明。但这篇声明让很多网友觉得更生气了。

声明里,他们把刘宇宁定义成一个模糊的“来宾”,全文一个字都没有提到他的名字。这种做法感觉不是在道歉,更像是在走一个公关流程,用词小心翼翼,试图把大事化小。

网友不买账,觉得这种道歉没有诚意,目标直接转向了当事人吴姗儒。舆论的压力越来越大,吴姗儒本人终于发文道歉了。

她说自己开了一个没有分寸的玩笑,伤害到了别人,以后会注意,会做出更温暖、更有分寸的节目。话是这么说,但很多人觉得这篇道歉来得太晚,而且内容看起来很官方,像是公关团队写的稿子。

真正把这件事推向另一个高潮的,是她父亲吴宗宪的回应。他在直播里谈到了这件事。

他说,女儿的做法确实不妥当,他自己看了也会不爽。他还说自己很喜欢刘宇宁,觉得刘宇宁很帅。

然后,他话锋一转,开始解释。

吴宗宪在直播中称,这是“综艺梗”。

他说,这就是综艺节目的效果,可能有些网友不喜欢派翠克长得像刘宇宁,但大家不要去误解综艺节目。这个“综艺梗”的说法,彻底点燃了很多人的怒火。

人们不理解,什么样的梗,需要把一个人的照片踩在脚下,还要用高跟鞋去刺穿?这已经不是好笑不好笑的问题了,这涉及到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那么,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事情的起因,是在台湾的一档综艺节目《小姐不熙娣》上。当时,因为电视剧《折腰》在当地有些热度,有网友讨论说,节目里的男主持派翠克,和大陆男演员刘宇宁长得很像。

于是,节目组做了一个让人看不懂的操作。

节目组使用了刘宇宁的照片来代表另一位男主持。

他们直接用刘宇宁的大尺寸照片做成了人形立牌,放在了派翠克的位置上。这个做法本身就很有问题。派翠克自己难道没有照片吗?用刘宇宁的照片,有没有经过刘宇宁本人或者他团队的同意?这些都是疑问。

如果只是这样,可能还只是小范围的争议。但接下来的事情,让整个事件的性质都变了。

在节目的一个游戏环节,主持人吴姗儒因为对派翠克的回答感到不满,情绪上来了。她直接走到那个代表派翠克的刘宇宁照片看板前。

吴姗儒将照片从看板取下,扔在地上。

她把照片牌子拿下来,面朝上摔在地上。这还没完。

紧接着,她抬起脚,用她穿着的高跟鞋,朝着照片上刘宇宁的脸部位置,狠狠地踩了几下。

她用高跟鞋的鞋跟踩踏照片,并刺穿了眉心位置。

鞋跟很尖,直接把照片上刘宇宁的眉心位置给踩破了一个洞。整个过程,节目后期还配上了特效和音效,似乎是想把这个行为包装成一个有趣的节目效果。

这段内容播出后,刘宇宁的粉丝彻底被激怒了。他们认为这不仅是对刘宇宁本人的极大不尊重,也是一种非常没素质的行为。粉丝们开始在网络上发声,要求节目组下架相关片段,并向刘宇宁本人正式道歉。

为什么一个简单的“综艺梗”,会引发如此巨大的反弹?这可能和台湾一些综艺节目的固有生态有关系。

长期以来,台湾的很多综艺节目都以一种“开得起玩笑”、“没有边界感”作为卖点。为了追求节目效果和收视率,主持人之间、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互相调侃、人身攻击,甚至是肢体上的冲突,都被包装成所谓的“笑料”。

这种风格,说得好听点是真实、放得开。说得难听点,就是把粗俗和不尊重人当作有趣。在这种环境下,很多出格的行为,最后都可以用一句“都是为了节目效果”或者“这只是个综艺梗”来解释。

【来源信息】

就像主持人小S,她在台湾主持节目时,以大胆、辛辣的风格著称,这种风格为她赢得了很高的知名度。当她来到大陆主持节目,受到更严格的规范,不能再使用过去那一套方法时,她的主持事业就显得有些水土不服。

这说明,那种依赖冒犯和出格行为来制造“笑果”的模式,并不是所有观众都能接受的。当这种“玩笑”开到了一个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艺人身上时,过去被默许的“综艺梗”,就立刻失效了。

这次事件中,吴宗宪的反应尤其值得玩味。他作为台湾综艺界的大哥大,他的话很有分量。他用“综艺梗”来为女儿辩护,实际上是在维护整个台湾综艺圈长期以来的一种行事规则。

但这种维护,在很多观众看来,更像是一种袒护和推卸责任。尤其是,人们很快联想到了他自己家庭里以前发生过的事情。

他的儿子吴睿轩,之前也因为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声称要“炸掉台北市政府”,引发了巨大的社会争议。当时,吴宗宪也是开了一场记者会,当着所有媒体的面,严厉地训斥儿子,并替他向公众道歉。

但那种道歉,给很多人的感觉,就像是在演一场“骂孩子给外人看”的戏。事情过后,一切照旧。

这一次,他为女儿吴姗儒的辩解,让很多人再次想起了他家一贯的行事风格。这也让“家教”这个词,成了围绕在他们父女身上的又一个争议点。巧合的是,就在不久前,吴宗宪还在评价小S的时候,提到了“没家教”这样的话。如今同样的问题发生在了自己女儿身上,显得格外讽刺。

这件事最终的结果,是节目组和吴姗儒都道了歉,但这件事留下的讨论,远远没有结束。它让更多人开始思考,综艺节目的边界到底在哪里?所谓的“综艺梗”,能不能成为不尊重他人的借口?

来源:墨牍

相关推荐